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多视角考察在语言研究中的意义
——以给予义双宾句的研究为例
2019-07-02梁咏现
梁咏现
双宾句在语言中普遍存在,其外在形式表现为VNP1NP2。根据跨语言的考察,能进入双宾句的动词数量和意义类型存在跨语言的差异,但是给予义动词与双宾句的紧密结合具有跨语言普遍性。认知语言学者[1-3]将双宾句的原型意义表述为施事有意识地将物体给予接受者,实现物体从给予者到接受者的转移。基于给予义动词进入双宾结构的跨语言普遍性及双宾结构给予义表达的典型性,本文只对表给予义的双宾句进行考察,为表述方便,以下简称“双宾句”。
现代汉语双宾句一直备受关注,研究成果也非常丰富。朱德熙[4]、施关淦[5]、李炜[6]等对双宾句的语义和句法进行描写分析;沈家煊[7]、张伯江[8]、延俊荣[9]和宗轶丽[10]等从认知语用角度来解释双宾句的相关问题;周长银[11-12]和何晓炜[13]基于转换生成语法探讨双宾句的生成问题;刘丹青[14]、戴庆厦[15]、张建和吴长安[16]对双宾句进行类型学考察;胡海琼[17]从语序的历时演变角度探寻双宾句“动词+间宾+直宾”语序的来源,张文[18-19]考察了双宾句的语序、句法、意义类型的历时演变及其句式选择的制约因素;周国光[20]、邹立志[21]、梁咏现[22-23]和张云秋等[24]从母语习得角度考察儿童有关双宾句的习得情况。本文尝试以给予类双宾句为研究对象,从类型学、母语习得以及历时研究视角来讨论话语前置原则在双宾语序的形成及其发展中的强势作用,从而论证多视角的研究考察在语言研究中的重要意义。
一、话题前置原则的强势作用得到类型学与习得研究的论证
刘丹青[25]基于汉语双及物结构(包括介宾补语句和双宾句等)的类型学考察,认为VOIOD[注]“OI”和“OD”分别指间接宾语和直接宾语,前者担任接受者即与事的语义角色,后者的语义角色为交换的物品,即受事。语序遵循话题前置原则,违反线性象似性原则;VODOI语序正好相反,遵循线性象似性原则,违反话题前置原则。线性象似性,指的是语义关系紧密的单位在线性距离上也更加靠近。间接宾语的话题性体现在有定性和生命度两个方面,间接宾语在有定性和生命度方面都比直接宾语强,VOIOD语序的间接宾语置于直接宾语之前,符合话题前置原则。基于类型学的考察,刘丹青[26]认为间接宾语和直接宾语的地位并不等同。在有格标记的语言里,直接宾语都是客体,取宾格,与其他宾语享有同等的句法地位,是动词更为直接、更无标记的论元;而间接宾语通常是间接格,是动词更为疏远、更有标记的论元。显然,直接宾语与动词的关系较近,间接宾语与动词的关系较远,VODOI语序遵循线性象似性原则。
在刘丹青研究的基础上,我们认为双宾语序为VOIOD的普通话遵循话题前置原则,语序为VODOI的粤语遵循线性象似性原则。那么,普通话和粤语儿童是如何基于这两条原则来习得母语的双宾句的呢?我们来看看母语习得研究的结论。邹立志[27]对一名1~4岁的普通话儿童的双宾“给”字句的习得情况进行个案研究,发现儿童双宾“给”字句的习得时序为“给→给OI→给OIOD→S给OIOD”[注]“S”指主语。。梁咏现[28]对72名3~5岁的普通话儿童进行理解实验研究,考察儿童对双宾句中“给”后的两个名词的语义角色理解偏好,发现儿童倾向于将“给”后的名词理解为接受者,即间接宾语OI。张云秋[29]详尽考察了4;06前的三名普通话儿童的双及物结构式的历时自然发展过程,发现三名儿童的双及物结构式的发展过程具有一致性,都遵循“给→给OI→给OIOD→S给OIOD”的自然发展历程。梁咏现[30]对粤语儿童有关双宾句的习得情况进行考察,发现粤语儿童双宾句的习得时序为“俾→俾OI→俾OIOD→俾ODOI→S俾ODOI”[注]“俾”相当于普通话的“给”。。
