APP下载

益阳“菜篮子”
——百亿产值突围之路

2019-07-03长江蔬菜杂志社山娜

长江蔬菜 2019年9期
关键词:赫山区益阳市菜篮子

长江蔬菜杂志社 山娜

益阳市赫山区位于湘中偏北,洞庭南缘,资水尾闾,东邻湘阴、望城,南界宁乡,西接桃江,北望资阳。早在旧石器时代,人类先祖便在此生活,随着石、木器具在农耕中的应用,农牧业开始发展。其悠久灿烂的农耕文明延续至今,随着湖南省长株潭一体化建设,赫山区因紧临长沙市大河西——“长株潭”国家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试验先导区,市场潜力较好,消费群体稳定,全区现有蔬菜合作社131家,国家级蔬菜标准园6个,省级蔬菜特色园4个,无公害品牌17个、绿色品牌6个、有机品牌1个。全年播种面积约2.5万hm2,总产量约78.7万t,总产值达13亿元以上,是湖南省重点蔬菜基地县、长江中上游冬春蔬菜重点区域基地县、农业农村部夏秋菜基地县。

一直以来,蔬菜产业都是益阳市重点支持发展的五大特色产业之一,深入推进打造百亿“菜篮子”的“131千亿级产业”工程。作为益阳市蔬菜主产区,2018年,赫山区全区蔬菜播种面积较去年同期增长20.1%,突破2.47万hm2,全年上市鲜菜约 78.7万 t,较 2017年新增 1.14万 t,增幅达14.70%,发展势头迅猛。究其原因,与种植结构的调整以及灾害预防工作的推进密不可分:稻—稻—菜、稻—菜等冬种蔬菜面积和叶类蔬菜种植茬口扩张,不仅增加了复种指数,提高了经济收益,还能有效缓解土壤连作障碍;通过对雪灾、洪涝等自然灾害科学预防、及时预警,全年未出现重大生产和质量安全事故,故而实现面积、产量、产值三量齐增。

区域协同发展“融合共进”

尽管整体趋势向好,但深入洞悉生产布局、服务体系、品牌建设等方面,赫山蔬菜仍然存在不少的问题和困境。想要达成优势互补、资源共享、深入交流、协同发展的目标,单靠行政部门的管理显然不够,在此背景下,2018年8月8日,赫山区蔬菜行业协会成立大会召开,47家蔬菜种植大户、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和企业决定抱团发展,组建3个团队(技术团队、管理团队、销售团队),3个中心(配送中心、农残检测中心、集约化育苗中心)。按照统一品种布局、统一农资供应、统一标准化生产、统一集约化育苗、统一品牌化销售的“五统一”原则,提供蔬菜科研、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服务。

益阳市百竹园基地采收白菜薹

益阳市百竹园基地采收白菜薹

协会的成立不仅仅起到分片分区统一规划,让各基地差异竞争、错位发展的纽带作用,还对农业主管部门的组织协调能力提出更高要求:必须整合植保、农环、土肥、检测、执法等相关发展资金,统一调配团队专业人员,真正在生产、技术、管理等方面提供专业化服务,以促进全区蔬菜产业有序发展和优化升级。

益阳市百竹园绿色产业有限公司总经理潘艳任协会会长,益阳市银桥有机蔬菜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杨利明任执行会长,两人意欲在入会的47家企业间营造新型共生生态,重点开展农产品精深加工,打响属于赫山区的拳头产品。2018年,协会正式申请注册“赫山蔬菜”区域公用品牌,同时着手开展湖藕、萝卜的地理标志申请,区农业局给予专项资金扶持。

对质量安全问题“零容忍”

质量安全是农业服务工作的核心和灵魂,从2014年起,赫山区政府每年与各乡镇(街道)、区直有关单位签订农产品质量安全责任状,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纳入单位绩效考核。同时,狠抓乡镇农产品质监站规范化建设,建立健全监管与检测、执法“一体两翼”综合监管机制。2016年,赫山区获评省农产品质量安全综合监管示范县、省畜禽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示范县;2017年3月,被农业部认定为第二批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市、区)创建试点单位。

