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绿色化学理念在教学中的应用

2019-07-01浦雄伟

江西教育C 2019年5期
关键词:绿色理念初中化学应用

浦雄伟

摘要:当前,环境污染现象越来越严重,人们的环保意识日益增强,绿色理念已渗透至多个行业与领域。初中是学生初次接触化学的阶段,化学与环境保护也有着紧密联系。在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教师需与时俱进渗透绿色化学理念,及时转变教学思路,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关键词:绿色理念    初中化学    应用

绿色化学即为清洁化学、环境友好化学和环境无公害化学,是基于环境保护视角提出一种新理念。在初中教育阶段,学生正处于价值观念形成期,教师要借此良机恰当渗透绿色化学理念,为他们灌输正确的化学观念,使其意识到化学是把双刃剑,这对初中生形成正确的环保意识和树立生态观念有着积极意义。

一、结合具体化学知识,融入绿色化学理念

在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教师需结合具体化学知识的特点,适当补充绿色化学内容,推动绿色化学教学的开展。而且初中化学教材中蕴含着一定的绿色化学信息,教师要善于发掘,结合这些内容渗透绿色化学理念。教师需以教材为基本出发点,结合教育目标和当今的社会形势补充绿色化学知识,通过阅读和研究渗透绿色化学理念。

在开展《自然界中的水》教学时,教师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中的相关内容,让他们围绕下列问题进行讨论:水在自然界的存在,水与人类的关系,水质污染的严重后果及防止水污染的意义,水的污染源等。通过讨论,学生发现水污染是由于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任意排放造成的。在讨论中学生发现应该采取各种措施来预防和消除对水源的污染,保护和改善水质,如对水质进行监测,工业“三废”要经过处理后再排放,农业上需合理使用化肥农药等。这样结合教材中的具体内容及科学补充,在知识整合中可以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产生感染和影响,从而开拓新天地,使他们逐步接受和树立绿色环保意识。

二、借助实验教学优势,渗透绿色化学理念

实验教学作为初中化学教学的重要构成部分,是对理论知识的研究、验证和还原,要想更好地渗透绿色化学理念,离不开实验教学的辅助。在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环节,教师应当主动渗透绿色化学理念,要让学生结合绿色化学理念设计实验方案,选择最绿色的实验方案,在实验过程中使学生学会节约用料,做到无污染、不浪费,并且妥善处理实验废弃物。

以《溶液的酸碱性》教学为例,教师围绕“如何判断物质的酸碱性”展开实验教学,先讲述实验所需材料、操作流程和原理,即取各种物质的溶液少许,最好不要超过5毫升,分别滴入石蕊试液,一般滴入一小滴即可,假如紫色石蕊试液变红,则是酸性溶液,否则是碱性溶液。学生在3支小试管中分别滴3毫升左右的白醋、稀盐酸和稀硫酸,再滴入1小滴石蕊试液,观察溶液的颜色变化情况。随后在肥皂水、纯碱溶液、石灰水、食盐水、蔗糖水中滴入石蕊试液,让他们继续观察实验现象,进行对比和总结。教师借助实验教学优势,对教材中固有的化学实验方法和操作进行优化,降低实验反应物对环境的污染和影响,以此促进实验和环境的和谐发展。

三、创新改进化学实验,体验绿色化学理念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目,实验不仅能够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理论知识,还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与绿色化学思想。针对初中化学实验教学而言,教师可通过实验改进渗透绿色化学理念。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勤于钻研、善于积累,不断创新和改进化学实验,精心设计和操作实验,让学生在实验中获得绿色体验。

