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俄汉神话故事中女性观念的对比研究

2019-07-01郭昕

现代交际 2019年9期
关键词:对比研究

郭昕

摘要:民间故事是人民大众集体创作的叙事体裁,不仅富有鲜明民族特色,还蕴含一个民族的世界图景。神话故事是民间故事的一种,它反映了一个民族最原始、最恒定的民族心理结构。本文通过俄汉民族神话故事中不同女性形象以及大众对其评价来分析两民族“女性”观念的异同。

关键词:神话故事 女性观念 对比研究

中图分类号:I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9)09-0088-03

一、引言

自人文中心范式兴起以来,“观念”成为语言文化学和认知语言学的核心问题。俄罗斯学者卡拉西克将观念阐释为某种外化语言形式的、具有文化意义的社会心理结构;它決定了民族的心智特征,是多维度的心理构成;他将观念主要划分为概念、形象和价值三个维度,其中价值维度无论是对个体还是对群体的心理建构都具有重要意义,是凸显观念、民族特性的决定性因素。本文主要通过研究神话故事中的女性形象以及人民大众对其评价,即从形象和价值维度研究俄汉民族的女性观念。

对俄罗斯进行民间故事研究的主要学者有普罗普(В.Я.Пропп),他在《故事形态学》中将俄罗斯的民间故事分为四种类型,包括神奇故事、日常生活故事、动物故事和传说故事。其中神奇故事主要包含幻想的、现实生活中不存在的人物以及各种冒险情节。普罗普在《神奇故事的历史根源》一书中认为神话是“关于人民实际上信仰的神或神性人物的叙述”。我国学者段宝林在《中国民间文学概要》中将民间故事“按历史发展的内容以及流传情况的不同可分为神话、传说、生活故事、笑话、寓言、童话、新故事七类”。其中,“神话是关于神的民间故事”。可以看到,中国的神话故事与俄罗斯的神奇故事在定义和内容上就有某种相似之处,而这也为我们进行比较、研究奠定了基础。

“一个民族在神话阶段初步形成的精神结构,因为它的原生性和本源性而成为民族文化心理结构中最稳固最恒定的部分,成为民族一脉相承的文化基因。神话作为这一阶段的精神文化形态,它以质朴的形式,在本原意义上凝定了民族精神结构的基型。”神话是我们了解一个民族原始文化心理结构的重要材料。女性观念对任何一个民族来说都极其重要。本文通过对俄汉神话故事中典型女性形象的比较,探究两民族原始社会心理结构中女性观念的文化内涵的异同。

二、俄罗斯神话故事中的女性观念

(一)勤劳善良的象征

俄罗斯神话故事中作为正面形象的女主人公是勤劳善良的代名词。正是这一优良品质使他们总能得到帮助以克服前进道路上的重重困难。在《Василиса Прекрасная》中,女主人公瓦希莉莎的母亲留下一个洋娃娃,可以帮助女主人公解决一切困难。瓦希莉莎的父亲再娶,后母百般刁难,并借口借火将她派到老妖婆那里,希望她被杀死。但瓦希莉莎由于有洋娃娃的帮助,及时完成了各种家务,赢得老妖婆的喜爱,成功借到了火。回家后火苗将后母及她的女儿烧成了焦炭,惩治了她们。后来瓦希莉莎由于自己织布出色得到国王的青睐,见面后国王更是对她一见钟情,将她迎娶为皇后。故事中女主人公的遭遇让人同情,但是“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由于自身的勤劳和善良,最终迎来了完满结局,与之相比的后母和她的两个女儿由于善妒恶毒,最终受到了惩罚。由此可见,俄罗斯民族的观念中认为善良勤劳是一个人的好品质,拥有这样好品质的人会得到幸福,而邪恶善妒的人会为自己的恶行遭到报应。

