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花夕拾》名著阅读教学蹊径
2019-07-01金庆华
金庆华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强调:文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提高学生文学素养不可缺少的重要载体;鼓励学生对我国的文学名著进行阅读赏析,以此来提高他们的文学素养。然而,在教学实践中,初中生对名著的阅读,自主性不强,特别是名著本身的时代性,与现今初中生的生活、社会环境相比迥异,加之课业负担过重,课外阅读时间有限,使得名著阅读教学困难重重。
语文教师在名著阅读指导上,应该如何把握“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目标,如何从广泛阅读中培养学生的世界观,完善学生的人格品质。以《朝花夕拾》为例,就其阅读方法进行归纳梳理如下。
一、激活作家形象,重构阅读趣味
《朝花夕拾》的作者是鲁迅,提起鲁迅,很多学生都熟悉这个名字,但却对鲁迅本人、生平、重要作品等不甚了解。魯迅的形象,显得有点古板,但其在文学造诣上却出类拔萃。很多学生对鲁迅的文章,也感到畏难,因为语言表达方式艰涩,不易理解文本深意,使得学生对鲁迅大有避之唯恐不及的感觉。
为了引领学生走近鲁迅,让学生愿意去读《朝花夕拾》,我们对鲁迅进行了全面介绍。一方面,分析鲁迅的外貌形象,以言辞犀利文风为特色的鲁迅,其实形象还是很帅的。陈丹青老师曾写道“鲁迅先生长得很好看,其相貌和别人不一样,这张脸非常不买账,又非常无所谓,非常酷,又非常慈悲,看上去一脸的清苦、刚直、坦然,骨子里却透着风流与俏皮……”由此,来打开学生心目中对鲁迅冷冰冰的形象疑惑。
同时,据鲁迅日记记载,鲁迅还是一位电影爱好者,在日记及与友人的信件中,常有关于看电影的记述,甚至在鲁迅生活里,对电影的迷恋,不啻于书瘾、烟瘾。许广平在《记鲁迅先生的娱乐》中提到“鲁迅先生在日常生活里,最奢华的莫过于坐汽车、看电影”。鲁迅常带着自己的孩子海婴去看电影,叫上出租车、坐在最佳位置的头等电影院,这位严肃的文学家,在生活里也有温柔可爱的一面。由此来激发学生重新关注和审视鲁迅及其作品,让学生愿意读鲁迅,为读《朝花夕拾》奠定情感基础。
二、独辟蹊径解读,全面了解特点
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加全面地了解《朝花夕拾》散文特点,我们在阅读前也进行了独辟蹊径地解读。从散文集中所收录的主要文章来看,如《狗·猫·鼠》《二十四孝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琐记》《范爱农》《藤野先生》等。如果这些文章都一一讲解的话,耗时费力,但这些文章中的人物、事件是相互穿插的,可以进行串讲。
之前学生学习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里面有一位保姆,给鲁迅讲解美女蛇故事。但这个保姆,本是最平常的一个人,却在《朝花夕拾》中出场最多。
最初,保姆的印象有些可恶。鲁迅曾养过一只拇指大小的隐鼠,却因攀爬保姆的腿,被其一脚踩死。但她却告诉鲁迅是被猫吃掉的。还有,在鲁迅小时候,保姆时常在床上睡觉,把鲁迅挤到床角,还会把胳膊放在鲁迅脖子上,推也推不开。不过,保姆虽不识字,但却能够看《二十四孝图》进行滔滔不绝地讲解,并从中讲故事,教鲁迅做人的道理。鲁迅后来对保姆的印象是深刻的,因为保姆的心是善良的,仁爱的。在《五猖会》中,鲁迅很喜欢《山海经》,保姆知道后,偷偷给鲁迅买来一本有画的《山海经》,鲁迅看到后非常高兴,这也是鲁迅对保姆怀念的主要原因。当然,还有其他人物,都可以从横向解读中来衔接不同的散文,为学生呈现清晰的阅读主旨。
三、开展课堂讨论,促进阅读互动
教师的阅读导引仅仅是一部分,更多的是让学生自己去读,自己去理解,自己去发现,自己去交流。名著阅读,离不开广泛的讨论,特别是在课堂上设置小组讨论环节,让学生能够从中增进探讨,增进理解。教师通过设置讨论主题,来推进名著的阅读深度。
如在《朝花夕拾》里,我们设置“鲁迅为什么被称为反封建斗士?他为什么在《朝花夕拾》中写很多封建迷信活动?”有学生提出,鲁迅为了反封建,必然需要从封建活动的批判中来写。如“郭巨埋儿”就是对封建孝道的直接批判。也有学生提出,在鲁迅小时候,对一些封建活动是最有印象的,表达了他对童年的回忆和眷念。有学生提出,鲁迅在《朝花夕拾》中多次写到鬼,其目的是为了写人。如无常是收人性命的,不过有一次,遇到了自己的亲戚。亲戚的母亲哭诉求情,无常心动,竟“暂放他还阳半刻”。这件事被阎王知道了,阎王很生气,指令衙役将无常捆绑起来,大打四十大板。无常很倔强,心中怨道“哪怕你,铜墙铁壁!哪怕你,皇亲国戚!”,由此来看,无常作为小鬼,不畏权贵,极具人情味。鲁迅笔下的鬼,比现实生活中的人更值得尊敬。
总之,在名著阅读指导中,教师要善于挖掘名著的内容,整合名著阅读的方法和策略,特别是从作者、文本、阅读方法等方面,深入解读,给予学生更多的自主阅读、交流空间,提升名著阅读积极性,实现课内阅读向课外的延伸。
作者单位:山东省淄博市桓台县周家中学(256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