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策略

2019-07-01曾繁汉

读天下 2019年14期
关键词:心理教育语文教学研究

摘 要:从小学学科的特点看,语文是重要的交际工具,同时也是基础性学科。在语文教学过程和教学内容方面,渗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从“结合语文课堂教学、语文写作训练、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这三方面探索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与方法。

关键词:语文教学;心理教育;研究

目前,我国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已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许多学生由于遇到心理问题不能得到及时有效地指导而影响学业和个人发展。因此,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小学教育的迫切任务。然而,目前小学的心理健康教育存在不少问题,如师资力量薄弱、片面强调成绩、只重视德育和安全教育等,这些都是制约着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因素。

随着教育体制的改革和素质教育的深化,具备心理健康教育知识与能力将成为每个教师的职业要求,我们教师要有“全面渗透”的意识和观念。从小学学科的特点来看,语文是重要的交际工具,同时也是基础性学科,它所包含的人文性、思想性、艺术性,相较于其他的学科来讲,具有更多的接近学生内心世界的机会,对于学生心理的健康成长,比如学生性格的形成、道德观和价值观的建立、审美水平的提高等,具有很大的影响力。在教学过程和教学内容方面,渗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呢?本人就自己的实践经验谈谈以下做法。

一、 结合语文课堂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在课堂教学中,抓住有利的教育契机,选择合适的渠道,有机地渗透心理教育,寓心育于教学过程之中,让学生心智得到健康的发展。

如在教学语文S版《秋天的怀念》时,我先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知道作者双腿瘫痪,经历了很多悲惨的事情,脾气变得暴躁无常。然而,这样的痛苦并不是由作者一个人在承受,他母亲自己重病缠身却隐瞒病情仍无微不至地照顾瘫痪的儿子,用深深的爱温暖儿子绝望的心,用深深的嘱托帮儿子重新鼓起生活的风帆。接着,我让学生感悟这个句子: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们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我提出问题:“我为什么现在懂得了母亲的话?我是如何懂得的?”有学生说:“菊花开得那么生机勃勃,母亲想让我看到菊花就能燃起生活的希望。”还有学生说道:“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都能开得那么绚烂,母亲也想让儿子知道我们的人生也是多种多样,都能活出自己的精彩。”我趁机对学生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对,本文作者遭遇了这么悲惨事情,在母亲的引导下,能坚强地面对生活。现实上,我们也不是事事都称心如意,面對生活的惨淡,要有乐观之心。能生活在世上,我们懂得感恩,有些东西该放下就放下,可不潇洒、快乐地生活呢?”

又如在教学语文S版《“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时,我引导学生知道作者在“精彩极了”的鼓励和“糟糕透了”的警告中,把握人生的方向,成长为一名著名作家,并且明白父母两个极端的断言,其实是两种不同形式的爱。让学生通过学习感受爱,理解爱,明白鼓励与批评在成长中的作用,懂得一些做人的道理。再如教学《塞翁失马》时,我对学生渗透这样的心理教育:一时虽然受到损失,也许反而因此能得到好处。生活中,有些坏事在一定条件下可变为好事,要乐观向上,积极面对事实。

二、 结合语文写作训练,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健康的人也有各种消极的心理体验,此时,人总有表述的欲望,所以我们要鼓励学生写作。在作文教学中,要正面引导和点拨学生,使学生大胆抒发自己的所思、所虑、所忧。要让学生养成写作的习惯,达到用“我手写我心”,直抒胸臆,表达情感,从而在写作训练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如在教学作文《我被别人冤枉了》时,我让学生先回忆自己曾被别人冤枉的一件事,并想想自己当时的感受再写下来。有一学生是这样写的:“有一次,我同桌的钢笔不见了,恰好,我也有一枝和他一样的钢笔,他硬说我偷了他的钢笔。我向他解释,他根本听不进,还向老师和同学说我是小偷,当时,我有一种想揍他一顿的想法。但是,我又害怕,现在,我每天都很自卑地过日子,心里难受极了。如果再不辩白,我想一死了之。”当我看到这样的作文后,马上找来这名学生,对他进行心理疏导。“解铃还需系铃人。”我又找来他的同桌,了解这件事的原委,并对他同桌说:“没有证据前,不能乱说别人是小偷。我们同学之间要互相尊重,互相了解。”

后来,他的同桌找到了他的钢笔,并向他道歉。我趁机对全班学生进行一次心理健康教育:“别人委屈了你,你可以向老师倾诉,也可以通过写作文来把所思、所虑写下来,让老师和你一起解决,但千万不能有轻生的念头。想想父母生我们养我们多不容易呀!人生中,不可能一帆风顺,有挫折就要有抗挫心理,就要想办法解决。”

三、 结合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也是对学生进行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良好通道和平台,所以我们要充分利用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来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我们可以开展朗诵、演讲、辩论等活动,培养学生健康向上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同时,在活动中要善于发现其中美的、善的、健康的因素,以一种潜移默化的渗透去影响学生,使之自觉摒弃心理上不健康的因素,逐渐形成积极的、健康的心理结构。如在《诚信》活动中,我设计一个辩论,通过辩论,让学生懂得了诚信是做人的根本。

教学是一个非常个性化和艺术化的过程,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又是一个全新的课题,因而更需要我们去探讨,去研究。正如“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要像春雨润物那样,悄无声息地去滋润学生的心田,使学生在学习知识和运用知识的同时,能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一步提高自己的心理素质,做到德、智、体、美、劳的统一。

参考文献:

[1]阎立钦.语文教育学引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22.

[2]陈莉华.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J].现代阅读,2013:02-0210-01.

作者简介:

曾繁汉,广东省茂名市,广东省信宜市第六小学。

猜你喜欢

心理教育语文教学研究
谁说小孩不能做研究?
Applications of Deep Mixing to Earthquake Disaster Mitigation
A Thought:What have We Learned from Natural Disasters? Five Years after the Great East Japan Earthquake
对周期函数最小正周期判定法的研究与应用
浅析赞赏教育在中学教学中的运用
关于高校贫困生心理教育的几点思考
谈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设计
有效提高大学生心理教育方式探析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主问题设计需“对症下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