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机盎然的民族文学
2019-07-02徐坤
徐坤
先说生机盎然的《民族文学》杂志社吧。我现在供职的地方,与《民族文学》恰好在同一个楼层,北京三里屯往东,CBD延长线上,中国作家出版集团大楼。这里是中国文学的重要平台,《文艺报》《人民文学》《诗刊》《民族文学》《中国作家》《小说选刊》以及作家出版社都在这里办公。每次上班,看到《民族文学》六个语种的各民族编辑们在八楼楼道里出出进进,偶尔,我们《小说选刊》编辑部的小姑娘们会偷偷猜一猜他们都是什么民族,怎么举手投足间都洋溢着对生活的无比热爱。
正是《民族文学》杂志社,把这些优秀的青年从祖国各地集结到一起,不仅出版了名声远扬意义宏大的五个语种的少数民族文字版,而且汉文版也在今年扩版,从160页猛增到208页,一下子增加了三个印张,三步上篮,一个跳投,就追上了《人民文学》,简直盖了帽啦!今年杂志的内文栏目精细,厚度也足可发原创长篇,封面高端大气上档次,用的是著名插画家陈新民的钢笔画,古朴而典雅。一切都呈现出大庆之年的欣欣向荣新气象。
再说生机盎然的民族文学创作。我曾在《人民文学》杂志社供职多年,发表过大量的各民族优秀作家的作品,如阿来、关仁山、石舒清、鲍尔吉·原野、次仁罗布、金仁顺、肖勤、王华、包倬等。在选稿审稿时,专门想过作家的民族身份问题吗?答案是没有。对于文学而言,标准都是共同的,那就是思想的标准,艺术的标准,审美的标准。优秀的文学作品,必定是书写人民的生活,表达人民的喜怒哀乐,尽心描绘大地上的山川河流和海洋,生动歌吟天空星辰飞鸟与永恒。从这个意义上说,包括汉民族文学创作在內的所有文学创作,都是整体中华民族文学创作的一部分,共同丰富了我们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
生机盎然的民族文学文化交流互鉴,推动了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求是》杂志第九期发表的习近平总书记在巴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的重要讲话中,深刻指出了这一点。愿所有民族作家共同努力,书写新时代、新人物、新情感,以优异的作品为弘扬民族精神、实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中国梦”而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