此外,在某种程度上,俄罗斯民族会认为善良要比聪明更加可贵。《Иван и Елена Премудрая》的故事就鲜明地体现了这一点。傻子伊万是“бесталанный человек(即没有才干的人)”,落魄至几近饿死。但伊万曾经施舍给一位流浪老人面包,老人因此将自己聪慧的女儿Елена Премудрая嫁给他,从此过上了富裕幸福的好日子。后来Елена Премудрая受魔法控制,变得异常冷酷,伊万虽不聪明,但却用善良帮助她找回了原来的自己。在新娘那本象征着智慧的魔法书上这样写道:“Сильна хитрость ума, а добро сильнее хитрости, добро и тварь помнит(聪敏很重要,但善良比聪敏更加重要,就是野兽也会记得善行)”。体现了俄罗斯人民原始观念中将善良放在了聪明的前面,善良要比聪明更可贵。

(二)聪明智慧的象征

在俄罗斯神话故事中也有很多聪明智慧的女性,王子经常为女主人公的智慧而倾倒,也正是智慧使她们收获了幸福。

典型代表是Василиса Премудрая,她是Морской царь的女儿,拥有魔法。在伊万王子被迫来到自己的王国时,帮助王子通过了父亲的三次考验,使伊万继承了海王的王国。在伊万想要返回俄罗斯的时候,她又巧施妙计,使用魔法帮助伊万躲过了父亲的追捕,返回王国,最终幸福地生活到永远。Василиса Премудрая凭借自己的聪明智慧,帮助主人公克服重重困难,同时也使自己收获了幸福。

但有时这种智慧也会变形为狡猾。

在《Елена Премудрая》的故事中,士兵悄悄跟在魔鬼女儿的身后发现了Елена Премудрая 的存在,她很漂亮,但行踪隐蔽,每晚对女儿们教诲完之后就飞回自己的宫殿。士兵爱上了她,化为一只画眉跟到了她的住处,每晚为她唱歌。Елена Премудрая 非常喜欢士兵的歌声,于是将它安置到了自己的卧室里。后来她发现画眉鸟原来是士兵,怒火冲天,要将士兵处死。士兵为她唱了一首歌请求她的原谅,Елена Премудрая犹豫了,便给士兵出了一道难题。最后士兵成功通过考验,二人结为夫妻。Елена Премудрая说:“Я, -говорит, -хитра, а ты и меня хитрей!(我已经很狡猾了,你比我还要更狡猾)”。

(三)阴险邪恶的象征

在俄罗斯的神话中也有阴险邪恶的反面女性形象,最典型的有善妒的后母和后母的亲生女儿以及心怀叵测的老妖婆,这些女性最终因为自己的恶行遭到惩罚,这反映了俄罗斯民族观念中“добро всегда победит зло(善总是战胜恶)”的信念。

《Белая уточка》中一个巫婆将新婚不久的公爵夫人变成白野鸭,还害死了公爵夫人的三个儿子,自己却冒充公爵夫人与公爵一起生活。最终被识破后被处死。《Дочь и падчерица》的故事中,后母虐待前妻生的女儿,将她放在森林中过夜。女孩夜晚帮助了老鼠,于是后来老鼠又帮她赢得了与熊的游戏,熊因此赠给女孩一群牲畜和一箱金子。继母见此如法炮制,但亲生女儿却赶走了老鼠,于是在与熊的游戏中没有得到帮助,被熊吃掉了。第二天父亲将后母女儿的骨头带回家,后母惊怒交加,在第二天也死去了。《Царь - девица》中父母双亡的伊万被接到舅舅家抚养,舅舅再娶,舅妈为妨碍伊万和Царь - девица成亲,让自己的丈夫给伊万的衣服上别上大头针,如此伊万在未婚妻来见自己时总是昏睡不醒,如此反复三次,Царь – девица不得不告别伊万,返回自己的王国。后来舅妈的诡计被Царь - девица识破,伊万最终惩罚了舅舅和舅妈,找回了Царь - девица。

