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学生参与微公益活动的动机研究
——基于江苏省10所高职院校的调查

2019-07-03

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9年3期
关键词:动机维度公益

王 赵

(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 团委, 江苏 无锡 214153)

高职教育承担着为国家和社会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使命。一段时间以来,各高职院校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充分利用新的媒介手段和教育方式,着力提升高职学生思想道德和技术技能水平,这其中就包含运用微公益活动等形式来增强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的创新和探索。

微公益活动(以下简称“微公益”)既指通过微博、微信等新兴媒体所开展的公益活动,也指“微型”公益,即从力所能及的小事开始介入公益服务[1]。它倡导“全面参与”和“积少成多”,在出现之初就打破了传统的公益慈善边界并形成巨大的社会影响力[2],得到了包括高职学生在内的大学生群体的高度认可和广泛参与。研究表明,微公益可对高职学生“自身身体健康、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自我监控等多方面起到潜移默化影响作用”“有益于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3],能“促进大学生感恩特质化、感恩普及化和感恩高效化”[4],因此微公益也成为高职院校“进行大学生思政教育的重要载体,同时也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路径”[5]。

微公益本质上是一种自愿性的公益行为,高职学生参与其中会消耗一定的时间、精力或金钱。面对“越来越多的高职学生逐步接纳微公益并乐于参加”的趋势,人们不禁要问,是什么吸引着他们参与其中?即高职学生参与微公益的动机到底是什么?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人的行为总是由一定的动机推动的,而不同的动机类型和水平又是人们在某一时期的自身需求和价值观的体现。因此,通过对高职学生微公益参与动机的研究,真实了解当前高职学生的现实需求和价值取向,进而进行适当的动机引导和激励,已是高职院校推动教育教学改革,进而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实效的重要议题。

一、文献综述

“动机”是心理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指的是引起、维持个体活动并使活动朝某一目标进行的内在动力[6]。按照心理学中动机的含义,微公益参与动机则可理解成是志愿者的一种内在的心理驱动力,它是激励志愿者参与微公益并达到一定目标的内在原因。

国外学者对志愿者参与动机的研究较早,一般认为始于20世纪70年代,形成了从双因素(或三因素)模型到线性模型、再到多因素模型的清晰研究脉络,产生了一些对后续研究有较大影响的研究成果。Horton-Smith的双因素模型将志愿者动机划分为利他型和利己型两种,并在1987年由Fitch修订为利己型、利他型、社会责任型志愿者动机3因素模型。Cnaan和Goldberg-Glen研究了志愿者不同动机之间的相互联系,将动机进行了区分和分类,形成了用线性模型来研究志愿者动机的独特视角。Clary等人从志愿行为功能的角度,将志愿行为划分为价值、理解、增强、职业、社会、保护等6种功能(动机),并依此6种功能(动机)编制了“志愿者功能问卷”(VFI),用量表的形式来测量不同志愿者的参与动机。该量表随后被多位学者进行本地化修订和测量,已成为当前使用最广泛的志愿者动机测量问卷[7]。

国内对志愿者参与动机的研究伴随国家、社会对社会公益的热切关注而逐渐兴起,虽起步较晚,但也逐步产生了一些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邓国胜等将我国青年志愿者的参与动机归纳为内生利己型、外生利他型、外生利己型、内生利他型四类,并认为前两种动机与岗位服务的满意度之间呈正相关关系,后两种则成负相关关系[8]。蒋巍运用验证性因子分析方法,将我国志愿者动机结构划分为学习理解、职业发展、价值表达、自我提升、自我保护和社会交往6个维度,认为国家和社会应当充分认识志愿者参与动机的多样性,采取激发、引导等方式将志愿服务动机和类型匹配,从而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共同实现[9]。卓高生等将研究对象聚焦至在校大学生,将大学生志愿服务动机划分为价值表达、学习理解、社会交往、职业生涯、自我保护和自我增强6个维度,认为当代大学生志愿服务动机呈现多元的价值取向,利己、利他、社会责任等纯粹公益和互惠公益互相共存,其个人属性是影响志愿服务动机的重要因素[10]。

