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立德树人背景下小学生德育培养探讨

2019-07-01罗汉雄

神州·上旬刊 2019年6期
关键词:小学阶段立德树人培养策略

罗汉雄

摘要:立德树人的本质内涵是在教育中通过对学生的引导、激励,来运用教育手段来塑造学生的成长。学校的主要任务是培养优秀的学生,除了让学生在教学中掌握知识技能,对学生思想品德和德育教育的培养也是教育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小学作为一个人思想的启蒙阶段,在立德树人的背景下对小学生进行德育的培养,可以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

关键词:立德树人;小学阶段;培养策略

青少年时期是人生中思想品德形成的关键时期,学校教育在这个时期对学生进行德育培养,对学生的思想品德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而小学教育作为整个学校教育的关键,可以为学生之后的学习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学校教育对学生的培养,决定了我国人才质量的高低。在小学教育中,以教学知识为基础,在教学过程中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为导向,通过小学教育对学生实施德育培养,充分发挥初等教育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对小学生德育培养的重要性

在立德树人背景下的小学教育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培养,是学生认知思维形成的关键时期,教师在小学阶段,有目的、有意识的对学生进行德育的启蒙教育,对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有着意想不到的效果。小学教育作为学生启蒙教育的初级阶段,在这个时期,小学生的心智还处于发育状态,学校对小学生德育教育的培养起着关键的作用,引导小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可以培养出高素质的创新性人才。

二、在立德树人背景下对小学生德育培养的策略

德育教育的实质就是培养青少年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对于小学生来说,由教师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在孩子的心灵深处建立起良好的道德情操,规范学生的日常行为、增强心智能力,使学生在德育教育的培养下成为对可以对社会做出巨大贡献的人。以小学教育为基础,在教学过程中渗透德育教育,培养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以下是几点在立德树人背景下对小学生德育培养的策略。

(一)加强教师对德育教育的重视

小学阶段作为教育培养的重点,需要学校和教师的密切关注,现阶段的小学教育难免会存在着些许漏洞,例如,传统的教育模式是填鸭式教育,教学方式更偏向于教师一味在讲台上板书授课,让学生在台下听讲,只按照规定的教学任务来对学生进行教学,在教学任务和课时的束缚下,无法对学生进行其它能力的培养。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小学教师需要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充分利用教师的职责,体现出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和在小学教育中实施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在立德树人背景下,实施对小学生的德育培养,学校应该加强对德育教育的重视,对教师的德育能力进行培训,让教师在学习中建立起对德育教育的教学理念,通过高素质的教育理念,教师在成就自我的前提下,培养学生的德育,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在小学教学过程中,除了要加强对德育人才的培养与建设,为培养出高素质有潜力的学生而努力,同时要不断的更新和完善教学理念,运用全新的教学模式来培养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以此同时,学校应该定期组织教师进行教学讨论,对教师进行德育教育培训,组织教师进行听课、考察,实时关注德育教学动态。在立德树人的背景下,通过德育教育来提高教师的教学素养和工作能力,在双方共同进步的过程中,使学生和教师都能积极主动地投身于德育教育之中,推动学校教育的发展。

(二)在教学课堂中创设教学情境

学校教育发展的重要手段是在教育过程中实施课堂教学,教师可以在教学课堂中运用丰富的语言来创设课堂教学情境,以此作为前提,教师通过恰当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来创设问题,给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教学氛围,让学生通过教师的引导下,对其所设立的问题进行探索,最终掌握相关的知识技能。随着教育改革的推进,在立德树人背景下对小学生的德育教育培养可以從课堂教学中逐渐渗入,在小学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同时,并在教学过程中对德育进行有效的渗透,在小学的课堂教学中,还可以通过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交流来创设教学情境,通过设立的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知识、掌握技能,从而形成良好和谐的课堂气氛,在此基础上开展德育教育,可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此外,教师作为引导者,应该给学生树立起良好的榜样,通过对自身德育教学素养的完善,促进师生之间互相交流情感,在小学教学中实施德育教育时,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其内在潜能。

(三)组织课堂实践活动,提高教学效率

目前,在小学教学中,不仅要培养学生拥有良好的思想品德,而且还需要在学习过程中让学生成为可以适应社会发展的创新性人才。古人云,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教师无论在课堂上运用多么华丽的辞藻来渲染德育,也没有通过学生切身实践的方式,更能直观的让学生建立起良好的道德水准。因此,设立以德育为主题的课内外实践活动,既可以丰富学生的课堂生活,又可以通过活动学习知识技能,开阔视野,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去参加课堂实践活动,在课堂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探索能力,对学生的发展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学生通过参加课堂实践活动,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德育,进而推动教学效率,促进小学教育的发展。在小学的德育教育中,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创设恰当的教学活动,调动学生对德育的兴趣,引导学生学习德育知识,促进学生的道德品质教育。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立德树人背景下对小学生德育教育的培养,可以促进小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在之后的学校教育中,养成良好的道德情操。青少年作为国家的未来栋梁,肩负着推动社会发展的重任,学生作为华夏文明的继承者和传承者,需要社会各界的关注与重视,作为一名小学教师,在学校教育的发展中任重而道远,在小学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德育发展,是其作为教师的责任,教师应该把德育教育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脚踏实地的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尽到自己作为教师的使命与责任。

参考文献:

[1]申斌杰.农村小学生德育教育现状探析[J].时代农机,2018 (02).

[2]李转明.家校合作下的小学生德育途径研究[J].学周刊,2018 (07).

[3]周海伦.浅谈如何提升小学德育教育的实效性[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8 (01).

猜你喜欢

小学阶段立德树人培养策略
试论小学阶段开展课外阅读的指导策略
让伏羲教育的阳光沐浴着孩子们健康成长
谈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
学校体育器材管理自助化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巧设任务,发展数学思维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