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DIS验证合速度与分速度的定量关系

2019-07-03陕西省西安市经开第一中学710018

中小学实验与装备 2019年3期
关键词:教具物体速度

陕西省西安市经开第一中学(710018) 孙 涛

1 设计意图

在中学物理教学中,有很多学生难以理解的习题,教师反复强调、总结,学生死记硬背,教学效果甚微。其中运动的分解,就属于这类问题,学生常对该如何分解速度搞不清楚或很难正确理解。一直以来,教师在处理该问题时,常常告诉学生分解步骤:第一步确定合速度即实际速度;第二步将合速度沿绳端和垂直绳端分解。具体分解原因含糊不清,学生按部就班。教学中缺乏一定的实验帮助学生搭建思维台阶,降低学习难度。笔者借助数字化物理实验平台,自制实验教具,有效突破了这一教学难点。

2 实验背景

人用绳子通过定滑轮拉物体A,物体A穿在光滑的竖直杆上,当以速度v0匀速地拉绳使物体A到达如图1所示位置时,绳与竖直杆的夹角为θ,物体A实际运动的速度是( )。

图1 实验图示

图2 运动分析

3 自制教具

3.1 制作材料

长60cm、宽50cm的不锈钢矩形支架,长50cm的窗帘轨道2根,窗帘滑轮2个(模拟2个运动物体),长50cm、直径2cm的PVC管2根,管卡2个,自制量角器,宽1cm的挡光片,DIS实验系统,302胶,若干细绳等。

3.2 实验装置

(1)将2根窗帘轨道、PVC管分别固定于不锈钢矩形支架上,2个滑轮置于窗帘轨道上,确保顺利滑动。

(2)管卡一侧与光电门粘结,另一侧卡于PVC管上,方便调节光电门的位置,以便获取不同位置物体的速度。

(3)光电门数据线与数据采集器连接,DIS实验系统记录并处理实验数据。

(4)实验装置示意图如图3所示,实物图如图4所示。

图3 实验装置示意图

4 实验过程

(1)打开DISLab实验软件6.9版通用软件界面。

(2)数据采集器第Ⅰ、Ⅱ通道分别与光电门1、2连接。

图4 实物图

(3)点击“计算表格”出现t1、t2,输入“变量”d,即挡光片宽度d=0.01m,点击“公式”,自定义公式,输入v1=d/t1、v2=d/t2。如图5界面所示。

图5 软件界面

(4)调节实验装置,使细绳与水平方向夹角θ分别为20°、30°、40°、50°,并固定光电门的位置,手拉小车,确保小车上固定的挡光片与光电门平齐。

(5)依次点击“开始”“结束”完成实验,记录实验数据见表1。

表1 理论值对照表

(6)数据分析

将上述实验实测数据与表1理论值比较。可以看出,该实验教具所得数据较为准确,充分说明了将合速度沿绳端和垂直绳端分解的正确性和合理性。

5 实验优点

设计该实验教具,借助DIS实验其独特的技术优势,变定性分析问题为定量验证实验,实验数据精准。同时为高中物理教学特别是实验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对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创新意识和科学探究素养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猜你喜欢

教具物体速度
速度
自制玩教具《拼拼乐》
初中物理自制教具应用探讨
比速度更速度——“光脑”来了
悬浮的鸡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