关于志愿者参与动机的现有研究成果为研究高职学生微公益参与动机提供了有益参考,但仍有不足之处,主要体现在其研究志愿者参与动机时,更多是从志愿者整体或是大学生群体考虑,未能将研究视角细分和聚焦于在校生人数已占整个大学生群体近一半的高职学生,得出的研究结论是否适用于高职学生群体尚需进一步研究。

针对现有研究的不足,本研究拟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对高职学生微公益参与情况进行问卷调查;运用SPSS等计算机软件分析调查数据,求得高职学生微公益参与动机的整体特点和各人口学特征维度上的差异;针对动机整体特点和差异,提出具体引导和激励对策,进而提升高职院校通过微公益为载体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研究设计

(一) 问卷设计

为全面了解当前高职学生参与微公益的动机情况,调查组在文献分析和专家咨询的基础上,设计了《大学生微公益参与现状及动机调查问卷》,问卷中涵盖了志愿者的基本情况、参与微公益情况、参与微公益动机三个方面内容,共计20个问题。问卷中的“微公益参与动机”采用量表形式来测量,该量表是蒲清平、张伟莉等根据Esmond和Dunlop制定的《志愿者动机量表》(VMI)经本土化修订而成,该量表有10条选项,每个选项采用李克特5点量表进行评价,从1=“完全不同意”到5=“完全同意”。该量表内部一致性为0.932,表现出良好的信度[11],具体如表1所示。

(二) 样本说明

本次调查在江苏南京、苏州、无锡、徐州、宿迁、南通等6个城市的10所高职院校开展,10所学校中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2所、江苏省高水平高职院校3所、省属公办一般高职院校3所、省属民办一般高职院校2所。调查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的方式,共发放调查问卷550份,回收有效问卷518份,有效回收率为94.18%。样本具体描述如表2所示。

(三) 分析方法与工具

主要运用统计分析软件SPSS 22.0对相关变量和数据进行分析。除了获取调查样本的人口学特征外,从量表数据中重点分析高职学生微公益参与动机的总体特点和具体差异情况。

三、实证结果及分析

高职学生微公益参与动机的实证分析主要从两个层面进行:一是对高职学生微公益参与动机的总体特点进行分析;二是从性别、政治面貌、是否独生子女等人口学属性来研究高职学生微公益参与动机的差异性。

表1 大学生微公益参与动机量表

(一) 高职学生微公益参与动机的总体特点

表3显示的是高职学生参与微公益动机的总体特点。从表中可以看出,高职学生参与微公益的总体动机明确,动机量表10个维度的均值在3.6~4.3之间,呈现积极倾向。动机测量均值由高到低排名前三的依次为“理解”“价值”“职业发展”,这意味着高职学生将微公益活动作为了解社会的一个新途径、新视角,参与其中可以更好地关爱他人,实现公益目标;同时也反映出在高职院校“以就业为导向”办学模式下,高职学生对于今后就业和职业发展的迫切需求,他们希望通过参加微公益活动能更为方便地获得相关就业信息和社会人脉,进而为今后就业提前做准备。

表2 样本描述分析

表3 高职学生微公益参与动机的总体特点

注:α值也称内部一致性系数,用来检验量表的内部一致性信度。一般当α值大于0.7时,表明量表的可靠性较高

(二) 高职学生微公益参与动机的具体特点

1.高职学生微公益参与动机的性别差异

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对不同性别高职学生微公益参与动机的各维度进行差异性检验。从表4可以看出,在“价值”“理解”“自尊”“互惠”“职业发展”“反应”6个维度上,Sig统计显著性的值小于0.05,说明此6个维度上高职学生微公益参与动机存在显著差异,且在这6个维度上女性高职学生的均值得分均大于男生,可见女性高职学生参与微公益的愿望比男性高职学生更为强烈。产生此类现象的原因可能因为女性在心理特质上比男性更为敏感,她们在日常生活中会更加同情弱者,相比较男性她们更乐于参加志愿服务[12]。

