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构建实践式课堂 提高语文综合素养

2019-07-01陈金梅

读天下 2019年16期
关键词:语文素养低年级农村小学

摘 要:小学新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的书本学习应与实践活动紧密结合在一起,以促成语文听说读写综合能力的整体发展。本文从农村小学低年级语文课堂教学现状入手,分析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查找根源,意图探索出一条培养农村小学低年级学生语文素养的课内实践活动设计与策略的途径。

关键词:农村小学;低年级;语文素养;课内实践活动;设计与策略

小学新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的书本学习应与实践活动紧密结合在一起,以促成语文听说读写综合能力的整体发展。构建一种全新的实践式的语文课堂形式,既是为了适应新课改的要求,更是我校语文教学的迫切需要。

一、 农村小学低年级语文课堂教学的现状。

当前,我校低年级语文课堂教学存在着令人担忧的现象:教师辛辛苦苦备出一堂好课,却经常上不出好的效果,往往是教师在台上讲得激情澎湃,台下的孩子却听得无精打采,兴趣索然。注意力不集中,爱做小动作开小差,东张西望讲悄悄话,这是常有的事情。而一说到玩,学生们立马生龙活虎、兴致勃勃,好像有用不完的精力一般。我们的课堂对学生没有吸引力。面对这样的情况,很多低年级的老师都感到头疼不已,却苦于没有改变的良方。

二、 农村小学低年级语文课堂存在问题的原因

为什么我们的课堂吸引不了学生呢?课题组经过调查研究,认为有以下因素影响:

(一) 低年级学生的心理因素

心理学研究发现,低年级学生注意力集中的时间短。根据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心理、生理特点,能在课堂上坐够40分钟就已属不易,更不用奢望他还能时时保持安静,保持高度的注意力和学习热情。对于年龄小的学生来说,静止不动,认真聆听的课堂是很容易让他们产生厌倦和疲惫的,是无法激起他们的兴趣的。

(二) 教师对学情的了解不足

面对一、二年级的学生,不少教师总觉得他们还是孩子,自主学习的能力还不足,于是总以一种成人的姿态去关注学生的学习,不了解学生的实际需求,把很多自己认为有用的、对学生有好處的知识生搬硬套的灌输给他们,低估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实际上这种让学生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严重扼杀了学生的积极性。当学习变成一个个枯燥乏味的任务,没有了创造力和自主性,学生又怎么会有兴趣呢?

(三) 教学观念落后

农村小学教学条件比较落后,教师的整体素质与城镇教师相比,的确存在差距,对于新的知识、新的技术、新的课堂方式等方面内容的掌握,还无法满足新课程改革的需求。我校的不少教师都还是停留在传统的授课观念上,把自己定位为一个高高在上的知识传授者,把课程单纯的看成是给儿童提供学习的材料,或是看成是教材甚至是教科书,教师授课就是“教书”“讲教材”,忽视了知识体系的自主建构,忽视了趣味性。

三、 农村小学低年级语文课内实践活动的设计策略

怎么样才能让我们的课堂有趣起来呢?既然玩是孩子的天性,是孩子最喜欢的事情,为什么我们的语文课堂不能充分的利用这一点?从实际出发,针对学生的兴趣、爱好、特长,根据学校的现有条件,因材施教,制定合理的学习目标,设计更多的课内实践活动,课堂围绕实践展开,使语文课堂能够动起来,玩起来,由被动化为主动,由“要我学”变为“我要学”,切实打造一个实践式的语文课堂,全面提高孩子们“听、说、读、写”的语文综合素养。

怎样在语文课堂中融入实践活动?根据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以及我校的实际情况,笔者从以下几点进行了尝试。

(一) 快乐识字实践活动

认字是小学低年级教学中的重要任务,过去的常规教学中,基本上是老师领读,学生跟读,然后通过反复的抄写来强化记忆,但这种方法的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快乐识字教学有别于以往的教学方式,它以学生实践为中心,引导学生自主去发现识字的方法规律,让学生自己识字,充分感受识字带给他们的快乐,从而爱上识字。

(二) 快乐朗读实践活动

朗读是语文课堂的重要构成部分,朗读的快乐是语文有别于其他科目的优势所在。好的朗读既能丰富我们的课堂,还能让学生感知作者情感的变化,得到良好的精神文化熏陶,充分体验朗读的魅力,可谓一举数得。怎样才能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呢?最关键的还是要在课堂上增加朗读的实践。勤动口,勤练习,才能读出感觉,读出体会。因此,笔者在教学当中实践快乐朗读法。在课堂上,留出充裕的时间给学生练习,在不断的诵读当中读出情感、个性和感悟,学会同一语言不同性格的人会有不同的读法,学会同一句话不同情境下会有不同的处理方式,让学生在不断的实践中将朗读内化成自己的一种语言。

(三) 快乐表演实践活动

小学的课本里有很多故事性很强的课文,而喜欢听故事是每个孩子的天性,对于新鲜有趣的故事他们总是饱含热情。根据教材的特点以及孩子的这种心理,我们不妨把表演引进课堂,利用表演来打开孩子的求知之门,让他们在趣味丛生的表演中感受语文学习的魅力。

语文的课堂不应该是单一的,它应该多元发展,兼容并包。作为教师,要善于捕捉学生在课堂上呈现出来的行为、智慧、思想、情感,并依此不断调整自己的教学方式,创设更多的适合学生的课内实践活动,让学生动起来,在实践中快乐学习,让语文课堂成为学生学习的乐园,让语文课堂成为孕育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摇篮。

参考文献:

[1]刘树青.拓宽小学语文实践活动的途径分析[J].初中生优秀作文,2015(19):37.

[2]李海莹.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活动设计研究[D].锦州:渤海大学,2017.

[3]兰会琴.如何科学高效地开展小学语文实践活动课[J].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2018(3):104.

作者简介:

陈金梅,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横县六景镇利垌村委小学。

猜你喜欢

语文素养低年级农村小学
农村小学作文教学策略
时事资源让高中语文课堂锦上添花
关于农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开放教学,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农村学校构建书香校园的有效策略探研
影视资源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开展高中语文综合性学习探究
当前农村学校实施“新教育实验”的研究
浅谈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的说话能力
一年级同音字教学例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