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方法与途径
2019-07-02李郎强
李郎强
【摘 要】一个人自幼就应该通过教育形成一种良好的行为习惯,良好的行为习惯对人的一生都具有深远的影响,这种影响将伴随我们的学习、生活、做人、处世,它以一种无形的方式影响着我们的生活,从而主宰我们的人生。然而,一个人的好习惯不是与生俱来的,更不是一蹴而就的,是在后天成长中慢慢养成的。
【关键词】培养;小学生;行为习惯;方法途径
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需要教师从细节入手,潜移默化地融入孩子的成长过程中。
一、明确要求,加强训练
习惯是一种动力定型,是条件反射自身长期积累和强化的结果。所以,良好的行为习惯必须经过长期反复的训练才能形成。因此,严格要求,加强训练,是形成学生良好行为习惯最基本的方法。
1.明确要求
由于小学生年龄小,缺乏是非明辨能力,很有必要先让学生进行熟记、理解规范条文,要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出具体的要求和明确的目标非常重要。教师应根据《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结合实际提出具体要求,和学生一起制定班级管理规章制度,经常组织学生逐条学习,让学生明确班级建设的目标要求。
2.严格训练
小学生自制力相对较差,好习惯如果没有得到及时的强化就容易消退。所以对他们要严格要求,反复训练,直到好习惯得到有效巩固为止。训练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必须从细处抓起,有目的有计划地增强学生养成良好习惯的意识。
3.督促检查
在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工作中,教师如果只提出训练要求而没有及时检查与督促,这就跟没有要求一样。依据小学生德育手册内容的要求,教师要对学生的纪律、卫生、仪表、学习等方面做到每天督促检查。这样的督促检查,是学生进步的力量,对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能起到有效的督促和指导作用。
二、教育疏导,晓之于理
教育疏导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激发他们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热情。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学生往往会有意无意地违反纪律或不遵规守矩。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教师一味地批评学生,只会是事倍功半,甚至会起到反作用。所以,根据小学生的这些特征,教师可利用正面引导、表扬典型事例、找个别谈心等形式对其进行教育疏导,让学生明白自己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这样,才能有效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三、建设良好班级,营造学习环境
“昔孟母,择邻处”,说明早在古代我们的祖辈就十分注重学习环境对行为习惯的影响。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与优良班风的形成之间具有密切的联系,一个个具有良好行为习惯的学生就会组成一个优秀的班集体,一个班级具有了良好的班风,其中个别行为习惯差的学生由于从众心理的作用自然就会向好的方面发展。如果一个班风气不正,习惯好的学生也会在从众心理的影响下向坏的方面发展。因此,要想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就必须注重班集体的建设,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当然,这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和有效的方法。教师在建设班风班貌时,一定要用心思、花功夫,打好基础,为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创设条件。
四、从小事做起,养成良好生活习惯
良好的习惯将影响人的一生,生活习惯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一个人生活质量的高低,有时也可能成为判断一个人品质优劣的标准。教师要把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作为教育的着力点来抓。大量事实证明,品德高尚的人,一定是具有良好行为习惯的人,良好的习惯一旦养成,就会成为一种自然的反应。在教育过程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这些情况:学生说话不注意,出口成“脏”;行为习惯不好,到处乱扔垃圾;和同学说话不注意方式,发生纠纷,甚至大打出手等现象。面对这些情况,教师应积极开展各类有益孩子良好生活习惯养成的活动。如:开展“寻找活雷锋”实践活動,培养学生向身边好榜样学习的习惯;坚持做“今天我真棒”小结活动,培养学生从小事做起,从自我做起,做好事,帮助他人的好习惯;每周要求学生做一件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返校后同学间相互交流,让孩子们在快乐中劳动,在劳动中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五、以身作则,用榜样力量培养习惯
有人说:“优良的示范是最好的说服。”教师是学生的一面镜子,学生的行为都是从模仿开始的。一个具有良好习惯的教师才能带出一批有良好习惯的学生,想培养什么样的学生就要做什么样的老师。比如,培养学生喜欢阅读,首先教师应发挥示范作用,用师者的行为营造一种读书的氛围。学生经常看到教师专心致志、兴趣盎然地读书,自然会被教师的行为所感染。在课堂里,我们可以把书中精彩的片断声情并茂地读给学生,使其有身临其境之感,久而久之,教室里会弥漫着浓浓的读书气氛。在教学中,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教师可以给学生安排合理的读书时间,并在教室里设图书角、阅读天地等,为孩子们课内外阅读提供方便,图书角的书可以发动学生捐赠,定期进行更换。用切实可行的方法,潜移默化学生,良好的习惯就会在不知不觉中逐渐形成了。
总之,学生的良好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养成的,要从小培养,从点滴处培养。教师不可因追求分数、工作繁忙而忽略学生的德育教育工作。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发展,作为教育工作者需要放下分数的压力,更多地关注孩子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培养积极、乐观、健康的人才,让每一个孩子都能自信地成长。
【参考文献】
[1]包俊丽.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培养的途径与方法探讨[J].成才之路,2012(35):18
[2]曹忠华.让“培养习惯”成为教师的课堂自觉[J].教学与管理,2009(12)
(本文系2018年度定西市“十三五”教育科学规划一般自筹课题(课题立项号:DX[2018]GHB086)“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研究”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