表4 高职学生微公益参与动机的性别特点

注:t值显示的是统计检定值,反映了与其相对应的动机概率分布。Sig表示统计显著性,如小于0.05,则表示两者差异显著,下同

2.高职学生微公益参与动机的年级差异

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法对不同年级的高职学生微公益参与动机的各维度进行均值比较。从表5可以看出,除了在“社会”维度(F=2.844,P=0.035<0.05)显示不同年级高职学生微公益参与动机差异显著,其他9个维度上均不存在显著差异。在事后检验时发现,在“社会”维度上,高职大一年级学生与大二年级学生相比,微公益参与动机存在显著性差异(P值为0.009,小于0.01)且大一年级学生的参与动机表现得更为强烈,两个年级学生在此维度上均值差为-0.257。这说明高职大一学生在参加微公益时更多会考虑家庭及社会的因素,微公益参与动机受家庭因素影响较大。产生此类现象的原因可能在于高职学生在大学一年级时,无论心理或是行为模式都处于从高中到大学的转变和过渡时期,他们远离家人,在接触到类似于微公益等新鲜事物时,倾向于先向家人沟通并征求家人意见。随着在校生活时间的增长,高职学生逐步建立了自己的社会关系网络,他们身边可倾诉可征求意见的渠道逐渐增多,在个体独立性增强的同时,也随之弱化了与家庭的联系。

3.高职学生微公益参与动机的政治面貌差异

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法对不同政治面貌的高职学生微公益参与动机的各维度进行均值比较。从表6中可以看出,中共党员、共青团员、群众三种不同政治面貌的高职学生在微公益参与动机上不存在显著差异,各维度的显著性均大于0.05。产生这种结果的原因可能在于随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在高职院校的深入实施,高职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和综合素质逐年得到提升,以往更多是以学生党员或是入党积极分子等为主要参加对象的公益活动,现如今则有更多普通同学的身影。另一方面,微公益具有亲和性、便利性等优势,普通高职学生只要通过“微小”的投入,就能将个人与社会连接起来,实现较大的公益效果,获得不菲的成就感和自豪感,这也吸引越来越多的普通高职学生参与其中。

4.是否为独生子女高职学生微公益参与动机的差异

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对高职学生是否独生子女微公益活动参与动机的各维度进行差异性检验。从表7可以看出,是否独生子女会导致高职学生在“保护”“社交”“反应”3个动机维度上存在显著性差异,非独生子女高职学生在该3个维度上的动机均值高于独生子女高职学生。本次调查中的非独生子女大多来自农村家庭,一般会具有生活自理能力强、独立性强、会照顾人的优点,他们在经历城市化进程的巨变中比独生子女更为早熟,在“社交”维度上更加注重自身人脉朋友圈的搭建。但同时也需看到,多子女农村家庭生活经济压力较大,家庭中父母受教育水平一般不高,有相当比例的非独生子女有过留守经历,他们在面临负面情绪和困境时更倾向于自我解决,因而在“反应”维度上对困境的情绪体验更强烈,在“保护”维度上有时也趋向于用逃避来解决和处理负面情绪。

表5 不同年级高职学生微公益参与动机的特点

注:F值为方差检验量,下同

表6 不同政治面貌高职学生微公益参与动机的特点

5.高职学生微公益参与动机的生源地差异

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对不同生源地高职学生的微公益参与动机进行差异性检验。从表8可以看出,城市和村镇高职学生在微公益参与动机上的差异主要体现在“保护”“社交”和“职业发展”3个维度上(Sig值均小于0.05),且这3个维度上农村高职学生的动机均值均高于城市高职学生。来自农村生源地的高职学生和非独生子女高职学生在“保护”和“社交”维度上都显示出更强的动机,这是因为本次调查中非独生子女高职学生大多来自农村家庭,“非独生子女”和“农村生源高职学生”在“保护”和“社交”动机维度上应是有相同的解释原因;与城市大学生相比,农村大学生在抑郁、焦虑等负面情绪困扰和人际关系处理方面的问题更为多见[13],来自农村的大学生比来自城镇的大学生更为看重工作与所学专业的一致性,这也就较好地解释了农村大学生在参加微公益时更具有“职业发展”动机的原因。

