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写作知识,嵌入学习支架
2019-07-01詹腼
詹腼
一、 任务情境创设
真实的言语任务、真实的言语环境、真实的言语成果,这是写好文章的根本保障和基本前提。在教学中,我设置了一个真实的写作情境,用约稿的方式让学生明确“为谁写”“为何写”,激发学生交流和表达的愿望。
二、教学目标
1.学习总分法,举例说明动物的特点;
2.选择恰当的词语表达喜爱之情。
三、教学重难点
1.学习总分法;
2.多角度举例说明。
四、教学过程
(一)视频导入,激发兴趣
师: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了一段特别有意思的视频。怎么个有意思法呢?我看完一遍,还想看第二遍、第三遍,你们想不想看看?
生(齐答):想。
(PPT播放视频:打呼噜的小狗、吃食的小香猪、胖乎乎的蚕宝宝、身手敏捷的巴西龟、活泼精灵的小仓鼠,还有憨态可掬的熊猫……一边播放,老师一边解说。)
师:视频看完了,用一个词或者一句话说说你的感受。
生:好玩。
生:好看。
生:猫咪很可爱。
师:动物们很可爱,很有趣,很讨人喜欢,对吗?
(二)创设情境,明确写作任务
师:你有没有喜欢的动物?为什么喜欢它们?先不着急说,拿出任务单,在任务1里写下你喜欢的三种动物。
(PPT出示任务1:请写出三种你喜欢的动物: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师:你写了哪三种动物?为什么喜欢它们?可以选其中一种说说看。
生:我喜欢猫、狗和仓鼠,它们都很可爱,尤其是仓鼠,萌萌的。
师:这三种小动物都是小朋友们的好朋友。
生:猫、狮子、熊猫。我最喜欢熊猫,因为它憨憨的样子很讨人喜欢。
生:猫、狗和鹦鹉。我养过泰迪狗,它很黏人,喜欢我抱它。
师:来这儿之前,我们班的小朋友和我说,他们想和文清实验小学四(1)班的同学合作出一期语文报。我觉得这是个挺不错的主意。今天看到大家都这么喜欢动物,不如我们就以“我喜欢的动物”为题,共同出一期语文报吧。你们说好吗?
生(齐声说):好!
(PPT出示写作要求:如果你喜欢动物,那就快点投稿吧!写一种自己喜欢的动物,要具体地写出这种动物的特点,可以写一段文字,也可以写一篇300字左右的作文,要让读者感受到你对这种动物的喜欢。)
师:写好这篇作文的秘密,就藏在大屏幕上。谁找着了?
生:要写出动物的特点。
师:怎样才能知道动物有哪些特点?
生:要仔细观察。
师:不是随便看看,要仔细观察,多次观察。
生:要养过它才好。
师:养过的动物,对它的生活习性会更加熟悉和了解。
师:为了帮助你们顺利投稿,我们要一起上一堂作文课。一起读课题。
生(齐读):我喜欢的一种动物。
(三)搭建支架,点拨写法
师:很多喜欢动物的人,把自己对动物的喜爱写进了文章里,一起来看。
师:这是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的第四组课文,还记得吗?整组课文都表达了作者对动物的喜爱。快速阅读表格,回忆一下作者是从哪些方面介绍动物的。(出示PPT。)
师:我们介绍动物时,除了可以写动物的叫声、步态、活动、性格,还可以写什么内容?
生:写动物怎么吃东西的。
师:吃食。还有吗?
生:写动物怎么睡觉的。
师:休息。还有吗?说和别人不一样的。
生:生宝宝。
师:繁衍后代,有意思。
师:现在,你最想写什么动物?打算从哪几个方面来介绍你喜欢的动物?小组讨论,确定一个大家都喜欢的,同时又比较熟悉、比较了解的动物,完成任务2。
(PPT出示任务2:我们都喜欢的动物是_______,打算从以下三个方面向大家介绍。内容1_____,内容2_____,内容3_____。)
(学生小组交流,填写任务2。)
师:哪个小组来汇报一下你们小组的成果?