益阳市银桥有机蔬菜种植农民专业合作

益阳市银桥有机蔬菜种植农民专业合作菜用油菜及油菜生物有机肥试验田

面对省、市抽查,赫山蔬菜基地的蔬菜质量安全合格率每年均为100%。“万无一失”背后,正是区农业局多年来扶持优质蔬菜产业发展的长效工作机制在起作用。通过积极响应国家的肥药双减行动,加大低毒低残留农药、有机肥、杀虫灯使用及色板诱杀技术普及,2018年推广新农药5种,新增杀虫灯200盏,色板诱杀面积增加666.7 hm2。此外,区农业局先后制定了52个蔬菜品种的生产技术操作规程(含企业标准),各主要合作社建立了产品检测室,各乡镇建立了农产品质量检测站,全区共有19个产品质量检测室,投入品登记管理、田间档案管理、产品销售档案管理、产品溯源制度在全部蔬菜基地落实到位,各公司、合作社、企业均设专人从事产品质量管理。全区蔬菜生产质量安全管理人员每年进行1次集中培训,蔬菜基地每月进行2~3次不定期检查,并及时通报检测结果。

多级监管联动,确保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赫山区以稳面积、多茬口、调结构,提高单位面积产值和菜农收入为基础,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进一步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实现县、乡镇、村全覆盖,产前、产中、产后全环节。标准化生产程度大幅提高,有力推动了产地与市场的对接力度,从而实现蔬菜产业的持续稳定发展。

美丽乡村变身智慧乡村

在赫山区笔架山乡“隆平高科”智慧农业产业园,湖南中亿农业经营的80 hm2现代农业基地里,土壤墒情、农田小气候监测设备等24组智能化设施的运用,为众人展现了水稻生长全方位监测、智能化控制、精准化生产的前沿技术。再配合集中育秧、间歇灌溉、绿色防控等技术,与其他常规稻田相比,生产成本降低10%,产量提高10%,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近年来,伴随“互联网+”等信息化手段在农村的广泛运用,信息化成为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的重要抓手,赫山区在高起点规划现代农业产业园、科技园、创业园、田园综合体“三园一体”的基础上,重点推进智慧农业建设,大力开展“宽带乡村”工程和4G基站建设,广播、电视、通信、电网户户通,网络宽带普及率达90%以上。

区财政投资数百万元,带动社会资本数千万元建设智慧农业,打造了益阳市首个集成运用“互联网+农业”的智能化、系统化智慧农业综合服务中心——智慧农业第一村(泉交河镇菱角岔村)。该村集中建设了智慧农业云平台、视频监控中心、护农商城、益联技术服务四大平台,吸引58农服、农田谋士、风顺农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入驻,是赫山现代农业改革发展示范区服务“三农”的先锋代表,同时也是赫山发展现代农业、智慧农业的引擎和大脑,彰显了农业农村信息化水平。

益阳市乡愁休闲生态农庄

此外,智慧农业还在农产品质量安全和销售市场信息分析上得到广泛应用。利用二维码追溯系统,消费者只需用手机扫一扫,就可详细了解蔬菜产地、生产过程及农药残留等检测数据;在全区设立10个定点蔬菜监测点,将定期采集到的价格信息进行分析预测、上传下达,不仅助力企业及时准确把握销售市场动态,更为全省蔬菜产业结构调整提供重要参考。

连续阴雨寡照天气下育出的辣椒苗

猜你喜欢

赫山区益阳市菜篮子
供应足 需求旺 老百姓“菜篮子”拎得很舒心
彩色笔动起来
首都“菜篮子”装满“科技果”
益阳:推进公办幼儿园建设
益阳市赫山区稻水象甲的发生与防控
乐为编纂党史正本献余热——记益阳市中共党史联络组顾问钟明星
对党忠诚 纪律严明 赴汤蹈火 竭诚为民——益阳市消防支队侧记
赫山区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评价
夏天的菜篮子
益阳市赫山区畜禽养殖污染现状及原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