表7 是否独生子女高职学生参与微公益的动机特点

表8 不同生源地高职学生参与微公益的动机特点

四、研究结论及对策

(一) 研究结论

研究结果显示,当前高职学生参与微公益的总体动机明确且呈现积极倾向。“理解” “价值”“职业发展”是高职学生参与微公益的主要动机,这既说明在国家大力推进高职教育、坚持立德树人的背景下,高职学生整体思想素质水平较高,同时也反映出在“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办学理念下,高职学生对自身今后职业发展的高度关注。

通过分析发现,不同人口学特征会造成高职学生微公益参与动机的差异。在性别方面,女性高职学生与男性高职学生相比,在“价值”“理解”“自尊”等6个动机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且参与意愿更为强烈;高职大一学生在“社会”动机维度上显示出比大二学生更强的参与意愿;是否独生子女会造成微公益参与动机的差异,非独生子女更注重“保护”“社交”“反应”动机;城市和村镇高职学生微公益参与动机差异主要体现在“保护”“社交”和“职业发展”3个维度,且这3个维度前者动机均值均高于后者。

(二) 对策与建议

第一,正视高职学生微公益参与动机分布,接纳包容各种不同动机。调查显示,当前高职学生参与微公益可能出于不同的动机,而不同人口学特征的高职学生在微公益参与时也呈现出不同的动机倾向。如有相当一部分高职学生是出于拓宽人脉,促进个人今后职业发展的“利己”型动机,这似乎和传统观念中志愿者应当体现毫不利己、专为他人的崇高道德相背离。事实上,人的动机是受个体需要支配的,而个体需要却在很大程度上受个体所在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所决定。我国改革开放四十年以来,国民经济发展水平整体有了极大提升,但地区间发展不充分不平衡的问题仍将长期存在,这种发展不充分不平衡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个体的行为特征。调查中来自农村地区的高职学生相比城市学生,他们参加微公益更多的是出于“保护”“社交”和“职业发展”动机。既然在地区间发展不充分不平衡的背景下,“人具有不同层次的需要”被广为接受,那么在此基础上所表现出的高职学生微公益参与动机出现差异也应被接纳。高职院校或公益组织应当正视当前参与动机分布,从动机背后反映出的“人的需要”视角来重新审视高职学生的微公益参与,而不应该陷入参与动机到底是“利己”还是“利他”的循环论证。

从现实情况看,无论高职学生参与微公益的动机如何,微公益活动都是一个双向互动的过程,他们和受助者都会在公益实践的过程中实现个人需要的满足,只不过所需满足的动机层次和类别不一样。只有正视这些不同动机的存在,高职院校或公益组织才能在公益精神的培育中,更加明确高职学生自身的需要差异,进而通过优化岗位分布、精心组织活动等方式满足个体需要,进一步调动他们长期参与微公益的积极性。从另一方面而言,也正是有这些不同类别和层次的动机存在,才应更加倡导高职学生参与到微公益中去,让他们在公益实践中逐步培育公益精神。与此同时,微公益的实施内容和参与形式也得以更加丰富多彩,其在公益精神培育中的正向引导功能也会得到更好的发挥。

第二, 分析不同参与动机心理特征,进行分层分类的动机强化和激励。高职学生微公益参与动机出现差异的背后,映射着他们试图在参与微公益中满足自身某种需求的心理特征。高职院校或公益组织应当在正视高职学生微公益参与动机分布、接纳包容各种不同动机的基础上,分析不同微公益参与动机后的心理特征,并根据不同心理特征来进行分层分类的公益动机强化和激励。实际上,大多数高职学生参与微公益特别是首次参加微公益时的动机并非十分明确,参与动机模糊的情况在参与学生群体中相当普遍。他们在参与微公益时并不知道后续会有怎样的境遇和感受,其参与动机仅仅可能只是诸如“收获某种经历”的体验导向。他们只有在多次的微公益实践中,才能结合自身经验积累和外界信息,思考参与微公益的价值进而逐步形成清晰的动机,逐步形成对微公益的正确认知。因此通过持续的、形式多样的微公益活动,促使高职学生的参与动机实现从模糊到清晰的转变,也成为高职院校和公益组织的重要任务。