生1:我们都喜欢的动物是狗,打算从样子、吃食、活动三个方面写。
生2:我们都喜欢的动物是仓鼠,打算从外形、活动、休息三个方面写。
师:怎样写出动物的特点,体现你对它的喜欢呢?今天我来教你们一个写作方法。一起读——
(PPT出示:突出特点,表达喜欢。学生齐读。)
(课件出示例文。)
小猫皮皮
皮皮的长相很普通,瘦瘦的,小小的,颜色不黑不黄,身上有虎皮斑纹,眼睛总是瞪得大大的,发着绿光。
皮皮是杂食动物,它吃食的样子很有趣。排骨、苹果、米饭、猫粮……都是它的食物。它和狗一样,饿了向你讨要食物时,尾巴末端会左右摆动。它吃东西很快,吃得高兴了,会抬起脖子咂咂嘴,有时还会原地转个圈,接着吃。每次吃完,它都会把盛食物的碗舔得干干净净。
皮皮还很通人性。有时我和它聊天,它竟然会“喵喵喵”地回应我。皮皮很调皮,经常小错不断。犯错时,它会可怜巴巴地望着我,像个知错的孩子,还会走到我边上,用小脑袋蹭我,撒娇要我抱。看着它那可爱的样子,我没法再生它气了。
师:这是我们班的小朋友写的《小猫皮皮》,它抓住了小猫皮皮哪些方面的内容来写?体现了皮皮的什么特点?
生:抓住了皮皮的外形、吃食、性格來写,写出了它外形普通、吃食有趣、通人性的特点。
师:外形、吃食、性格是作者选择写的内容,普通、有趣、通人性是皮皮的特点。简简单单三句话就写清楚了。这三句话放在三段话的什么位置?
生:每一个自然段的开头。
师:短短的,一眼就能看出来,对不对?这就叫“一句话,写特点”,读——
生(齐读):一句话,写特点。
师:每句话后面的句子写什么?
生:通过例子,写出皮皮的一个特点。
师:用事例说明皮皮外形普通、吃食有趣、通人性的特点。这就叫“举例子,说特点”,读——
生(齐读):举例子,说特点。
师:这个例子是有讲究的,比如说你写的特点是关于叫声的,例子是关于睡觉的,行不行?
生:不行。
师:你写的特点是关于叫声的,例子也要是关于叫声的,如果关于叫声的例子能好玩一些,那就更能吸引读者了。再看例文——
皮皮的长相很普通,瘦瘦的,小小的,颜色不黑不黄,身上有虎皮斑纹,眼睛总是瞪得大大的,发着绿光。
皮皮是杂食动物,它吃食的样子很有趣。排骨、苹果、米饭、猫粮……都是它的食物。它和狗一样,饿了向你讨要食物时,尾巴末端会左右摆动。它吃东西很快,吃得高兴了,会抬起脖子咂咂嘴,有时还会原地转个圈,接着吃。每次吃完,它都会把盛食物的碗舔得干干净净。
皮皮还很通人性。有时我和它聊天,它竟然会“喵喵喵”地回应我。皮皮很调皮,经常小错不断。犯错时,它会可怜巴巴地望着我,像个知错的孩子,还会走到我边上,用小脑袋蹭我,撒娇要我抱。看着它那可爱的样子,我没法再生它气了。
师:这些加粗的词和短语有什么特点?我们班就有一个小男孩,瘦瘦的,小小的,特别聪明。吃完好吃的东西,我们也会咂咂嘴的。
生:这些词都可以用来形容人。
师:你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这些词,我们常常用来形容人,小作者用它们来形容皮皮,于是皮皮就有了人的样子,和小孩子一样有趣、可爱。这样的词句,你还知道哪些?
生:憨态可掬。
师:描写外貌的。
生:温柔。
师:描写性格的。
生:大摇大摆。
师:描写动作的。
生:聚精会神。
师:描写神态的。
师:丰富这些词语,需要你们平时多看书,多积累,明白吗?这一招叫“巧用词,像人样”,读——
生(齐读):巧用词,像人样。
师:接下来,请用上三招,把动物的特點写出来,体现你们对动物的喜欢。(PPT出示表格。)
[内容1: 长相 ,特点: 普通
皮皮的长相很普通,瘦瘦的,小小的,颜色不黑不黄,身上有虎皮斑纹,眼睛总是瞪得大大的,发着绿光。
内容2: 吃食 ,特点: 杂食、有趣
……
内容3: 性格 ,特点: 通人性
…… ]
师:听要求,小组合作介绍一种喜欢的动物。每人选择任务2中比较有把握的一个内容写一段话,写出它的特点;选择同一个内容的同学,写完后组内PK,合作完成任务3,时间是8分钟。
任务3:内容( )______ ,特点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PPT出示习作要求:
1.从三个方面介绍一种自己喜欢的动物,小组每位成员都选择自己比较有把握的一个内容写,简单写一段话。
2.用简简单单的一句话写出动物的特点,写在每一段开头。
3.通过合适的例子说明动物的特点。
