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护理体会

2019-07-01史爽

中国实用医药 2019年3期
关键词:摘除术腰椎间盘评分

史爽

【摘要】 目的 探讨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护理措施及效果。方法 72例接受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 按照护理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和观察组(采用舒适护理干预), 每组36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 护理前, 两组患者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护理后, 两组患者的VAS评分均较本组护理前降低, 且观察组降低程度优于对照组,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入院时, 两组患者的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术前即刻, 两组患者的SAS评分均较本组入院时降低, 且观察组降低程度优于对照组,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100.00%, 高于对照组的83.33%,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545, P<0.05)。结论 对腰椎间盘突出症行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治疗的患者实施舒适护理干预, 可明显减轻患者的焦虑及疼痛感, 显著提升临床护理满意度。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舒适护理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9.03.108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脊柱外科中较常见的疾病, 患者典型症状为腰腿疼痛。目前临床上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以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为主, 该术式具有精确度高、出血少、腰椎无损伤、安全性高, 恢复快等优点, 受到广大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喜爱[1]。但此手术对患者进行局部麻醉, 因此患者术前焦虑和术中疼痛等情况较为严重, 对于手术治疗的顺利开展和术后恢复十分不利[2]。本文为减轻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患者的疼痛程度和焦虑情绪, 对3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实施了舒适护理干预, 临床效果显著,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3月~2018年5月本院自愿接受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治疗的7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所有患者均经临床确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且不存在髓核摘除手术禁忌证, 且患者及家属了解本次研究并自愿签署同意书。按照护理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每组36例。其中, 对照组:男20例, 女16例;年龄30~55岁,平均年龄(46.2±5.8)岁;体重41~82 kg, 平均体重(59.2±7.8)kg。对照组:男19例, 女17例;年龄30~55岁, 平均年龄(46.2±5.9)岁;体重40~82 kg, 平均体重(60.1±7.5)kg。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对照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护理干预, 主要包括入院宣教、术前准备、体位管理、术后病情观察、功能锻炼、出院指导等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均给予舒适护理干预, 具体为:①术前舒适护理干预:待患者入院时护理人员应以饱满的热情进行接待, 并积极主动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沟通交流, 应将疾病病因及治疗方法、治疗过程及相关注意事项、术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情况等对患者进行详细的讲述, 加深患者对腰椎间盘突出疾病的了解。如条件允许可邀请已治愈的患者讲述自己的事例, 可有效消除患者紧张、焦虑、恐惧等负面情绪, 帮助患者建立成功治愈的信心。②术中舒适护理干预:护理人员可通过触摸、面部表情、眼神等鼓励患者积极接受治疗, 使患者内心真正感受到关爱。另外, 护理人员可播放一些舒缓音乐来分散患者的注意力, 促使患者在手术治疗中保持放松的状态。③术后舒适护理干预:术后护理人员应将手术情况及时告知患者, 并对患者的血压、心率等体征进行密切监测, 并做好通风和卫生处理。另外, 考虑到患者身體恢复情况实施有针对性且有效的早期康复训练,  具体包括直腿抬高训练、腰背肌训练等护理干预措施, 可最大化提升手术康复效果[3]。

1. 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VAS评分、焦虑评分以及患者护理满意度。①以VAS评分法对患者护理前后的疼痛程度进行评估, 分值越高则患者疼痛越严重。②以SAS量表对患者入院时、术前即刻的焦虑程度进行评估, 分值越高则患者焦虑越严重。③以本院自制的满意度评定量表对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进行评估, 分为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 护理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总例数×100%。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VAS评分比较 护理前, 两组患者的VAS评分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护理后, 两组患者的VAS评分均较本组护理前降低, 且观察组降低程度优于对照组,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1。

2. 2 两组患者入院时、术前即刻SAS评分比较 入院时, 两组患者的SAS评分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即刻, 两组患者的SAS评分均较本组入院时降低, 且观察组降低程度优于对照组,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2。

2. 3 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21例(58.33%)患者对护理工作非常满意, 15例(41.67%)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 无患者对护理工作不满意, 护理满意度为100.00%;对照组13例(36.11%)患者对护理工作非常满意, 17例(47.22%)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 6例(16.67%)患者对护理工作不满意, 护理满意度为83.33%。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545, P<0.05)。

3 讨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临床主要表现为腰部疼痛、肢体麻木、腿部疼痛等症状, 给患者正常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影响[4, 5]。目前临床针对腰椎间盘突出症以手术治疗为主, 主要通过提取神经根和去除突出的椎间盘髓核进行治疗, 但极易给患者带来不良影响。近年来,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病率越来越高。而对于突出物巨大、脱垂、部分钙化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 传统的微创技术使用受到了极大的限制, 安全性较低[6-8]。而经皮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具有创伤小、疼痛较轻、精准度高等优势, 临床效果显著, 因此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行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治疗过程中实施有效护理干预, 可明显减轻患者在手術过程中的消极情绪, 显著提升手术治疗效果[4]。

本文采用分组对比的方式对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护理措施及效果进行了探讨。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舒适护理干预。本文研究表明, 护理前, 两组患者的VAS评分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护理后, 两组患者的VAS评分均较本组护理前降低, 且观察组降低程度优于对照组,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入院时, 两组患者的SAS评分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术前即刻, 两组患者的SAS评分均较本组入院时降低, 且观察组降低程度优于对照组,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100.00%, 高于对照组的83.33%,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545, P<0.05)。

综上所述,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经皮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治疗中实施舒适护理干预, 可显著缓解患者在手术期间的焦虑情绪和疼痛程度, 促使患者在手术治疗过程中保持舒适的状态, 有利于建立健康和谐的护患关系, 加快患者康复进程。

参考文献

[1] 丁小娟. 经皮椎间孔镜下腰椎间盘突出髓核摘除术患者手术室优质护理效果分析. 现代医药卫生, 2016, 32(21):3381-3383.

[2] 张玲. 心理干预在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的应用. 中外医学研究, 2017, 15(26):64-65.

[3] 彭丽华. 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患者的临床护理. 医疗装备, 2017, 30(17):199-200.

[4] 伊茂奎. 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分析. 中国伤残医学, 2017, 25(11):52-53.

[5] 赵学军, 左玲, 傅志俭, 等. 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2013, 19(1):8-12.

[6] 李国正, 张建新. 经皮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中医正骨, 2014, 26(3):44-45.

[7] 张国峰, 高立, 柯友鹏, 等. 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16, 22(4):39-40.

[8] 谢春华, 谢玉明. 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6, 16(78):364.

[收稿日期:2018-09-18]

猜你喜欢

摘除术腰椎间盘评分
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应用于声带息肉摘除术中的护理效果分析
APACHEⅡ评分在制定ICU患者护理干预措施中的应用研究
腰椎间盘突出诊断中MRI和CT的临床效果对比研究
高龄患者白内障摘除术的安全性及手术疗效分析
腰椎间盘的“害怕清单”
双周最佳阵容
支撑喉内镜下与传统纤维喉内镜声带息肉摘除术的临床疗效对比
双周最佳阵容
两种手术方式对白内障患者手术前后黄斑区厚度变化的OCT观察
双周最佳阵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