(四)美丽的象征

在俄罗斯民间故事中对女主人公的外貌总是不吝赞美,如在故事《Марья Моревна》中这样夸奖 Марья Моревна的外貌:“такой красавицы, как Марья Моревна, во всем свете поискать — другой не найти。”在故事《Морской царь и Василиса Премудрая》中这样赞美女性外貌:“все до единой красоты несказанной:ни вздумать, ни взгадать, ни пером написать。”在故事 《Елена Премудрая》中也不乏溢美之辞:“на колеснице сидит королевна Елена Премудрая - такой красы неописанной, что ни вздумать, ни взгадать, ни в сказке сказать。”这些女性既有美丽的外表,又有美丽的心灵。由此可见,俄罗斯人民期待女性有美丽外在。也许,正如陀思妥耶夫斯基所说:“красота спасет мир”。早在神话时期俄罗斯人民对女性外貌的重视就已经显现出来,并将美丽的外貌与良好的品德联系起来,整体上给人愉悦的感受。

三、汉民族神话故事中的女性形象

(一)创世女神——母性之美

创世神话是关于开天辟地、万物起源的神话。女娲可以被视为中国的创世女神。早在《山海经》中就有关于中国古代创世女神的记载:“有神十人,名曰女娲之肠,化为神,处栗广之野,横道而处”。

神话中“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杀黑龙以济冀州,积芦灰以止淫水”,救万民于水火之中,使得“苍天补,四极正,淫水涸,冀州平。蛟虫死,颛民生”。创世神以女性形象出现,且像母亲般照顾和关怀人类,在她的帮助下人类战胜了大火、暴雨、洪水等天灾,重新恢复勃勃生机,过上了平静的生活。在这个故事中“女性用其具有影响力的与生俱来的女性特点——和平、温柔、仁爱、无私、坚忍等情感照顾着这个社会,体现出一種无与伦比的大美——崇高。她们是那个悠远时代英雄的写真”。

(二)忠贞的象征

中国文化尤其强调女性忠贞的品德。在封建社会,对于死了丈夫常年不嫁甚至殉葬的女性,人们会为她们立贞节牌坊,以表彰其忠贞。汉民族对忠贞的看重从远古神话中就可以体现出来。娥皇和女英是汉民族忠贞女性的代表。娥皇和女英是中国古代尧帝的两个女儿。尧听说舜英明又孝顺,于是就将自己的两个女儿嫁给了舜,在自己死后将帝位禅让给舜。舜有一年到长江地区的苍梧之野巡视的时候驾崩了,被安葬在九嶷山上。娥皇和女英听到之后前去赴丧,在湘江边上对着九嶷山痛哭,然后投入湘江水中自尽。她们两个的灵魂变成了湘江女神,在屈原的《九歌》中被称为湘夫人。生前抛洒的热泪粘在湘江旁边的竹子上,使得竹子枝干留下泪痕斑斑,因此这里的竹子又叫作“湘妃竹”。现在在中国多地还建有娥皇和女英的庙宇,以供人们参拜。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嫦娥。嫦娥是后羿的妻子。后羿原本是一个天神,强有力且善射,受天帝也就是帝俊管辖。地面上的人类也有自己的帝,也就是尧帝。传说中尧帝统治时期,天帝的十个儿子,也就是十个太阳一起出现在人间,致使“焦禾稼,杀草木,而民无所食”,于是帝俊便派后羿来下界“以扶下国”。后羿经过一番思想斗争,最终决定射落太阳,只留下一个太阳在天上,于是下界百姓得到了安宁,后羿却因此得罪帝俊,被革除了天神的身份,再不能回到天上。但因为他有“大仁”,从西王母那里得到了不死药,寻得了能够重回天上的办法,不料不死药却被后羿的妻子嫦娥一人偷偷吃了,于是嫦娥独自一人飞到了月亮上,留下后羿在人间。后唐代诗人李商隐曾写诗句道:“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嫦娥应后悔当时偷吃了灵药,如今空对碧海青天夜夜孤寂。可见古人对于对丈夫不忠心的行为是持不赞同的态度的。

(三)智慧和力量的象征

在中国上古神话中,九天玄女大多与战事相关,是智慧和力量的象征,她在传说中多次授予主人公兵书,以助主人公取得军事胜利或者成为治国安邦之才。

涿鹿之战中,蚩尤得到了夸父族人帮助,声势大涨,与黄帝的军队势均力敌,相持不下。黄帝和蚩尤已打了九仗,还是不能取胜,心中很是烦恼。这一天正昏昏睡梦中,忽见一个人头鸟身的仙女自天而降,自称“九天玄女”,特来帮他。九天玄女秘密传授给黄帝一套兵法,又教他用红铜铸造兵器。黄帝醒来,默记兵法,命人立即采来红铜,铸成宝剑。宝剑锋利无比,削铁如泥。在九天玄女的帮助下黄帝取得了战争的胜利。