4.用上积累的词句,把动物当成人来写。
(生习作,师巡视,提示学生:遇到不会写的字可以直接跳过去,不要打断思路。)
师:哪个小组先来展示?其他小组的同学先停笔,认真听,你们都要参与评价。
第一小组汇报:小猫丁丁长着一身豹皮斑纹,一根长长的尾巴像一条绳索。四肢上的爪子很锋利,三角形的耳朵很厉害,有一点动静,它都听得到。它的眼睛在黑暗中会发绿光,爪子下面的肉垫摸起来软软的,十分舒服。
师:介绍小猫的样子,要按照一定的顺序,先写豹皮斑纹,再写耳朵、眼睛、爪子和尾巴。丁丁的样子用一个词来形容可以是——
生:神气,小猫丁丁长得很神气。
师:一句话,写出小猫丁丁长相神气的特点,放在开头。请继续——
第一小组汇报:丁丁吃食的时候,非常可爱。只要把饭盆放在它旁边,它就会把嘴伸进饭盆里,狼吞虎咽地吃起来。吃完后,丁丁还会用脑袋蹭我的腿,好像在说:“能不能再给我一点,我还没吃饱呢!”看到它可爱的样子,我只好再给它盛一盆饭。
师:丁丁吃食的特点,有没有比可爱更合适的词语?(生摇头。)
师:(点拨)我觉得它很馋,很贪吃,你觉得呢?(生点点头。)
第一小组汇报:丁丁非常淘气。我带着它去散步,走着走着,它看见一个线团,就扑过去玩了起来。我便说:“丁丁,不是说好散步的吗?你怎么玩起来了?”它不理我,继续玩线团。我使劲拽它,它也不走,还可怜巴巴地看着我,我只好让它再玩一会儿。
师:这是一只既贪吃,又贪玩的猫。好,根据评分标准,我们一起评一评。
师:第一条“从三个方面介绍一种自己喜欢的动物,小组每位成员都选择自己比较有把握的一个内容写,简单写一段话”,有没有做到?
生:都做到了。
师:从哪三个方面写的?
生:样子、吃食、活动。
师:好,一颗星。
师:第二条“用简简单单的一句话写出动物的特点,写在每一段开头”,有没有做到?
生:第一个同学没做到,后面两个同学做到了。
师:好,一颗半星。
师:第三条“通过合适的例子说明动物的特点”,有没有做到?
生:做到了。
师:好,两颗半星。
师:第四条“用上积累的词句,把动物当成人来写”,有没有做到?
生:都做到了。
师:这个小组获得了三颗半星,掌声鼓励。
师:下面,根据评分标准,请每个小组给自己共同完成的习作评星,并用修改符号修改习作。
(小组评星后生修改习作。)
师:我们请这个小组的同学读一读他们修改后的习作。
第一小组汇报:丁丁长得很神气,一身豹皮斑纹,三角形的耳朵很厉害,有一点动静,它都听得到。它的眼睛圆溜溜的,在黑暗中会发绿光。丁丁的爪子很锋利,爪子下面的肉垫摸起来软软的。它的尾巴特别长,像一条特别结实的绳索。
丁丁很贪吃。只要把饭盆放在它旁边,它就会立刻把嘴伸进饭盆里,狼吞虎咽地吃起来。吃完后,还会用脑袋蹭我的腿,好像在说:“能不能再给我一点,我还没吃饱呢!”看到它那馋馋的样子,我只好再给它盛一盆饭。
丁丁还特别贪玩。有一次,我带它去散步。走着走着,它看见一个线团,就扑过去玩了起来。我说:“丁丁,不是说好散步的吗?你怎么玩起来了?”它不理我,继续玩线团。我使劲拽它,它不走,还可怜巴巴地看着我,我只好让它再玩一会儿。
师:这个“还”用得特别好,承上启下,使得段落连接紧密。
师:四颗星,掌声送给这个小组,每个组员都有进步。
师:40分钟的时间过得真快,我们马上要下课了。这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突出“特点”,表达“喜欢”的写作方法,概括起来有三招,一起读——
(PPT出示:突出特点,表达喜欢;一句话,写特点;举例子,说特点;巧用词,像人样。)
师:下课后,请同学们小组合作继续完成习作,可以加个开头和结尾,并拟一个合适的题目。也可以选择你喜欢的一种动物,独立完成一篇习作,写出它的特点,表达你的喜爱。期待你们的来稿。一句话、一段话、一篇文章都可以,记得署好名。
(PPT出示邮箱地址。)
师:同学们,介绍自己喜欢的动物的方法还有很多,不仅仅是今天我们学会了的“突出特點,表达喜欢”这一方法,如果有机会,咱们还接着学。
(四)推荐阅读,拓宽思路
PPT出示推荐阅读书目:
《棉尾兔破耳朵》《大角羊库拉克》《野马飞毛腿》《吉尔达河边的浣熊》
——(加拿大)西顿
《孤岛野犬》《野性的呼唤》《山大王》
——(日本)椋鸠十
师:希望下课后,同学们能读一读西顿的《野生动物故事集》以及日本作家椋鸠十的动物小说,如《孤岛野犬》《野性的呼唤》《山大王》等,你们一定会更了解、更喜欢动物。下课!
