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庞大身陷生死局

2019-07-01

汽车观察 2019年3期
关键词:卖车经销商汽车

作为曾经的汽车销售行业龙头老大,庞大这艘巨轮也未能跟上行业巨变的节奏,正在逐步驶入危机四伏的暗礁之中。

近日,庞大集团发布2018年年度业绩预亏公告称,扣除非经常性损益事项影响后,2018 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潤为-71亿元至-76亿元。从数字上来看,庞大的这次预亏损刷新了上市汽车经销商集团创下的最高年度亏损记录。

萎靡的业绩难免令人心浮动,公告发布前后,副总经理王天刚、蔡苏佳、克彩君先后宣布离职,副总裁赵旭日、刘宏伟及助理总裁孙大志、曹学军、杨恒也纷纷减持公司股票,来自高管层面的集体变动令庞大雪上加霜。

事实上,回望2018年,受车市寒冬影响,经销商库存预警指数连续12个月都在警戒线之上,从广汇卖股到数不胜数的经销商退网、破产、状告主机厂等案例就可以看出,大部分经销商日子都不太好过。那么,在车市下行的大环境下,汽车经销商们应该避开哪些雷区、如何自救?或许,剖析庞大陨落背后的原因能够给同行者带来启发。

重资产拖累现金流

对于亏损原因,庞大的解释是,因公司融资困难,出现流动资金严重不足,不能满足正常经营运转的需求,因此,整车采购不足,从而导致销车数量减少、经营收入大幅下降,但同时因报告期内融资成本上涨、财务费用增加,经营成本也大幅上升。

在《汽车观察》看来,庞大的总结还算客观。要知道,经销商经营属于重资产运营模式,资本投入的巨大使得其更容易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上到行业大环境影响,下到代理品牌的变化,抑或是融资渠道的一点风吹草动,都会对经销商的业绩造成很大影响。

但除了上述经销商的通病之外,其急功近利的激进扩张模式也加速了今日的溃败。

庞大疯狂圈地的野心早已昭彰。2000年前后,庞大需要在北京打开市场,与其他经销商通过土地租赁模式扩张不同,庞大选择了斥资购地自建店面。在以每平方米650元的价格购下了50亩土地之后,庞大在这块自留地上设立了诸多庞大旗下的经销点,并因此而躲过了随后几年土地成本的突飞猛涨。尝到了甜头的庞大在此后便开始大力推行购地建店模式。

2011年前后,庞大迎来了建店的高峰时期,短短一年之内,在全国范围内新开经营网点近400家,网点总数扩张至1000余家,到2013年底,期营业网点已达到1351家。大家都知道,单个经销网点的建设成本已经不菲,短时间内大笔资金的投入更是为整个庞大集团的运营增加了不小的负担。

主营业务失焦

而在汽车销售的“本职工作”以外,近几年庞大还在积极布局其他汽车行业相关市场,例如推出小蜻蜓分时租赁和Ready Go新能源汽车租赁平台,不过在烧钱的网约车服务领域,庞大并未获得利润回报,反而大幅亏损;随后,庞大又试图参股北汽新能源,进军新能源汽车制造行业,却也未掀起什么风浪。

“贪多务得,细大不捐”,庞大“不聚焦”的发展模式令其消耗了大量的资金,不利于其基础业务的持续增长。快速扩张的背后,必将导致一系列问题的集中爆发。

事实也是如此。公开数据显示,庞大自上市以来盈利能力一直平平:其中2011年~2017年,集团累计实现净利润仅十多亿元,若平摊至每年净利润为1.45亿元。但因买地建店、快速扩张,上市前7年庞大集团的扣非净利润仅2016年为正。

随着资金链紧张的问题出现,庞大也意识到了这一情况,开始有意收缩网点、处理闲置资产。资料显示,2018年5月,庞大以12.53亿元转让旗下5家奔驰4S店100%股权给广汇汽车;6月,以3.2亿元的价格向天津中原星投资有限公司转让旗下5家4S店45%的股权;8月,又将北京雷萨、济南奥迪等9家4S店的100%股权作价10.93亿元转让给大连中升。

针对庞大的困境,业内资深专家认为“归根结底是企业经营失误”,建议庞大进行品牌重塑,而不是想办法把危机掩盖过去:“整顿基础业务、转变固有模式、盘活资金是庞大当前最紧要的工作,与基础业务相关性不大的产业完全可以进行转卖,但优质的、富有潜力的项目还要保留。”

尽管如此,上述专家仍然断言:“庞大想再回到往昔巅峰状态的可能性不大,毕竟国内汽车市场已经结束了此前的快速增长,汽车经销商也将进入大浪淘沙阶段。在反思过后,庞大能够继续挺下去就已经不容易了。”

需挖掘新的增长点

此外,该专家还建议,在做好主营业务的基础上,汽车经销商也应积极地通过转型寻找发展新动能。

市场增长不力,京东汽车商城、天猫汽车商城、苏宁汽车商城等线上新零售方式也在进一步蚕食传统经销商的市场份额,多方作用之下,墨守陈规的经销商只能被时代所抛弃,如何破局重生成为关键。

公开资料显示,国内经销商集团净利润超六成来自于卖车,剩下的小部分利润来自售后维修等其他业务板块;而国外大型经销商集团新车销售利润仅占全部利润的三成左右,绝大部分利润来自售后服务等其他板块。

两相对比之下可以发现,相比国外的大型经销商集团,国内的经销商集团似乎更局限于“卖车”这一件事,且绝大部分的经销商依然过分依赖于靠“卖车”赚取利润。

将“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的后果就是,一旦遇到汽车销量大幅下跌的情况,整个集团的业务都会受到影响,甚至陷入亏损状态。

换句话说,有时候专善“卖车”并不是一件好事,国内经销商们完全可以借鉴国外经销商的发展模式,在稳扎稳打做好“卖车”这一主营业务的基础之上,改变现有盈利模式,积极拓展例如售后、服务、维修甚至保险金融等新的业务增长点。如此一来,经销商不仅实现了业务多元化,风险抵御能力也因此增强,就算寒冬来临,也多了一件御寒之衣,不至于一败涂地。

猜你喜欢

卖车经销商汽车
浅谈厨电企业的年终返利制度
直播卖车,到底行不行?
年度十佳经销商
汽车的“出卖”
卖一辆二手车后的思考和总结
保时捷 平稳卖车稳中有升
汽车们的喜怒哀乐
3D 打印汽车等
1
汽车就要飞起来了等5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