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组建设在班级管理中的探索

2019-07-02史振林

课程教育研究 2019年21期
关键词:小组长组员班级

史振林

【中图分类号】G6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21-0191-02

小组合作模式是学校在班级管理和成绩提升方面一直倡导的。在2016级6班,我用三年的时间进行观察和调整,让小组合作模式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让它成为今天班级管理中的主力。这届学生三年的发展见证了这种互帮互助,互相促进的重要性。

首先,我设置了半年的了解期,就是初一的第一学期。学生来自于不同小学,仅凭借入学测试和个人简历,很难把学生了解透彻。于是我采用自然座位,按照身高排位,男生一列,女生一列。这样四人一组,男女比例均衡,但是成绩可能有差别。这个时期主要进行班级常规的培养。

起初的评价标准:

1.每天的作业统计,每天作业交小组长,不交扣1分。

2.卫生值日以小组为单位进行。

3.课堂的表现;课堂上思维活跃,表现分不同标准加分,各科老师可自行确定标准。课代表进行加分。

4.课间操的参与;为保证运动的人数,参加的加1分。无理由,不请假,不参与的扣1分。

5.学校班级活动的考与:积极参加活动,凡得奖的按照奖项加分,一等奖加3分,其它逐个加分,参与不得奖加1分。

考察形式:每组制定表格,贴墙上,公开进行加减分。每周五进行核算,评选出优秀小组。

目的:在这个学期主要是培养学生们的学习习课。通过合作监督,合作督促,养成及时完成作业习惯,自习课的自我控制习惯,日常行为习惯。作为班主任,我提出要求和希望,在日常管理中,会多化时间进行关注,开始的两个月里,多靠班,观察学生们的表现,了解各个学生。每个周五下午进行一周点评:原则是突出点评短期内强调重点,让他们明白要努力的方向。在这过程中,表扬表现优秀的小组,既点评小组整体表现,也点评小组长的带头示范及各组员的配合与团队精神。在实施过程中,那些组员素质不错,自控力较强的小组表现越来越好,组长信心足,组员们成长快乐。但是有的小组里,有一个自控力差的就带来了很坏的影响,连带着降低周围组员的控制力,合作管理达不到效果。搞的组长也无奈。

发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两周考核结束后,我看到了一些问题。一、首先我召开了组长会,让他们分别谈感受及建议。小组长们毫不掩饰地说出了各组的问题,并提出了改进的建议。二、对于各组的自控力差的同学,之后我单独和他们谈话,不批评,不指责,而是指导他们如何去做,做到什么程度,并且一步步去设定目标,让自己完成就是进步。针对他们的情况,耐心教导是必须的,要帮助他们树立对学习的信心,对小组活动参与的积极性。虽然学习暂时的落后,但是在纪律和值日方面要高要求自己。加上初中学习刚刚开始,有良好习惯并坚持三年,定会有巨大的进步。要充满信心,从各个方面去完善自己。要改变,要主动和老师们交流学习中的问题。

愿望与憧憬:我一直认为所有的学生都有向好性~想学好,做好学生。要给予他们机会,要有静待花开的耐心,要给予适时的关注和爱,让他们在班级里能快乐,能感受同学们的关心,能爱他的小组,爱这个班级。我所追求的班级建设是让所有的学生都能有所得的发展自己,一个全面发展逐步提升的班级。

成果:实施小组合作两个月就到了期中检测。从成绩来看,我班的优秀学生数与年级平均数持平,在年级前120名中的人数稍高一点,多平均数1人。但是各科及格率都很低,不及格人数是年级最多,而且年级后40人中所占人数最多。对于这个成绩最有力的证明就是这些学生的基础薄弱,同时也反映出这种小组分组的低效性和不合理,没能最大调动竞争意识,中上等同学的带头作用不够明显。成绩表现中等,是我意料中的。小组合作在其它常规工作方面及日常行为的养成方面有一定的成效。

这种合作监督对于班级的事务管理有一定的辅助作用。我需要在这条路上,继续尝试继续探究。

按照三年的发展目标来看,我们的小组合作之路顺利启动了。A good beginning is half done. We are on the way. We can not stop. We must try hard to make it better and better.

