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境生情读写结合

2019-07-01章胜萍

江西教育B 2019年5期
关键词:卢沟桥欧阳修教者

章胜萍

联系人:刘老师  手机:18701273600

电话 010-58022100-6233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知春路7号致真大厦A座18层

邮政编码:100191

邮箱:liuhantao@huayue.com

网址:http://www.ywztxx.com

《秦兵马俑》是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的一篇略读课文,课文通过对兵马俑外貌、神态、动作等描写,运用写实加想象的方法,为我们展现了一支“威武之师”,一幅震撼人心的秦兵马俑画面。在学校的“语文主题学习”百校千课活动中,郭小兰老师在“学法引领、认知迁移、实践提升”三个环节中,创境生情,顺学而导,引导学生抓住写实与想象相结合的方法,读写结合,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片段一】创境生情,学法引领

师:请看大屏幕上将军俑的插图,看完之后你有什么感受?

生:将军俑很神奇,很气派!

(师出示:将军俑身材魁梧,头戴鹖冠,身披铠甲,昂首挺胸。那神态自若的样子,一看就知道是久经沙场,重任在肩。)

师:请同学们一起来读一读,想想作者是怎样写将军俑的。

(生齐读句子)

生:作者写了将军俑的样子。

(师再次出示:将军俑身材魁梧,头戴鹖冠,身披铠甲,昂首挺胸。那神态自若的样子,一看就知道是久经沙场,重任在肩。)

师:看到老师给出的提示,请同学们再自由地读一读这段话。谁来说说你发现了什么?作者是怎样写的?

生:“将军俑身材魁梧,头戴鹖冠,身披铠甲,昂首挺胸。”写的是作者看到的将军俑的样子,是将军俑的外貌和神态。“那神态自若的样子,一看就知道是久经沙场,重任在肩”是作者产生的想象。

(师总结学法并板书:写实+想象)

师:下面请同学们自学课文第5、6、7自然段,把每段中写实的句子用横线画出,想象的句子用波浪线画出。

【赏析】在“学法引领”的环节中,教者首先创设情境,出示将军俑画面,让学生仔细观察,学生在视觉上感受到了将军俑的气派,同时也产生了对将军俑的联想,为随后的学习做好了铺垫。其次,教者出示将军俑的相关段落,让学生聚焦将军俑部分的写法,在学生学有疑时,用横线和波浪线进行提示,很好地扶了学生一把,让学生能联系旧知进行分析,进而明确文本中写实与想象相结合的写法。最后,学生运用习得的学法自学课文第5、6、7自然段。教者的“学法引领”由浅入深,层层递进,成功地完成了“授之以渔”的过程。

【片段二】创境生情,认知迁移

(师出示:《卢沟桥的狮子》插图)

它们的形状各不相同,有的蹲坐在石柱上,好像朝着远方长吼;有的低着头,好像专心听桥下的流水声;有的小狮子偎依在母狮子的怀里,好像正在熟睡;有的小狮子藏在大狮子的身后,好像在做有趣的游戏;还有的小狮子大概太淘气了,被大狮子用爪子按在地上……(选自《盧沟桥的狮子》)

师:同学们仔细观察卢沟桥的狮子,一起读读这段话,和前面学过的段落进行对比,你对这段文字有什么发现?

生:这段话和前面学过的一样,先写狮子,再写作者自己的想象。

生:这段话也是先写实再想象。

【赏析】此片段,教者将《卢沟桥的狮子》插图展现在学生面前,引领学生观察,使学生在感观上有所体验,进而让学生品析同一种写法的不同文章。在不同的文本实践中,学生能体会、把握、运用写实加想象的写作方法,认知迁移落到实处。

【片段三】创境生情,实践提升

(师出示欧阳修塑像图)

师:我们知道了《秦兵马俑》和《卢沟桥的狮子》中写实加想象的写作方法。下面,我们运用这种写法,来说说他——大家都认识这尊塑像吗?

生(异口同声):认识,是欧阳修。

师:对,这是我们非常熟悉的一代文豪——欧阳修,是我们永丰人的骄傲。谁能把这尊塑像的外貌、神态、动作等说具体,能加上一些合理的想象就更好了。

(生积极发言,师适时点评。)

师:老师这儿有一组图片,大家可以运用写实加想象的方法,选择一幅你最喜欢的写下来,也可以选择你们喜欢的其他形象来写。

(师出示光头强、黑猫警长、猪八戒等图片并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后进行片段练习。)

师:谁来与大家一起分享你的作品?

(作品展示)

生:他头戴大棉帽,双手拿着枪,双脚迈开步子向前飞奔,眉头紧皱,嘴巴张得大大的,好像在喊:“熊大、熊二,你们给我站住!”

生:他扇着一对大耳朵,挺着将军肚,嘴里口水直流,眼睛直勾勾地盯着手里拿着的一片西瓜,好像在说:“嘿嘿,吃完这块,剩下的再留给师父吧!嘿嘿……”

【赏析】教者出示学生熟悉的欧阳修塑像图,让学生说人物的外貌、神态、动作等,并发挥丰富的想象,引导学生说出了欧阳修的文人形象。在学生能说会运用的基础上,教者出示一组学生喜欢的个性鲜明的动画人物,让学生进行写作训练。学生展示的作品不仅运用了“写实加想象”的写作方法,而且语言生动,充满了童趣。

郭老师这节创境生情、读写结合课,最大的特点是置学生于各种情境中,让学生在仔细观察、合理想象的体验中学习写作,掌握写作要领。其次,从个性鲜明的秦兵马俑到活灵活现的卢沟桥的狮子,从学生熟悉的欧阳修塑像到类型众多的动画人物,郭老师从读写结合教学的需要出发,让学生从情境体验上升为语言表达,由“此情此景”发展到“我情我景”。这样,学生的言语材料与情境资源越来越鲜活,对习作思路与表达步骤也就越来越明确。

(作者单位:江西省永丰县恩江小学)

猜你喜欢

卢沟桥欧阳修教者
让我受益匪浅的一本书
画眉鸟
欧阳修快马追字
卢沟桥醒狮越野跑活动书画展
卢沟桥,跨越历史之桥
受教者主体性视角下推进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姚奇富:为教者,好之乐之
申仲明血洒卢沟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