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第二语言认知阅读影响因素的探讨
2019-07-02吴萌
【摘要】第二语言阅读与母语阅读之间有许多共同之处,但是由于读者的兴趣态度、认知体系、母语以及元认知等诸多方面的差异,两者的阅读方式与过程间有了很大的差异。(1)读者的兴趣态度影响了读者对第二语言的理解和记忆。(2)个体的内容认知体系和语言认知体系影响了对内容和结构的理解。(3)母语在语言方面的生理优势以及对第二语言的负迁移作用。了解各因素的本质以及如何对第二语言的认知阅读造成影响对于第二语言的掌握和研究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在查阅和分析大量资料的基础上进行归纳整理,系统详细地解答了这一问题。
【关键词】第二语言 兴趣态度 认知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21-0071-02
阅读能力是第二语言学习中最重要、最稳定和最持久的模式,是第二语言学习者必须具有的基本能力之一,也是衡量第二语言习得程度的标准之一。认知能力是指人脑加工、储存和提取信息的能力,即人们对事物的构成、性能与他物的关系、发展的动力、发展方向以及基本规律的把握能力。它可用于衡量第二语言的掌握程度及自动化程度。发育成熟完善的个体具有学习语言技能的条件和能力,但与个体早先习得的母语相比,第二语言在阅读和认知方面却难以达到前者的高度,即使最终获得了与母语水平相近的第二语言,其付出的努力及代价却又远远超出母语所需。究竟是哪些因素影响了第二语言认知阅读的掌握抑或表现,并且如何对其造成影响,国内外有许多研究者已对其进行了各种形式各个方面的探讨,本文便从读者的兴趣态度,认知体系和母语三个角度进行分析汇总。
一、读者的兴趣与态度对第二语言认知阅读的影响
读者的兴趣与态度是影响第二语言阅读理解的重要因素。Entin和Klare(1985)曾经做过一次实验,探究读者的兴趣和背景知识对第二语言的阅读理解的影响。他们首先让被试回答一份用来判断读者对题目兴趣和背景知识的问卷,然后让他们做12段文章的填空练习。这12段文章分为难度高和难度低两个版本,且文章的题材均不相同,通过对被试数据的统计分析,研究者发现读者兴趣和背景知识对第二语言的理解能力有显著影响。Vandijk(1982)依据他的研究,讨论了读者的信仰、观点和态度对阅读理解的影响。他指出读者在对文章的观点进行评论时,通常是以自己的价值观和信仰为根据,评论的结果实际上便是他对文章观点的态度,这些态度进而能够影响到他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他用《新闻剧刊》的一篇政治文章举例,具体的展示了被试怎样按照自己的政治信仰对文章的观点进行解释和评论,以及如何得出和文章观点完全相反的观点,并用自己的观点代替文章的观点储存在记忆里的过程。
尽管研究者没有专门研究读者兴趣和态度如何影响阅读理解,但在研究中发现读者的阅读理解记忆也确实会受到他们兴趣和态度的影响(邹2000)。在實验中,被试被要求阅读一篇关于保护老虎的文章。研究者发现被试对动物保护这个题目的兴趣和他们的联想和延伸推论有着密切的联系。被试对这个问题越是感兴趣,则往往越会进行大量的联想和延伸推论,从而用来解释文章内容,并且用自己的解释来代替文章内容写入即时的书面记忆里。同样,读者的态度也以相同方式影响到他们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会根据自己的态度对文章的观点做出评价,按照自己的态度来组织自己对文章内容的思维表征。
二、个体的认知体系对第二语言认知阅读的影响
1.认知法、认知体系及类型
认知法是作为听说法的对立面而产生的,由六十年代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卡鲁尔首先提出。“认知”用来描绘不同的人在观察、组织、分析及回忆信息、经验等方面的不同的习惯性倾向。Widdowson认为认知系统是组织长期记忆中信息的认知系统,而Cook则认为在文本中的关键词短语或语境的刺激下,大脑会激活一种知识的认知体系。两人皆认为认知是把正在吸收的信息与已知信息相联系。认知体系除了能够更节省的组织信息和知识外,还能用来预测口语和书面语是否会持续下去。文本的第一部分便可激活一个认知体系,但该体系尚未被下面的内容确认或否认。迄今为止,有若干类型的认知体系已被研究者们证实,比如内容认知体系和语言学认知体系。
2.内容认知体系对第二语言认知阅读的影响