五、教学反思
“我喜欢的一种动物”是人教版四年级上册习作四的内容,在教学时,我安排了“视频导入,激发兴趣;创设情境,明确写作任务;搭建支架,点拨写法;推荐阅读,拓宽思路”四个环节,学习元素明确,支架形式多样,过程指导有效,一节课下来,学生较好地掌握了“突出特点,表达喜欢”这一写法。其中,以下几个环节处理得比较好:
(一)视频导入,激发兴趣
学生谈作文色变,主要是因为不知道写什么,不知道怎么写。
导入环节,我播放了一组有趣的动物的视频,再配上简要的解说,视频中打呼噜的小狗,吃食的小香猪,吃了睡、睡了吃的蚕宝宝,身手敏捷的巴西龟,活泼精灵的小仓鼠,憨态可掬的熊猫,一下子就激发起了学生对动物的喜爱之情。记忆的闸门被打开,动物活泼可爱的形象、与动物相处的点点滴滴浮现在脑海中,他们迫切地希望和老师、同学们交流自己喜欢的动物。
(二)搭建支架,点拨写法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锁定了写作对象,接下来从哪些方面写,怎么写是难点。为了突破这一难点,我为学生搭建了三个写作支架,引导学生逐步掌握“突出特点,表达喜欢”这一写作方法。
支架一:图表呈现,打开思路。第四单元整组课文都表达了作者对动物的喜爱,我用图表的方式,呈现每篇课文写了什么内容,写出什么特点,帮助学生打开思路,知道可以从哪些方面介绍自己喜欢的动物,再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选择自己比较熟悉、有所了解的内容写。
支架二:例文引路,学习写法。借助学生的例文,让学生在默读与思考中,在师生对话的碰撞中,逐一发现“突出特点,表达喜欢”这一写法的三个妙招:一句话,写特点;举例子,说特点;巧用词,像人样。接下来,小组合作写作,尝试用上这三招,从三个方面介绍一种自己喜欢的动物,每位成员都选择一个内容写,简单写一段话。大部分学生在8分钟的时间里,至少用上了两招,完成了写作任务。
支架三:作文评星,指导修改。好文章是改出来的。要培养学生修改作文的能力,为学生搭建评价支架十分必要。作文评星不仅教给学生评价的方法,还能为学生的写作指明方向,让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批改中不断提高写作能力。
(三)推荐阅读,拓宽思路
众所周知,阅读是写作的基础。阅读为写作提供了知识和技能(著名特级教师斯霞语)。课后,我推荐学生阅读“动物小说之父”西顿的《野生动物故事集》和日本著名儿童文学家椋鸠十的《孤岛野犬》《野性的呼唤》《山大王》等作品,旨在帮助学生打开眼界,了解野生动物,它们小时候的可爱、成长中的艰难、处于巅峰时期的辉煌和一生结局的幸福或悲惨,让学生从阅读中汲取养分,拓宽写作思路,积累写作素材,学习大作家遣词造句、谋篇布局的方法,于潜移默化中提高写作能力。
整堂课下来,虽然达到了预定的教学目标,但也有一些地方做得不够好。比如任务3的完成,组内成员选好写的内容,在概括“特点”上遇到困难,如用词重复、不恰当等。这是我在课前没有预想到的,因此没有搭建支架,给予学生有效的帮助。又因有的小组是四个人,有的小组是五个人。组内的每位成员都完成片段写作后,选择写同一个内容的组员要进行PK,这任务费时费力,最终在规定的时间内,只有一个小组完成了任务。
课虽结束,但思考还在继续。除了“投稿”这一万能写作情境,这堂课还能创设怎样的真实或拟真的情境,让外来的使命和内在表现欲望恰好一致,点燃学生表达的火花呢?怎样根据需要为学生提供有针对性、多维度的帮助,带他们去经历写作的整个过程呢?“好的习作教学,范文只是个例子,没有例文,孩子仍然知道如何写。”没有例文,我们怎么教写作……
(作者单位:江西省南昌师范附属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