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新重点的研究
2019-07-01秦咏兰
摘 要:随着我国基础教育阶段“素质教育”模式的大力落实,班主任德育工作也时刻面临更多的挑战,德育工作的重点也在随之发生变化。因为,“素质教育”模式下要求教师尊重学生个性,确保学生个性化发展,这也意味着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方法要保持多样性,德育工作开展过程要倾注个人情感,并且还要做到德育工作能够向校外延伸。而这些恰恰也是新时期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新重点所在,也是全面提高当今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质量的关键所在。
关键词:新时期;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
一、 新时期对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提出的新要求
(一) 班主任与学生不能站在对立面
从当今初中生心理成长的一般规律来看,学生更加重视班主任能够想自己敞开心扉,而在师尊生卑的处境下学生必然会产生心理芥蒂,德育工作的开展也会受到学生的排斥。为此,在新时期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中,要求师生之间不能站在对立面,要与学生拉近心理距离,这样班主任德育工作才能顺利开展。
(二) 德育工作方法要保持多样化
当今时代背景之下,学校普遍要求教师引导学生个性化发展,针对学生不同的个性采取相应的教育方法。班主任德育工作依然如此,必须根据学生个性采取与之相适合的德育方法,进而确保德育工作的整体效果。因此,德育工作方法要保持多样化就成为新时期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新要求之一。
(三) 德育工作的开展要做到全方位
在新时期,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开展不仅仅要体现在学校之中,还要体现在家庭教育之中,只有与家长之间保持紧密配合,才能实现班主任德育工作有的放矢,全面提高初中生思想道德修为。为此,德育工作的开展要做到全方位也成为新时期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新要求所在。
二、 新时期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新重点
(一) 德育工作开展的方法需要不断变革
由于初中生正处于心理逆反阶段,班主任必须牢牢抓住学生这一心理成长规律,运用多种德育方法来提高班主任的与工作成效,这也是新时期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新重点之一。其中实践锻炼法、竞赛激励法、情境熏陶法都是理想的选择,这些德育工作方法应该受到当进初中班主任的高度重视。笔者作为一名初中班主任,在日常的与工作实践中,将这三种方法进行合理的穿插使用,所取得的德育工作效果非常显著。例如:在进行“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德育工作中,笔者就选择了实践锻炼法为德育方法,以全班大扫除为实践载体,在学生从事不同的工作过程中引导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应该注意到哪些,在哪些方面应该养成良好的习惯,通过亲身体验来帮助学生培养道德意识、规范道德行为、养成道德行为习惯。而在进行“责任意识的养成”的德育工作中,笔者则采用了竞赛激励法来开展德育工作。首先将学生按照兴趣爱好、性格特点进行分组,通过答题竞赛的方式培养学生自身的责任意识。在这期间,学生能够合理地分工,遇到难以回答的问题能够集思广益,最后竞赛失利的一组学生也能踊跃的承担责任,学生无论是否取得胜利,学生都能够体会到什么是责任,积极争取胜利的心理就是责任意识最根本的表现形式。
(二) 班主任在德育工作中应重点关注情感投入
笔者在日常德育工作中非常重视情感投入这方面,将其作为德育工作的新重点,德育工作开展的效果也颇为明显。例如:在引导学生学会“承认错误”的过程中,笔者首先向学生提出“如果自己知道错了,那么会不会主动承认错误?”这一问题,很多学生的答案都是如果自己错了要看是谁的原因导致自己出错,这样的结果恰恰反映出了学生思想意识、道德情操不正确的问题。之后笔者则走下讲台,与学生围坐在一起,以学生的角度帮助他们分析无论是谁的原因,如果自己明知道错了该不该认错。经过与学生心灵上的互通让学生认识到错误的产生并不可怕,能够及时认识到错误,找到出错的原因并加以弥补才是最珍贵的。在这之后,班级的班风、学风更为和谐,学生思想道德修养也在笔者情感投入中得到潜移默化的提升。
(三) 努力实现德育工作能够保持“家校协同”
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开展,必须需要寻找可长期合作的“合作伙伴”,家长这是合作伙伴的不二人选。因此,“家校协同”就成為广大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新重点之一。众所周知,初中生道德意识、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往往是受到家庭因素、社会因素的影响,单纯依靠班主任在校期间的德育工作显然不够,应该联合一切可以联合的力量,共同开展初中生德育工作。其间,家长主要的工作就是配合班主任,借鉴班主任德育工作开展方法、实施方式,让学生能够在学习、家庭受到同样的德育过程。并且德育工作的进度保持相互一致。笔者在德育工作时间过程中,在“家校协同”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德育工作的成效也十分显著。例如:在进行关于“个人素质”的德育工作中,首先让学生明确什么是个人素质,评价个人素质的标准是什么,然后让学生踊跃回答哪些行为是有素质的表现,哪些行为是道德缺失的表现。经过总结之后,让学生认识到不任性妄为、不顶撞师长及长辈、说文明用语、整理学习与生活物品、不大声喧哗就是个人素质最基本的体现。最后,笔者在家长“微信群”中发布消息,向家长明确本次德育工作的主要内容,并建议家长通过与课上相同的引导方式进行引导,确保学生在校内和校外都能将个人素质牢记于心,并且在日常学习与生活中加以克制和约束,进而极大程度上提高德育工作的效果。
三、 结论
在新时期,初中班主任能够找到德育工作的新重点,并将其牢牢把握住并非易事,需要广大初中班主任、学者经过不断地深入研究和实践检验方能实现。然而,在本研究所提出的观点中,势必会存在这样或者那样的不足,还望广大初中班主任、学者能够踊跃地提出宝贵意见,为新时期班主任德育工作质量不断提升积极的献言献策。
参考文献:
[1]姚云舟.浅谈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创新[J].中华少年,2017(23).
[2]黄国鸿.新时代下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特点与实施策略[J].新课程(中学),2017(3).
[3]李晓瑞.润物细无声——探究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J].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6(12).
作者简介:
秦咏兰,四川省成都市,成都市花照中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