如在《基础实验1—氧气的制取与性质》教学实践中,惯用的实验方案是利用二氧化锰和双氧水来制取,其中二氧化锰起的是催化剂作用,并参与到具体反应过程,不过部分学生在实验操作中很难把握好催化剂的用量,经常导致二氧化锰过多,当实验操作完后直接将其当作实验废弃物扔掉,造成浪费现象。再者假如二氧化锰的用量过多,将会导致化学反应剧烈,高温下的双氧水从实验器材中濺出来,产生安全隐患。此时,教师可对实验设置进行改进,把二氧化锰制作成颗粒状,学生完成操作后直接将其取出,以备下次使用,既能够减少化学药品的用量,还可减少实验废弃物。针对教材中部分实验在操作中会产生一些对健康和环境有害的物质,教师进行科学改进和创新,既不影响实验现象和效果,又可渗透绿色化学理念。

四、灵活运用信息技术,感悟绿色化学理念

随着现代化信息技术应用的越来越广泛,在教育教学中计算机、多媒体、投影仪等设备运用的日益普遍。在初中化学教学中为有效渗透化学理念,教师需引入现代化信息技术。因此,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应该灵活运用信息技术代替传统的实验操作,不仅可以节约各种实验器材、药品等,还能够减少潜在安全事故的发生,可谓是既节约又安全。

在《基础实验4—常见金属的性质》教学中,教师先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镁带、铁丝在空气中燃烧和铜在酒精灯上加热的现象,引导学生根据反应的难易程度判断金属的活性。并播放铝箔在酒精灯上灼烧的实验,让学生观察现象讨论,小结:铝在空气中与氧气反应,其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可以阻止铝进一步氧化,表明铝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随后,在氢气和氧化铜的还原实验中,该实验操作难度较高,通过实验产生的物品能够污染空气,教师可借助信息技术进行仿真实验,组织学生观看实验视频,使其清晰看到实验所需器材、装置、操作流程和现象,既可以帮助他们了解实验原理,又能够减少污染。教师在实验课堂上转变实验的呈现方式,利用多媒体手段进行仿真实验,不仅影响教学效果,还可以构建趣味性的化学课堂。

五、积极开辟第二课堂,实践绿色化学理念

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渗透绿色化学理念,纯粹依靠课堂上的说教和实验操作、演示,效果往往有限,教师需积极开辟第二课堂,将绿色化学理念的融入由课上延伸至课下,拓展教育范围,将课堂内外有机结合。所以,教师需围绕绿色化学理念开展课外活动,带领学生走出教室,来到大自然,通过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实施绿色化学教育。

例如,教师可利用周末或假期组织学生去一些工业单位参观,去一些安全的野外进行调查,观察被污染的土壤、河流等,对结果进行比较,对比城乡之间的环境污染情况,并提出个人见解与看法,制定一些相应的污染防治措施,让他们亲身参与到环境保护中,有助于绿色化学理念的形成。同时,学校应当定期举办一些有关绿色化学的实践活动,如绿色化学知识竞赛,学生会积极参与和准备资料,通过复习、查阅、搜集等方式交流绿色化学,在无形中渗透绿色化学理念。通过课外实践活动的开展,为学生亲身接触绿色化学提供机会,使其增强化学和生活、生产之间关系的认识,产生研究和探索化学的激情。

总之,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渗透绿色化学理念,是时代发展的必然,教师需紧密结合教材内容、实验教学、课外实践等全方位渗透,促使学生形成绿色化学思想,强化他们保护大自然与环境的责任意识,将绿色化学理念由理论落实到行动上。

参考文献:

[1]刘玉生.浅析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渗透绿色化学理念[J].科技资讯.2014(19).

[2]倪平.将绿色化学理念融入初中化学教学的有效途径[J].华夏教师.2014(11).

猜你喜欢

绿色理念初中化学应用
论绿色理念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浅谈机械设计制造中绿色理念的应用
绿色理念背景下的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研究
绿色化学理念下的初中化学教学探究
绿色理念在机械设计制造中的运用
初中化学方程式的记忆技巧
如何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效率
初中化学基础教学初探
GM(1,1)白化微分优化方程预测模型建模过程应用分析
煤矿井下坑道钻机人机工程学应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