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教育中乡土文化缺失研究

2019-07-01郭红霞

读天下 2019年16期
关键词:教育措施乡土文化小学语文

摘 要:随着我国不断发展,教育事业也在不断改革创新。小学语文是一门具有基础性、地域性、实践性的课程,教师在课堂实践中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将丰富的资源知识融入课程当中,有效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但许多农村教师忽略了乡土文化对小学语文教学的意义,因此,教师改传统理念,通过乡土文化的融合来加强小学语文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小学语文;乡土文化;教育措施

一、 引言

小学语文教育是具有人文性、地域性,教师兼顾语文课程在小学语文中实现开阔学生视野,有效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效率,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人文素养,使小学语文教育对学生实现全面综合发展。因此,教师改变教学理念,融入乡土文化,改变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参与课堂活动,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使小学语文教育在发展中具有高效性、人文性、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从而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

二、 小学语文教育中乡土文化缺失的现状

在小学语文教育中,当前教材内容最能体现乡土文化缺失的现状,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有大量的名学作品,提升了教材内容的多样化,但缺失了含有乡土文化的学习作品。对于小学生来说,含有乡土文化气息的作品,学生易于接受,更容易了解,采用乡土文化的作品,可激发学生的学生兴趣和学习的积极性。在语文教学中,乡土文化的教学内容可以有效地引导学生的积极性,增加学生层次文化的认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改变教学方法,对典型人物进行塑造描述,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向榜样学习,让小学生树立正确的发展方向。

三、 小学语文教学中乡土文化的教育措施

(一) 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乡土文化

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教学内容与生活实际分离,导致学生激发不起学习兴趣,因此,教师改变教学观念,将课堂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结合在一起,让学生关注乡土文化,了解乡土文化。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将乡土文化融入到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从中实现教学目标,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例如,教师在讲《菜园里》一课时,教师问同学们知道菜园是什么样的吗?有谁去过菜园里亲身体验过?同学们七嘴八舌地说着,我去过爷爷家的菜园,有的说没有见过,教师又问同学们菜园里都可以种植哪些蔬菜?教师让同学们分成小组进行谈论,说一说、议一议,通过自己的想象力想象一下菜园里应该是什么样的,同学们分成小组认真地谈论着,每个人说着自己的想法,讨论结束后,每个小组派出一个代表发言说出自己的想法,一位同学说着,菜园里可以种植各种各样的蔬菜,有辣椒、西红柿、豆角、黄瓜、菜园里还有杂草,还有给蔬菜浇水,进行呵护菜苗让他们健康的成长,长出丰富的果实,同学们说着不同的想法,教师问同学们想亲自去菜园里种植蔬菜吗?同学们说想。教师在课堂上渗透乡土文化,通过小组讨论学习,调动课堂氛围,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中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实际生活,让学生对乡土文化有一定的了解和熟悉,从而有效地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

(二) 小学语文教学中结合生活实际融入乡土文化

目前,教师意识到阅读对学生成长的重要性,也有效提高小学语文的教学质量。农村教师无法购买大量的书籍,教师意识到乡土文化是一种良好的教学资源,因此,教师在课堂上结合生活实际融入乡土文化,让学生在课堂上去认识、去了解、去思考当地的乡土文化,对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有着重要意义。比如,在讲《少年闰土》时,教师讲述在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西瓜,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带银圈,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刺过去,那猹将身一扭,从他的胯下逃走了。这位少年和我们年纪相仿,不仅健康、天真、活泼,而且还勇敢、聪明、见识广,大家想不想认识他,了解他,同学们异口同声地说想,教师变在黑板上写出闰土的名字,这就是少年闰土,父亲还在时家境很好,他是一个少爷,父亲去世了,他便给人常年做工。教师讲述后,问同学们有什么感想,让同学们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状况进行讨论,说说自己平时会做什么家务,也像闰土一样的下地干活,同学们能吃苦耐劳吗?同学们认真地讨论着,讨论后都发表自己的意见说着自己的想法,说也要像闰土一样做个吃苦耐劳的孩子,聪明、勇敢、有见识。教师在课堂上通过结合生活实际融入乡土文化,让学生们感受到乡土文化的气息,让学生结合自己亲身经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让文中人物一样有吃苦耐劳的精神,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和教师的教学质量。

(三) 现代化教学融入乡土文化

在小学语文教育中,想要保留乡土文化就要与现代文化相结合,目前的状况是遗忘了传统文化的精神面貌,又对西方文化认识不够深入。在教育方面,我们既要传承我国的传统文化,又要发扬西方现代文化的精神。例如,在课堂上教师讲解《地球爷爷的手》时,教师为同学们讲解了童话故事,通过熟桃子落地的事,生动形象,向同学们介绍了“地心引力”这一比较深奥的科学现象,教师让同学们小组讨论说说身边的自然科学现象有哪些?同学们认真地讨论着,讨论结束后,教师运用多媒体网络为学生们播放许多科研资料图片,还组织同学们亲手制作科学作品,学习借鉴他人的成果,使自己开发创新。在课堂上教师运用了现代化多媒体网络信息技术融入传统文化,让学生在实践中发现自我,调动课堂的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从而提高语文教学效率。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坚持自身的优秀文化,有效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四、 结束语

小学语文教育是基础的教学课程,对学生未来的发展与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在实践教学中,改变传统教学理念,注重教学新形式,意识到乡土文化对小学语文教育的重要性,把乡土文化融入都小学语文教育中,从而提高小学语文的教学质量,提高小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及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宋诗蕊,徐福利.浅谈乡村小学语文教育中乡土文化的缺失[J].职业技术,2017(9).

[2]黄双柳.小学语文教育中乡土文化缺失研究——基于教材、教师和学生的视角[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3.

[3]付计林.乡土文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新课程(上),2016(6):40.

作者簡介:

郭红霞,山西大同市,平城区十八校。

猜你喜欢

教育措施乡土文化小学语文
小学思想品德教学中怎样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借助乡土文化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借助乡土文化资源 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试论新背景下乡土文化在语文教学中的回归与运用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谈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
新媒体环境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