需要说明的是,模糊动机并非是没有动机,而是在动机的强度和持续性上相对处于一个较低的水平。研究发现,志愿者一旦在志愿活动中形成清晰且明确的参与动机,其持续参与意愿也会更强。因此,高职院校或公益组织在活动开展时,充分尊重高职学生对自身发展的迫切要求,关注各个维度的动机强度,通过活动设计优化、加强培训等方式进行分层分类的动机强化和引导。如在进行微公益项目设计时,应结合各自学校的历史底蕴、办学特点和文化氛围设计并优化,实现活动开展中的价值效应和模范效应;在每次微公益开展前,加大培训力度,使高职学生能够掌握一定服务技能,使他们每次参与均有所得,有所感,有所悟;在公益服务岗位分配时,按照参与学生的男女比例、专业情况进行有选择的分配,尽量实现“人岗匹配”,使公益服务成为他们增强自身技能的良好通道等。

第三,着眼微公益活动长效机制建设,推动参与动机层次与类型转化。心理学认为,个体从事某种行为一般存在多种动机,但只有一种占支配地位。支配动机并非一成不变,它会随着个体的需要变化而进行转变。事实上,类似于“职业发展”型的利己动机和“价值型”的利他动机在高职学生身上有时会同时出现,能够通过层次和类型转化实现相互促进、和谐共生。在深度访谈中发现,一些刚开始带着“职业发展”型动机参与微公益的高职学生,他们在一次次微公益实践中逐步感受到帮助他人的快乐,实现了参与动机从“职业发展”型向“价值型”转变。而通过微公益不同岗位的实践锻炼,又间接提升了他们的服务技能,拓展了人脉,实现了“职业发展”的动机诉求,进而实现了长期持续参加微公益的良好态势。这种参与动机的转变,给高职院校和公益组织建立微公益活动长效机制提供了很好的工作思路。

实际上,推动高职学生参与微公益动机的层次和类型转化,并非是让其舍弃如注重关注自我的“职业发展”型动机,转而只留存如更多关注他人的“价值型”动机,而是使他们的动机结构处于相对合理且适应当前社会主流价值观的一个状态。在当前国家和社会大力提倡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大背景下,高职学生除了将参与微公益作为促进自身职业发展的重要手段之外,还应将其更多作为培育自身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途径。在微公益实施时,高职院校或公益组织不应将某个具体的筹款或服务当成最终目标,而应着眼微公益长效开展机制,着重培育志愿者的公益精神及公益精神的普及。高职院校应在思想政治教育相关课程教学中嵌入“公益精神”内容模块,采用案例、讨论、辩论等启发式教学方式,向高职学生系统讲授公益精神的发展轨迹、理论内涵和时代价值,逐步增进其对公益精神的道德认知;将微公益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相关课程的实践模块,引导高职学生从服务地方经济民生、服务学校、服务他人的视角,在实践中将公益精神不断内化于心;鼓励高职学生将“知”与“行”结合起来,在增强公益精神“知”的过程中促进公益“行”的实践,在公益“行”的实践中,强化对公益精神“知”的思考,达到公益精神知行合一的道德自觉,进而逐步实现微公益参与动机的层次和类型转化。

猜你喜欢

动机维度公益
Zimbabwean students chase their dreams by learning Chinese
理解“第三次理论飞跃”的三个维度
二语动机自我系统对动机调控策略及动机行为的影响研究
动机比能力重要
认识党性的五个重要维度
公益
公益
公益
浅论诗中“史”识的四个维度
动机不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