习得研究证据显示,普通话儿童倾向于将动词后的名词理解为接受者,并高频产出VOI格式;粤语双宾句的语序为VODOI,粤语儿童却先习得VOI和VOIOD这两种格式。普通话和粤语双宾句的语序分别为VOIOD和VODOI,但普通话儿童和粤语儿童却都倾向于将双宾动词后的名词语义角色解读为接受者,即普通话儿童和粤语儿童在习得母语的双宾句时都优先遵循话题前置原则。根据张建和吴长安[31]跨语言考察,在世界范围内,以VOIOD语序为唯一语序或基本语序的双宾句占绝对优势。也就是说,整体来看,话题前置原则对双宾句语序形成所起的作用是最大的。
二、话题前置原则的强势作用同时体现于汉语的历时演变和母语习得的发展中
VOIOD和VODOI这两种语序都存在于古代汉语中。两者的并存在上古汉语中表现得最为明显,在上古汉语中,以VOIOD为优势语序,VODOI虽处于劣势,但也占有一席之地。在两汉时,VODOI的使用范围扩大,达到顶峰。从中古时期,即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开始,VODOI的使用范围逐渐受到限制,原本很多只进入VODOI语序的动词纷纷开始转向进入VOIOD语序。到中古后期,唯有少量动词如处置义动词以及少量古汉语遗留用法还坚持使用VODOI语序。到了近代汉语中,VODOI语序基本不再使用。至此,以VOIOD为双宾句唯一使用的语序的格局基本形成[32]。VOIOD和VODOI两种语序经历了并存、竞争最后后者消失的时间历程。
基于上文的讨论,VOIOD语序遵循话题前置原则,VODOI语序遵循线性象似性原则,两种语序之间的竞争背后是两种原则之间的竞争。从上古汉语到近现代汉语的发展历程来看,话题前置原则在双宾语序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中一直处于主导地位,线性象似性原则在与话题前置原则的竞争中处于下风,直至最后作用完全消失。
话题前置原则的强势作用在粤语儿童的“给予”义双宾句习得中非常明显。在双宾语序的选择上,粤语选择线性象似性原则作用下的VODOI语序,理论上儿童在习得粤语“给予”义双宾句时也应该直接遵循线性象似性原则,但是在习得粤语“给予”义双宾句的过程中,他们还是倾向于遵循话题前置原则,优先产出VOIOD语序的双宾句。具体如表1所示。
表1 粤语儿童双宾句VOIOD和VODOI两种格式的习得情况
即便是粤语这样的“给予”义双宾句选择遵循线性象似性原则的语言,儿童在习得该双宾句的过程中还是会优先遵循话题前置原则,可见话题前置原则在形成双宾语序时起着十分强势的作用。由此看来,不管是古汉语这样以话题前置原则为主导的语言类型,还是粤语这样仅遵循线性象似性原则的语言类型,话题前置原则在其发展演变或者习得过程中都产生了十分强大的牵引力,使其不得不优先遵从。
三、多角度论证的重要意义
从单一视角研究语言现象固然重要,但是多视角的结合能让研究结论更真实可靠,笔者认为各视角之间的研究结果存在一定的互证关系。
(一)习得研究与类型学研究存在一定的互证关系
一方面,类型学研究为习得研究提供了理论参考。认识到双宾句存在不同的语序类型,习得研究才能发现可以从双宾句切入来考察儿童的语序习得情况;了解了双宾句不同语序类型的方言和地域分布,习得研究才能有针对性地挑选合适的研究对象;类型学研究总结了双宾句语序形成的制约原则,分析了不同语序类型的形成源于遵循不同的制约原则,习得研究便可以根据不同语序类型双宾语的母语习得情况来分析不同制约原则在母语习得过程中所起作用的大小,进而分析儿童的双宾句习得机制,关于双宾句的习得机制的研究对于语言本质问题的研究而言大有裨益。