内容认知体系主要指读者对文化背景或世界的了解,它能为读者提供文化比较的基础。简单来说,即是文化的影响作用。Johnson曾做过一个实验,他让46名中等英语水平的伊朗学生每个人读两篇分别源于伊朗和美国民间传说的英语小故事。一半学生阅读改编过的,而另一半阅读未经改编的,最后以选择题的形式检验其理解程度。同时设置对照组,让19名美国学生阅读并记忆文章,加以比较[1]。实验结果表明,比起文本的句法或语义的复杂性对理解的影响,故事的文化来源对理解的影响要大得多。在另一实验中,采用《新编实用英语》教材中的两篇文章作为实验材料,一篇是关于外国专家在泰国,一篇是关于在中国旅游的[2]。两篇文章的篇幅,词汇量和修辞方式都很相似。学生在读完文章后完成选择题并默写文章内容。阅读第一篇文章时,他们用了十五分钟才勉强读完,且理解偏差很大,正确率只有30%;而在阅读第二篇文章时,他们仅用八分钟就完成任务,且正确率高达80%。由此看出,把英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学生的理解记忆明显受到认知体系的影响,阅读的材料越熟悉,与被试的民族文化特征越相似,阅读的内容就越容易被理解和记忆。
3.语言认知体系对第二语言认知阅读的影响
斯滕伯格认为,在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语言学研究的主要方向已转移到了语义学和语用学,并且开始注重语言的交际、社会和认知的功能,试图解决话语环境、话语意念结构,说话人和听话人的语用预设等问题[3]。这个研究方向凭借的是语言的三位一体结构,即语言知识、外部世界的知识和认知策略。
在研究语言认知体系如何影响第二语言的阅读的实验中大多采用了类似的方法[4]:先让被试者阅读文本,然后让他们书写出回忆所得的信息,其中包括识别文本的固有结构,文本中介词的数量和时间顺序等。通过对被试书写材料的研究分析,可以发现,大多数情况下理解和记忆会被不同类型的文本结构所影响,同时,Carrel研究发现不同的语言群体在回忆文本结构的质量方面也存在差异,比如亚洲人对问题答案型和前因后果型的文本结构记忆最好,而对比较结构的或描述性结构的文本记忆最差;而阿拉伯人对含有比较结构的说明文记忆最好,对前因后果型的文章记忆最差。
三、母语对第二语言认知阅读的影响
经科学研究证明,个体在大脑发育完好的情况下,具有学习和习得语言的能力,因此完全有能力成功学取除母语外的其他语言,然而,事实却并非如此,个体再经过语言的培训与练习后,甚至在掌握了新语言的技能和规则后,对新语言的认知程度远远比不上母语,并且在新语言的使用上也很难达到自动无意识的境界。经科学证明,个体对母语和第二语言认知差异的原因,主要是跟母语对第二语言的负迁移有关,另外母语与第二语言的之间的差异也造成了利用第二语言进行阅读认知的困难。
母语认知框架在大脑中构建成功后,第二语言便难以在大脑中培植。首先,第二语言错过脑语言细胞发展的旺盛期,难以与语言信息网络建立联系,即使建立了联系,也是通过经过强化训练的结果,是学得的结果,易消退且对第二语言信息的处理难以达到自动化程度;其次,第二语言的信息量和语言氛围没有母语的充足,并且与母语在听说读写译方面存在这各种各样的差异,因此在大脑里培植的过程中,方方面面会受到母语的影响,即迁移。如果第二语言与母语相差较大,那母语则会阻碍了第二语言的培植,即产生负迁移作用。比如,母语和第二语言的修辞结构和写作体系之间的巨大差异则是产生负迁移影响的一个重要因素。
例如:汉字的书写体系便与英语的书写体系完全不同,它是由各种象征意义的文字构成,而英语则是应用字母的结合,再如日语中的平假片假名,阿拉伯语从右往左的独特书写和阅读方法,都会给进行第二语言阅读的个体带来困难,造成阅读和认知的偏差[5]。
综上所述,无论是读者的兴趣态度,认知体系还是母语,它们对于第二语言的認知阅读确实具有很大的影响。虽然各自与第二语言间某些细微的相互作用方式尚未得知,但是这三个影响方面的研究却为第二语言的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第二语言的学习提供了科学的应对策略。
参考文献:
[1]李传彬.母语和第二语言阅读的文化差异与认知体系[J].沪江英语,2005:1—3.
[2]高等教育编写组.新编实用英语[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101.
[3]耶夫·维索尔伦.语用学诠释[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1.
[4]孙洪春.文化导向与认知体系结合的教学模式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
[5]刘国辉.语言语用及认知研究[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7.
作者简介:
吴萌,女,汉族,山东淄博人,硕士研究生,助教,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研究方向为心理学、教育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