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道交通领域电子信息类专业核心能力培养的研究与实践
2019-07-02王大帅
付 涛,王大帅,刘 成
(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河南 郑州 451460)
在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背景下,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跨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其中,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产业以科技创新为动力,在全生命周期内开始了信息化、智能化的产业变革,轨道交通产业已成为我国重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复兴号”高速列车的运营代表着中国高铁已经实现了从追赶到领跑的关键一步,新建的京张高铁、京雄城际等智能高铁采用了云物大智移、北斗卫星导航和BIM等新技术,开启了中国高铁持续领跑世界的新时代。人们对轨道交通便捷出行和优质服务的需求和云物大智移等技术迭代,使轨道交通产业的技术不断革新,产业链的专业不断细分、交叉和融合。产业的变革将带来就业结构的大调整,一线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教育培养体系也将发生重大变革。职业教育必须研究将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技术链有机衔接,以重点突破带动整体提升,这样才能有效化解符合企业需求的技术技能型人才的结构性矛盾。
一、对接产业链的职业核心能力的确定
在产业链、技术链和专业链的对接与融合中,以产业链为指引,以技术链为依据,按照产业链上的不同特征和功能进行专业的设置与定位,按照技术链的性质和要求重构人才的知识能力结构。这样,产业链、技术链、专业链协调发展(见图1),能使受教育者知识能力适应轨道交通产业变革对人才知识和能力结构的要求。
图1 产业链、技术链、专业链协调发展
在轨道交通领域中,中国的高速铁路产业最具有代表性,包括上游高速铁路工程建设、中游高速铁路装备制造和下游高速铁路运营与维护。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下属的18个铁路局集团有限公司负责中国高速铁路营运服务和维护,项目组以其中的中国铁路郑州局集团有限公司为例,进行三链对接研究与分析。郑州电务段是中国铁路郑州局集团有限公司下属站段之一,是铁路系统的一个重要机构,其职责是维护信号设备使信号正常显示,维护转辙机及道岔使道岔搬动正常,确保列车正常运行。电务段各工区包括车站与区间信号设备维修、车载信号设备维修、电子电气设备维修、机电设备维修、驼峰信号设备维修等5类典型工作岗位。项目组成员通过对企业调研、对行业专家构成的专业指导委员会访谈,对这5类典型工作岗位进行了能力分析,得出电子电气设备维修岗位能力结构图,见图2。
图2 电子电器设备维修岗位能力结构图
根据以上所述的产业链对接研究与分析,并通过对企业的主流技术、主流工艺、技术装备、运维现状等调研,项目组得出轨道交通通信信号类专业的核心能力:
●轨道交通通信信号设备的测试、日常检修和故障处理能力;
●轨道交通通信信号系统的更换、迁移、配线、监督、验收、抢修等施工作业能力;
●轨道交通通信信号控制设备的安装更换、数据换装、故障处理和分析能力;
●轨道交通通信信号供电设备的使用与操作、测试与检修、维护与保养、故障处理能力;
●轨道交通通信信号系统板卡的检测、更换、数据分析与维修能力。
另外,项目组根据岗位职业特点,分析确定了专业核心的职业素养:
●学习、总结、创新、倾听、服从、口头表达与信息检索的方法能力;
●沟通、团队协作、应变、正直诚信、问题警觉性、可靠性、独立、细致的社会能力。
通过对核心能力的重构,本研究将通信信号产品制造与工艺管理、电路板卡检测与维修、通信信号系统工程施工、通信信号设备检测与维护及智能电源技术确立为专业核心课程。
二、课程体系的构建
轨道交通通信信号类专业定位在高铁、地铁、国有和地方铁路等轨道交通通信信号设备的运营维护方向上,培养轨道交通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定位,结合轨道交通通信信号设备的技术特点,在遵循人才培养认知规律的基础上,搭建轨道交通通信信号类专业模块化技术平台,制定适应职业岗位任职需求的人才培养方案。专业技术平台包括人文素质模块、信息技术能力模块、轨道交通基础模块和电子电气技能模块,主要集中安排在前3个学期。人文素质模块侧重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素质和文化修养,包括人文类基础课、自然科学基础课和艺术人文社科类选修课等;信息技术能力模块侧重培养学生信息化素养和自我学习能力,包括计算机应用类、程序类、软件类课程和网络通信类课程等;轨道交通基础模块侧重培养学生强烈的安全责任意识和良好的职业情怀,包括导论类、基础设备类课程和专业认知实习;电子电气技能模块侧重培养学生电子电气电路的分析、故障检测检修、调试及仪器仪表的操作使用能力,包括电工电子类、仪器仪表类、通信技术类基础课程和相关实训。专业核心课程主要安排在第四、五学期,第六学期主要通过跟岗实习或顶岗实习培养学生的人际沟通能力、团队意识和职业操守,使他们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信息化数据处理、方案设计与比较、设备运用与维护、工程实际问题处理等。
三、 创新能力培养与课外学习体系
实施“合格+优长”的分层次能力培养,有效利用学校无线通信协会、信号控制协会、电子协会等科技社团及专业开放型实训室,整合学习资源,激发学生潜能,拓展学生视野,培养团队协作和责任意识。将与专业相关的各级各类科技竞赛项目融入日常教学实践中,促进教师与学生创新能力水平的整体提升。积极开展层次化、系列化科技竞赛活动,并使竞赛活动常态化。同时,以选修课、微型课、社团选修课等教学活动作为现行人才培养方案的补充,完善课外学习体系,充分激发学生的个人潜力。
四、 结语
以上研究总结如下:①研究产业链、技术链和人才链的对接与融合,为服务产业链提供研究基础,促进产业链的优化升级和发展方式的转变,同时反哺职业教育自身,实现高等职业教育与产业的协调一致发展;②专业核心课程的重构要基于对技术链上岗位能力结构的分析与研究;③以产业人才需求侧为主,分析主要生产岗位的职业能力,厘清支撑产业竞争优势的人才链,梳理企业核心技术,形成产业技术链,为政府规划、引导和调控产业、职业教育提供支撑,也可为产业链上的企业提供人力资源规划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