接下来我进入了第二阶段的调整: 初一的第二学期和初二全年

1.改进小组分组规则,完善奖惩要求,进行小组评选

期中检测之后根据成绩平均分组。全班44人,分为11个小组。成绩均等,男女比例搭配。性格互补。强调小组长和副组长共同管理,采用互相监督互相帮助的形式,促进小组的整体发展。在奖励方面,侧重课堂听讲和回答质量;惩罚方面,侧重作业是否及时完成上交,否则重懲。四个人为一个团队,每个人都努力做好自己的事情,就是为小组做贡献。因此从强调的这几点入手,争做优秀小组。每两周核算所得分数,根据高低选在班级的座位。这种方式能较强的促进他们的向心力,选座黄金位置是两全其美的事情~一证明了小组的齐心协力,二方便了他们对于座位的要求。这种选座方式极大调动学生们的积极性,参与性也有了很大的促动,组员们对组长的督促有了更大的认可度,也愿意逐步改进自己的听讲习惯和作业完成。对于小组合作愉快的团队来说,他们的表现越来越好。但对于团队合作不顺利的小组而言,连续排名在后面,组内不仅互相埋怨,而且组长的积极性很受挫。

2.针对问题,不断调整解决方案

每次我都会和排名后两名的小组座谈:首先听他们分析小组分数低的原因,对于扣分严重的组员的抱怨和批评,这种情况其实是一种宣泄,也是一种自我反思。组员们在指责的同时,就能反思出他人和自己的不足,让不足成为接下来的努力目标。然后,我再针对这些情况和那个最不受欢迎的组员谈话。在谈话中掌握两个原则:先把我看到的闪光点进行点评,虽然还是在拖后腿,但依然有进步;然后强调要重视存在的问题,要选择两个点进行改变,这两个点是日常规范,应该能做到。比如作业,比如对班级事务的参与等。根据不同性格的组员提出不同的期待。

这样的竞争方式进行了一学期之后,班级的各课学习有了很大的变化。课堂听讲发言和效率得到了任课老师们的赞赏,作业上交数量和质量都有提升,初一期末检测在年级中,各层次段的人数高于平均数。在初二一年紧张的繁重的学习中,坚持使用小组合作竞选座位,促进了班级里的小组长的各项能力,不管他们性格是内向还是外向,都极大的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他们积极参与提升自己的活动,成绩稳定在年级的前60名。

第三阶段就是初三一年,合作升级-优化小组,找准定位,发挥出最大潜力

初三的班级重点是个人成绩的提升。之前的小组合作模式有点不太适合初三的重点任务。我经过思考和学习,进行了另一种模式分组-按照成绩由高到低分组。每组6人。这样就给学生们进行了分层,在同一层次中进行学习和竞争。他们是一个整体,共同进行班级的卫生清扫;他们又是独立的竞争个体,在日常的作业,班规,检测中,进行积分加分,分高的,往前座。

如图,第一排横着座的六人不参与座位的竞争,累计个人得分,分数高的满足一个调位要求。

从第二排开始按照名次选座位。最左面是一组,班级的1-6名;二组是7-12名,三组是13-18名,四组是19-24名,五组是25-30名,六组是31-36名。全班共42人。两周核算一次,选座位。这种分组形式就相当于给学生们进行了中考目标的分层:

第一组的同学要以一类重点高中(2中,58中)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在日常学习中,多和同等层次的同学进行学习的竞争,时刻提醒自己,努力向最棒的同学看齐靠拢,缩小之间的差距。在比追赶超的同时,充分发挥优势学科,使自己优科更优,不断提高保持不断的优势。

第二组同学要以1中和9中为奋斗目标。向身边的同桌学习,竞争,又能吸取良好的学习方法完善自己,发展各科为自己的优势学科,争取超越,成为期中之后成为第一组的成员。

第三组的同学要以二类高中(15中、17中、19中、39中)为自己的奋斗方向。要发展均衡各科成绩。让优势学科位于并保持前列,把弱势学科想办法提升。争取各科成绩达优秀。坚持持之以恒的良好学习习惯,多思多做多总结,优化学习效率。

第四组同学要达普高线作为初三的奋斗目标。这些同学偏科严重,或者是各科成绩都不突出。基本在及格线上。要实现达优才能实现目标。因此在日常课堂的听讲中要密切关注他们,多提问,多检查,给与方法的指导,让他们在巩固练习中,归纳规律,提高学习的效率。

三组和四组在课堂上,要求各科老师给他们机会进行回答和讲解,保证他们的听讲及参与性。相信在各科老师的关注下,他们定会有进步。

第五组和第六组的同学对学習还没有放弃,但是投入的时间不够,有不太好的学习习惯,课堂听讲效率低,作业不追求质量,只是完成,并且缺少动力和信心。对于他们的要求就是实现学科成绩及格。并加强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进行方法的指导和耐心的期待。

前排的六位同学,一直是班里成绩最弱的,还缺乏自己控制力。在前排,利于老师们对他们的监督和控制。安排一个负责日常计分的组长,从纪律,作业,卫生,上课不睡觉等几个方面进行加分。争做小组长就是他们的努力方向。

在初三这一年里,我要最大的发挥出学生的学习潜力,在他们实现各自的梦想的道路上引导督促。让一种方式尽最大可能的发挥作用,产生效果。路漫漫其修远兮,我将一如既往地行走在这条探索之路上。

猜你喜欢

小组长组员班级
你的不开心,让园艺温柔治愈
分餐小组长
班级“四小怪”
小组落幕
小组长的烦恼
不称心的新班级
班级被扣分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