(四)坚韧不拔的象征

此外,中国神话中还描绘了一种坚韧不拔锲而不舍的女性形象,这就是精卫。《山海经》中记载:“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就是说炎帝有一个女儿名叫女娃。有一天女娃在东海游玩时掉入东海,再也没有浮上水面。但却有一只鸟儿从东海海面上飞上来,因其叫声类似“精卫”而得名精卫鸟。精卫每日在太阳落下的地方,就是西山衔来木石,丢到太阳升起的地方,也就是东海的波心,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希望能够把东海填平。在整个大地的东西上空,精卫鸟划下了自己渺小忙碌的身影,异常精诚,永不止息。

(五)与俄罗斯神话故事相比,中国女神外貌缺失

与俄罗斯故事中不吝词语赞美女性外貌不同,在中国大多神话中都缺少对女性外貌的描绘,或者将女性外貌描绘为人形与兽形的结合体。在中国神话中女神的外貌缺失。在中国古籍《山海经》中记载创世女神女娲的外貌是“人头蛇身,一日七十化”;而西王母的形象为“西王母其状如人,豹尾虎齿,善啸,蓬发戴胜,是司天之厉及五残”。而九天玄女的形象在《山海经》中被描绘为人身鸟首,在隋朝时期的神话故事名著《黄帝问玄女兵法》中,被描述成了一个鸟身人首的形象。无论如何,神女总是人形兽灵的结合体。可见,汉民族原始的社会心理中对女性外貌并不十分看重,更加看重的是女性所拥有的智慧和力量,以及女性身上那种母亲般无私奉献的“大美”。

四、结语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到,在俄汉两个民族的神话故事中都有对女性善良勤劳、聪明智慧等品质的赞扬;但也存在不同之处。俄罗斯神话中正面形象的女主人公通常都拥有漂亮美丽的外表,女性是外在美和内在美的结合体,而中国神话中女性形象美缺失,更加注重的是女性的精神美;此外,中国神话比较注重女性的忠贞品质;还赞扬坚韧不拔的女性品质,这是俄罗斯神话中缺少的。由此可见,中国神话故事中反映出了中俄两国人民不同的原始社会心理结构,体现了俄汉两个民族不同的精神气质。这也影響到以后几千年的历史发展中他们对女性的价值评判以及女性的行为准则。从俄汉民族的神话故事中所体现的女性观念对于我们现代社会重新认识女性也有重要的启迪作用:无论处于哪个时代,心灵美总是为大众所倡导,当代女性要内外兼修,不能过分看重外表美,还要不断提升自己的涵养和素质,注意自己精神美的升华和提高。

参考文献:

[1]ПроппВ.Я.Исторические корни волшебной сказки[M].Москва:Лабиринт,1986.

[2]Пропп В.Я.Морфология "волшебной сказки"[M].Москва:Лабиринт,1998.

[3]段宝林.中国民间文学概要[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8:41.

[4]王渭清.美在精神——中国上古神话中的女性之美[J].名作欣赏,2010(3):3-6.

[5]程茜.试论神话与民族精神结构之关系[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1999(2):120-123.

[6]彭谊.论上古神话女性形象的审美倾向[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2006(3):140-144.

[7]丁鸿娥.俄罗斯民间故事中女性形象的类别分析[D].新疆大学,2011.

责任编辑:刘健

猜你喜欢

对比研究
《红楼梦》章回目录的英译研究
拉威尔与德彪西《空求》的演奏与美学特色比较研究
电影《雾都孤儿》与文学原著的对比研究
晋中学院2012~2014年学生体质健康结果分析
国有工业企业竞争力的实证分析
国有工业企业竞争力的实证分析
诗歌里的低诉,苍凉中的守望
模因论视角下的英汉网络语言对比研究
汉藏数词对比
传统中药学与生药学的对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