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例鸽沙门氏菌病的诊治与体会
2019-07-02吴胜会张世忠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福州350013
江 斌 吴胜会 林 琳 张世忠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 福州 350013
鸽沙门氏菌病是由沙门氏菌引起鸽的一种急性或慢性传染病,是导致乳鸽死亡的主要传染病之一。该病的病原为肠杆菌科沙门氏菌属中的10多种细菌,以鼠伤寒沙门氏菌最为常见,在临床上因症状不同可分为内脏型、肠型、神经型及关节炎型等 4种病症。近年来,尽管养鸽业逐渐向规模化、集约化方向发展,但鸽沙门氏菌病仍然是鸽场的主要疫病之一,对养鸽业的危害非常大。2019年1月中旬,我们接诊一例来自规模化肉鸽场的内脏型鸽沙门氏菌病,经及时诊断和药敏试验,筛选出敏感药物进行治疗,取得很好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 发病过程
福建省闽侯县某肉鸽场饲养种鸽3 000多对,自2019年1月上旬以来,该场出现了严重疫情,出生10 d左右的乳鸽死亡率高,每天都有30~40羽乳鸽死亡,曾用氟苯尼考、土霉素等药物治疗,都不见好转,到1月中旬已死亡乳鸽300多羽,病死率约20%。应养殖户要求,我们前往该场进行调查和诊治。据了解,该场的种鸽免疫了鸡新城疫灭活疫苗和鸡痘疫苗,乳鸽尚未免疫。
2 临床症状
患鸽表现精神沉郁,行动迟缓,羽毛松乱,食欲减少或废绝,喝水增加,排黄绿色稀粪,有的出现张口呼吸或喘气,患鸽消瘦、腹部膨大,仔细观察可见
基金项目:福建省科技厅公益类项目(2018R1023-6)资助。作者简介:江斌(1964-),男,高级兽医师,主要从事兽医临床
与畜禽疾病研究。下腹部皮肤变黑(见图1)。患鸽机体迅速消瘦,最后因脱水衰竭而亡。
3 病理变化
剖检6羽病死鸽,可见机体脱水,下腹部膨大。剖开腹腔可见肝脏肿大明显、呈古铜色或暗红色、边缘钝圆、表面有弥漫性点状坏死(见图2)。心脏坏死,心肌与心包膜黏连。十二指肠充血,盲肠扩张,肠内容物呈黄色糊状物。脾脏和肾脏肿大。
图1 腹部皮肤变黑
图2 肝脏表面弥漫性点状坏死
4诊 断
4.1 细菌分离 无菌采集病死鸽的心脏、肝脏、脾脏接种血液琼脂平板进行细菌分离,置37℃恒温箱培养24 h。结果在血液琼脂平板上长出圆形、光滑、微隆起、半透明、灰白色湿润菌落,菌落直径约1~2 mm。
4.2 细菌检查和鉴定 挑取菌落涂片、革兰氏染色镜检,该菌为短革兰氏阴性菌,大小为 (1~3)μm×(0.4~0.6)μm,两端略圆,不形成芽孢和荚膜。挑取菌落进行生化鉴定,结果该菌在三糖铁斜面呈红色,靛基质试验阴性,甲基红试验阳性,枸橼酸盐利用试验阴性,对麦芽糖、甘露醇、葡萄糖产酸产气,不发酵乳糖,不产生吲哚,V-P试验阴性,MR试验阳性。根据细菌形态及生化特性,可鉴定该菌为沙门氏菌。
4.3 药敏试验 对上述分离出的细菌进行药敏试验,结果该分离菌对恩诺沙星和沙拉沙星高度敏感(详见表 1)。
表1 沙门氏菌药敏试验结果
4.4 病毒检测 取病死鸽肝脏、脾脏进行鸽副黏病毒的PCR检测,结果为阴性。
4.5 诊断 根据该病的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及实验室检查结果,诊断该病为鸽沙门氏菌病。
5 治疗措施
5.1 药物治疗 对种鸽及乳鸽采用沙拉沙星可溶性粉 (徐州天意动物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每100 g配150 L水,连用4 d)进行治疗。4 d后停药2 d,再重复用药3 d。在种鸽饲料中添加多种维生素,以提高种鸽的体质。
5.2 加强饲养管理 搞好舍内环境卫生和消毒,并做好鸽舍保温工作。
经过4 d治疗,乳鸽的死亡率明显降低(每天死亡4~5羽),第2疗程后,乳鸽停止死亡,生产恢复正常。
6讨论
1)鸽沙门氏菌病在临床上要与鸽瘟、鸽大肠杆菌病进行鉴别诊断。鸽瘟会出现排黄绿色稀粪,全身震颤,呕吐,头颈扭曲转圈,双脚麻痹,发病率高,病死率高,剖检可见皮下出血明显,腺胃和肌胃有出血点。大肠杆菌病可表现急性败血症型、肠炎型、气囊炎型、肉芽肿型等病症,排黄色稀粪,发病率高,但病死率低,可通过细菌分离(采用麦康凯琼脂平板)进行鉴别。鸽沙门氏菌病在临床上可分为肠型、关节炎型、神经型以及内脏型等4种病型,其中肠型主要表现典型腹泻症状、排黄绿色或褐绿色带泡沫稀粪,剖检可见小肠肿大明显,肠内含黄绿色糊状物,肝脏病变不明显;关节炎型表现单侧或双侧关节肿大,翼下垂,闭眼嗜睡,剖检可见患肢关节肿大,内有干酪样渗出物;神经型主要表现头颈歪斜,头后仰或作转圈运动;内脏型以肝脏肿大坏死为特征。
2)沙门氏菌种类众多,约有2 500种以上,根据对宿主的易感性可将沙门氏菌分成3群。第一群具有专嗜性,如鸡白痢和鸡伤寒沙门氏菌仅使鸡和火鸡发病;第二群是偏嗜性,仅见于个别血清型,如猪霍乱和都柏林沙门氏菌,分别是猪和牛羊的强适应性菌型,但也能感染其他动物;第三群是非适应性或泛嗜性沙门氏菌,具有广泛感染的宿主谱,如鼠伤寒和肠炎沙门氏菌。这些沙门氏菌病的诊断,先接种普通琼脂或鉴别培养基进行细菌分离,然后再挑取培养基上可疑菌落纯培养后,再接种三糖铁琼脂,37℃培养24 h。若出现阳性就符合沙门氏菌生化特征,再取菌落进行其他相关生化项目鉴定和沙门氏菌A-F群多价O血清玻板凝集,最终鉴定菌群和血清型。除常规沙门氏菌分离鉴定外,还可以利用A-F群单克隆抗体通过直接凝集、免疫荧光以及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等方法来检验样品中的A-F群沙门氏菌群和血清型。
3)鸽沙门氏菌病是一种条件性疾病,该病在鸽场中的发生程度与鸽场的饲养管理密切相关。其中关系最大的是鸽舍的昼夜温差、养殖密度、舍内通风,此外与环境潮湿、饲料或饮水不清洁也有关。另外,沙门氏菌病可以垂直传播,种鸽若隐性带菌,易通过种蛋垂直传播给乳鸽,所以种鸽场要做好沙门氏菌病的净化工作,对有感染过沙门氏菌病的康复鸽不能留种用。该病的治疗一般采用氟苯尼考、恩诺沙星、多西环素、硫酸新霉素等药物,但由于沙门氏菌易产生耐药性,有条件的鸽场可采用药敏试验,筛选敏感的药物进行治疗以提高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