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如何借助数学史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兴趣

2019-07-01何慧兰

读天下 2019年16期
关键词:数学史小学数学教学措施

摘 要:随着教育的不断发展,新课改下对小学数学教学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小学数教学不仅要使学生掌握相关的数学知识,还要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具备良好的数学综合素养。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借助数学史通过丰富多彩的数学历史小故事,为学生展示我国数学历史的发展魅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的学习与探索数学知识,教师要不断完善与创新教学方式,采取有效的教学措施,充分发挥数学史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以实现新课改的教学要求。

关键词:数学史;小学数学教学;措施

一、 前言

小学阶段是学生为今后学习及发展打下良好基础的重要阶段,数学作为小学教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教师应当不断完善与创新教学方式,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利用数学史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通过在课堂中对数学历史文化的渗透,转变传统教学中单一的教学方式及教学内容,使学生能够更加深刻的体会数学魅力,拓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激发学生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数学教学活动中,通过多元化教学方式,实现数学教学与数学历史文化的融合,推进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及数学综合素养的全面发展,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成效。

二、 数学教学中融入数学史的意义

(一) 引导学生了解数学历史发展过程

以往的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对于数学历史的发展内容讲述不够全面,单纯地在教学当中将数学历史内容作为选择性的引入或者评价,忽略了数学史对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意义,学生无法充分了解数学历史发展过程,不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数学教学课堂中引入数学史,将数学历史的发展过程清晰地呈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通过对数学历史发展过程的渗透了解,吸收数学史中的思想及方法,体会数学的魅力,从而激发学生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使小学数学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二) 拓展学生数学思维方式

每一名学科的发展都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发展过程中难免遇到各种困难与问题,数学学科的发展同样如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引入数学史,能够使学生了解数学发展过程中存在的艰辛困苦,使学生能够认识到数学能够发展至今是离不开数学家们的努力与探索的,从而激励学生在进行数学知识学习的过程中,要勇于面对困难,要具有一定的批判思想,使学生明白数学不是简简单单就能够发展至今的,激发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学习热情,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与探索数学知识,锻炼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有效拓展学生的数学思维方式,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综合能力,使学生在未来的发展中取得很好的成绩。

三、 借助数学史激发学生数学兴趣有效策略

(一) 利用数学史创设趣味情境教学

小学阶段学生理解能力有限,对于一些比较复杂的数学知识无法充分理解与掌握,而传统教学模式比较单一,学生对于数学学习容易产生枯燥乏味的感觉,难以对数学产生强烈的学习兴趣。教师应当转变这一教学现状,摒弃传统教学中枯燥乏味的教学模式,在数学教学课堂中引入丰富多彩的数学历史故事,为学生创设趣味教学情境,在活跃课堂气氛的同时,激发学生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更好地感知数学的魅力,使学生能够积极地学习与探索数学知识,从而有效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例如在学习“认识100以内的数”时,教师可以为学生引入相关的数学历史小故事,为学生创造生动的数学情境,使学生了解数字的发展过程。我国古代就已经将数学与生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记数在我国很早以前就已经成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需求。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尝试我国早期记数的方法,了解记数符号的发展过程,使学生掌握什么是数字,在趣味情境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了解数学知识的发展过程,加深学生对多学知识的记忆与掌握,从而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成效。

(二) 运用多媒体技术展示我国数学历史魅力

我国的历史文化博大精深,数学作为我国历史文化发展的主要部分,对于小学数学教学有着重要的影响,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利用数学文化的渗透力,强化学生对数学文化及民族文化的自豪感,不断优化小学教学内容及教学形式,拓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由于一些数学历史文化对学生而言比较久远,单凭教师讲解学生很难理解,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这一比较新颖的教学方式,将数学教学内容结合数学历史文化,以生动直观的形式展现在学生面前,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提高数学历史文化教学的真实感与生动感,使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体会我国数学历史的魅力,从而有效掌握数学教学内容,达到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目的。例如在学习“圆周率”时,教师可以先为学生讲解圆周率的发展过程,讲述世界上第一个将圆周率精确到第七位的数学专家,再为学生播放相关的图片及视频短片,将圆周率发展历史直观生动的展示在学生面前,通过学生了解我国数学发展的光辉历史,激发学生民族荣誉感,使学生对数学产生强烈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对我国数学历史及我国文化的感知与领悟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综合素养,达到小学数学教学真正的目的。

(三) 注重数学史与生活的联系,體现数学价值

小学数学教学不仅是要使学生掌握相关数学知识,还要使学生能够将课堂中的理论知识转变为实际应用能力。教师在进行数学教学过程中,应当注重数学史与生活的联系,充分体现数学的价值,使学生明确数学与生活是密不可分的,使学生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例如在学习“黄金比”时,教师可以通过讲述黄金分割的历史起源,向学生展示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利用一些实际的生活案例,使学生明确数学史与生活之间是紧密相连的,生活中离不开数学知识,从而提高学生对数学的价值认知。

四、 总结

小学阶段学生对于未知事物充满着强烈的好奇心,教师应当抓住学生这一好奇心理,将数学历史文化与数学教学内容有机结合,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从而有效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成效,为学生未来的学习与发展打下奠定的基础。

参考文献:

[1]余瑶.借助数学史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兴趣[J].中国教育学刊,2016(11):103.

[2]曹玉平.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渗透数学文化[J].中国校外教育,2016(4):114.

[3]韩伟.激发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实践研究[D].鲁东大学,2014.

作者简介:

何慧兰,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贵州省独山县麻尾镇中心小学。

猜你喜欢

数学史小学数学教学措施
解答排列组合问题的几种常用措施
高中数学课堂中数学史教学的理论研究
求函数零点个数的措施
解答高中数学问题的几个常用措施
数学史融入小学数学教学的四种运用方式
数学史对学生学习立体几何的重要性
渗透数学思想的小学数学史实例
小学数学教学良好课堂气氛的创建初探
论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
任务驱动, 启发学生自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