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堂小练笔,让我和学生们一起成长
2019-07-01杜赛军
杜赛军
摘 要:随堂小练笔有利于小学生写作兴趣的培养和写作水平的提高,随着阅读教学的开展,学生深入领悟文本。进行随堂小练笔,要求教师立足于文情,善于发现文章的独特写法,找准只属于文章的言语训练点,使之与文本内容、阅读感悟紧密而有机地结合起来,设计适宜“文情”的遷移式仿写、延伸性补写,或者其他动态的随堂练笔。
关键词:阅读教学;立足文情;言语训练
中图分类号:G623.24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9-03-05 文章编号:1674-120X(2019)13-0046-02
一、引言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语文学习要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生命化的课堂“唤醒”了学生,学生们学习的兴趣和领悟能力增强了,敢于、善于表达了。平等融洽的师生关系也拉近了教师和学生的距离,但写作又成了许多学生的弱项。那么如何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呢?我认为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坚持随堂小练笔。学生利用课堂学到的写作方法进行尝试性的写作,会令他们主动参与到学习中,不断提高写作水平,因此课堂小练笔是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进行随堂小练笔,要求教师在钻研教材的过程中立足文情,基于文本,指向言语,找准只属于文章的言语训练点,让学生在“有情有形”的语境中纵深思维,习得语言运用。在教学中,我主要从这些方面着手,引导学生进行小练笔。
二、精彩句段,仿一仿
朱熹曰:“古人作文作诗,多是模仿前人而作之,善学之既久,自然纯熟。”可见,模仿在写作中有着重要意义,小学生的练笔也可以从模仿句段着手。精彩的句段往往是文章情感的凝聚点、思想的闪光处,更是激活读者思维火花的最佳切入口。
如教学人教版六年级上册《山中访友》一课,“你好,清凉的山泉!你捧出一面明镜,是要我重新梳妆吗?你好,汩汩的溪流!你吟诵着一首首小诗,是邀我与你唱和吗?……”这是一组排比句,同时运用拟人手法,把“我”和山里“朋友”之间的那种深情厚谊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使人读来倍感亲切、热情。我先引领学生反复诵读,领悟其中的语言特点和蕴含的情感,然后让学生边回想大自然景物,边想象进行仿写,学生兴趣盎然,欣然动笔。不多久,一篇篇佳作奇迹般诞生了。有的学生这样写道:“你好!欢快的鱼儿,你不时地从水里跃出来,是要邀请我和你玩游戏吗?你好!高大的樟树,你用力张开那茂盛的枝叶,是要为我遮挡炎热的阳光吗?……”很多学生因联想丰富、仿写生动,得到老师的表扬,并倍增写作的自信。
三、独特写法,练一练
不仅精彩句段及句式的仿写是坚持随堂练笔的良机,独特构段方式的迁移、别具一格的写作方法也是设计随堂练笔的最好资源。
许多课文的构段、遣词造句独具匠心,对其练写能让学生悟出表达方式的真谛,使学生受益匪浅。如《北京的春节》的第七自然段用词精准,采用了总分的构段方式,描写了北京春节的传统习俗和热闹情景,饱含着浓浓的亲情。因此,在教学时,除了可以让学生反复诵读,体会这一构段方式及感情,还可以要求学生仿照这种写法。“清晨,公园里生机勃勃……;下课了,操场上热闹非凡……”学生采用不同的内容来突出事物特点,练笔的内容多元化了,也能通过练笔体会到围绕第一句话来展开叙述这一写法的真谛。
四、动情之处,抒一抒
许多感人的课文,教师只要合理地挖掘课文中的情感点,学生一旦进入情境,情绪被调动起来时,心中就会有一种“不吐不快”的感觉。如果此时能让学生静下心来用笔抒发自己内心的感受,再读一读,不仅能让学生的情感得到倾吐宣泄,还会使课堂出现意想不到的精彩。如教学《慈母情深》,学至尾声,在学生被母爱的伟大付出深深地感动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小练笔:“我鼻子一酸,攥着钱包跑了出来,心里一遍又一遍地对母亲说——我有多少话要对母亲说啊!可以写悔恨,可以写决心,可以写懂事等,母亲这个词不得少于三次。”学生的情已被激活点燃,情动辞发,此时的练笔达到了语言和精神同构共生。
五、空白之处,补一补
有的课文体现出只能意会不可言传的含蓄之美,而这些“含蓄”留下的“空白”地带,恰恰是设计随堂练笔的最佳契机。教师要善于抓住文本中的这些空白点,让学生把简练的写具体,把含蓄的补充出来。如教学《唯一的听众》,文中三次写到老妇人“平静地望着我”,此时老妇人心里在想些什么呢?我让学生联系课文内容,展开想象写话。又例如,在教学《金色的鱼钩》一文时,老班长说的话:“为了弄一点儿鱼饵,我翻了多少草皮也找不到一条蚯蚓……还有,我的眼睛坏了,天色一暗,找野菜就得一棵一棵地摸……”这一段中用了两处省略号,我抓住这一点,让学生想一想,省略的这几处老班长还会说些什么呢,试着写出来。这样激起了学生表达的欲望和写作的兴趣,课堂会因这样的留白与补白而充满情感的张力。
六、结尾之处,续一续
有许多课文的结尾处,虽意犹未尽却戛然而止,给我们留下无限的想象空间,此时若引导学生续写课文,学生写作时想象的余地就很大,可以有各种各样的设想。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顺着作者的思路或故事发展的方向发挥想象,对文本进行合理延伸。
如《凡卡》一课的结尾写道:“过了一个钟头,他怀着甜蜜的希望睡熟了。他在梦里看到了一铺暖炕,炕上坐着他的爷爷……泥鳅在炕边走来走去,摇着尾巴……。”究竟凡卡的愿望能不能实现?梦醒后迎接他的该是什么呢?一个个问号伴随着阅读蹦跳而出。这时可让学生发挥想象,为故事设计一个新的结局,进行这样的创新练笔,学生的思维顿时活跃起来了。
七、想象意境,改一改
古诗有情景交融、神情兼备的艺术境界,言虽尽而意无穷,给学生留下广阔的想象空间。小学语文课本中的古诗浅显易懂,写景的将景物描绘得细腻生动,叙事的表达的情感真挚感人……在理解诗句的基础上,将古诗改写成写景或叙事的现代文,也是练笔的好资源。教学中,我教给学生大胆、合理想象的方法,去开拓最美的意境。如教学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我在学生理解诗意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凝思默想,想象意境,改一改古诗,让古诗变成一个感人的故事。这样既加深了学生对诗文的领悟,又提高了学生的写作能力。
八、结语
“课堂无小节,处处可练笔。”只要我们做个有心人,善于立足文情,巧妙挖掘教材的灵动之处,捕捉文章的训练点,每节课都能把练笔做细、做实,持之以恒,就能在“小练笔”这块“小田地”里创出一番“大天地”,使学生的写作能力快速稳步提高,打下扎实的语言表达基础。
参考文献:
[1]郦泺静.走出误区,让课堂小练笔真正有效[J].小学教学参考,2010(4):6-7.
[2]李金莲.随文小练笔,精彩现课堂[J].小学教学参考,2011(30):2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