另一方面,习得研究或许能为类型学研究结论提供证据,或者提供一些理论上的修正。类型学家通过跨语言、跨方言的考察,列出双宾语序制约原则的优先序列。习得证据发现,尽管不同语序类型双宾句本身所遵循的原则不限于话题前置原则,儿童在习得不同语序类型的双宾句时却都优先遵循话题前置原则。从世界范围来看,符合话题前置原则的VOIOD语序类型的双宾句占据绝对优势。习得研究结果验证了类型学考察中话题前置原则在双宾语序形成过程中起着强势作用这一事实。人类的认知机制本身在某种程度上具有普遍性,认知与语言关系密切,语言会在某种程度上体现出原则使用的一致性和倾向性。儿童语言的初始状态或许更能体现这种倾向性和一致性,从而能够更好地验证类型学考察的结果。
(二)习得研究与历时研究呈现互证关系
一方面,历时研究为习得研究提供研究思路。透过某些语言现象的历时发展,我们可能会关注儿童关于这一现象的习得过程。比如双宾句语序的历时演变会给我们灵感,让我们思考:第一,是什么原则规定了双宾语序的历时演变路径?第二,儿童的习得过程与历时演变过程是否一致?第三,假如一致,那么它们必然遵循共同的原则,这一原则是什么?假如不一致,是什么原因造成了它们之间的差异?
另一方面,习得研究为历时演变的动因提供解释。习得研究基于历时演变的思考,考察儿童的双宾句语序习得情况,粤语VODOI语序的习得情况尤其能够提供很好的研究证据。研究发现,习得过程与历时演变过程具有某种一致性,都呈现出VOIOD的语序偏好,其原因在于双宾句的习得过程与历时演变过程同时受话题前置原则强势作用的影响。这样,习得研究为历时研究提供很好的理论解释。
我们从习得研究、类型学研究以及历时研究角度同时论证了一个问题:话题前置原则在双宾语序的形成及发展过程中起着十分强势的作用。三个角度的研究结果相互论证:类型学研究解决了双宾语序形成的制约原则问题,为习得研究与历时研究提供理论参考;习得研究证据证实了类型学的研究结论,即话题前置原则在双宾句语序的形成过程中起着强势作用,同时从双宾句的习得过程与历时演变过程的对比中,证实了这一作用也在制约双宾句语序的历时演变。话题前置原则具有强势作用这一结论,从任何单一视角的研究来看似乎都不那么令人信服,结论带有较强的主观性,但是从多个研究视角出发都能佐证这一结论的真实性,那么这一结论就比较坚实可靠了,并且多视角的研究使该结论具有更强的解释力,它能解释跨视角的理论问题,而不仅仅停留在单一视角的单一解释。另外,各个视角的研究相互促进,研究结果相互融合,这样才能更好地推动语言研究的发展。反之,单一视角的研究各说各话,对语言研究发展的促进作用不够显著。
四、结语
本文以现代汉语双宾句的研究为例,分别从类型学、母语习得及历时研究角度论证了一个结论,即话题前置原则在双宾语序的形成及发展过程中起着强势作用,从而探讨多视角的语言学研究的意义。首先,我们从母语习得和类型学研究角度讨论双宾句不同语序形成的制约原则及其优先序列,发现母语习得证据支持类型学的考察结果,即从世界范围来看,话题前置原则对双宾语序的形成所起的作用最大。其次,从母语习得和历时研究角度论证话题前置原则在给予类双宾句的母语习得和历时演变过程中的强势作用。最后,笔者认为多视角的研究思路是有深远的意义和价值的。多视角的考察一方面能够使研究结论更加坚实可靠,使其具有更强的解释力;另一方面,有利于促进不同视角研究者之间的对话、促进研究成果的融合、更好地推动语言研究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