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规模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
——基于我国30个省份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2019-07-01程子煊黄健青张鹏远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北京100029
程子煊,黄健青,张鹏远(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北京100029)
一、引言
由于历史和现实诸多方面的原因,中国各地区之间的发展水平存在巨大差异。如2017年,北京市人均GDP 高达128994 元,而甘肃省人均GDP 只有28497 元,两者相差约6 倍。中国各个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具有严重的差异性,为解决这一重大现实性问题,人们提出了协同发展的概念。
研究金融规模对产业升级的影响对于转型期间我国经济的发展存在重要的理论意义。一方面学术界在金融规模对产业升级的影响方面已进行过诸多研究,主要从“质”和“量”的方面对金融规模对于产业升级的影响进行探讨。本文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分金融规模的“质”和“量”两个方面,并利用2000-2017年的面板数据分别研究两个方面对于产业升级的影响,及金融规模对于产业升级的影响形式,探究金融规模在“质”和“量”方面对产业升级是否存在新的情况。另一方面,现有对产业升级的研究虽然较多,但基于地域差别视角下的研究较少。在我国经济转型期间,我国城乡分割的历史情况以及中、东和西部经济发展的不均衡情况也可能对各个地区产业升级政策造成影响。因此,本文将不同经济区域金融规模对产业升级的影响可能存在的差异考虑在内,以我国34个省级行政单位中的30个省份为基础,将经济区域按照地理区划概念划分成7个经济区域,并对7个经济区域的金融规模和产业升级情况进行对比分析,探究不同经济区域下的金融规模对当地产业升级情况的作用。
二、文献综述
(一)金融规模的定义
目前,现有研究中尚无学者对金融规模进行准确定义,但已有学者对金融规模采用特定的指标进行衡量。总的来说,一般采用金融融资规模等金融相关指标从数量的角度衡量金融规模,选取金融效率及金融集聚等指标从质量的角度衡量金融规模(Goldsmith,1975;朱玉杰和倪晓然,2014)。金融集聚可以定义为一国具有总部功能的机构,例如:金融监管部门、跨国金融企业、金融中介机构、国内金融企业从地域的角度向特定区域集中,或与其他国际性(跨国)机构、国内大型企业总部、跨国公司之间存在密切往来联系的特殊产业空间结构。计算金融集聚的方式有很多,沈军和白钦先(2013)计算金融集聚指标的方式是采用人力资本。而朱玉杰和倪晓然(2014)衡量金融集聚指标的方式为:金融集聚指标=金融从业人员/该地区平均从业人员数。由于本文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宏观层面并考虑地理因素的影响,所以本文定义的方式与上述学者不同,计算方法为:金融集聚=金融从业人数/地区从业人数。
金融效率衡量的是金融部门既定投入下实现最大产出的能力。一般认为,存储率、资本配置效率等宏观变量与金融效率是相关的。目前,已有众多学者对金融效率的定义进行研究。孙纲(2013)认为计算金融效率的方式为:存储-投资转化率。沈军和白钦先(2013)表示金融效率的方法为:私人企业获得的信贷/GDP。而本文认为,金融效率的计算方式为:金融机构贷款余额/金融机构存款余额。
(二)产业升级的定义
产业结构通常是指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及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占比情况,以及重工业或轻工业等产业在各个产业中的配置情况。而产业升级则指的是采用技术进步的方法来对现有的产业结构进行优化及改善,进而提升产业结构的效率。目前,大多数学者对于产业升级较为一致的观点是,原有产业结构从低级形态转向高级形态的过程或趋势(姜泽华和刘双,2010;杨青龙和周泳宏,2016)。杨亚平(2013)认为衡量产业结构升级的合理指标为产业合理化以及产业高级化。单元媛和罗威(2013) 则认为推动产业升级的有效方式为技术融合推动产业融合进而促进产业升级。因此,政府应该加大力度鼓励自主创新技术,以此来促进产业结构的升级。他们还表示推动产业升级的关键是发挥比较优势,因而政府应以比较优势为基础大力鼓励创新。本文对于产业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产业结构高级化与第二、第三产业生产率的提升方面,而产业结构高级化是以第三产业国内生产总值与第二产业国内生产总值的比值进行衡量的,所以本文对于产业升级的研究对象主要是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并没有涉及第一产业。
(三)金融规模和产业升级的相关性
金融规模的“质”是指金融效率(存贷比)和金融集聚(金融从业人员数量占总从业人员的比重),“量”是指金融相关比(贷款余额/GDP)和金融融资规模(人均贷款余额的对数值)。在“质”的方面,首先,金融效率即存贷比是我国银行部门重要的监测指标,其区域性的差异能较好地反应不同区域的经济发展阶段。该指标还用来衡量银行系统的政策调控程度、银行利润效率和银行对信贷资金的利用率,反映银行系统的政策性扭曲程度(鲁晓东,2008);其次,金融集聚即金融从业人员数量与经济发展存在一定的相关性(沈军和白钦先,2013)。金融规模分别通过金融集聚和金融效率对经济增长产生影响,通过经济增长影响产业升级,并没有对产业升级产生直接作用(Levine,1997;习羿晖和陶长琪,2016)。对于产业升级而言,金融规模通过金融效率对其产生的空间溢出效应大于通过金融集聚对其产生的空间溢出效应(李延军等,2016)。新经济地理理论认为,局部溢出效应、产品差异化、运输成本、要素流动性、中间投入和其他因素的影响也表明,区域产业结构不平衡可能受到许多集聚力的影响。
在“量”的方面,银行业作为我国金融组织的主导金融机构(Beck,2002),也是我国第三产业的重要支柱,对于中国产业升级的调整具有巨大的影响力(James and Aigbe,2005),所以有学者选用银行存贷总量与GDP的比值作为描述金融相关性的指标。一些学者认为,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升级正相关(Burcu and Ayse,2011),但对于金融相关比和金融融资规模与产业升级的相关性却存在不同的结论。关于金融融资规模与产业升级的关系有三种假说:正相关(Michalopoulos et al.,2013;罗超平等,2016)、负相关(陈清泰,2014)和不确定(王勋和Anders,2013)。
(四)金融规模与区域产业升级的关系
一些学者通过建立多元回归模型,分析影响产业结构升级的因素,其结果是金融相关比与产业结构高级化呈高度正相关(张晓燕和王成亮,2007)。金融规模还可以通过经济货币化的方式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金融规模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效用是递增的(李强,2015)。还有一些学者认为由于存在“金融抑制”效应,即由于政府干预过多,抑制投资,从而导致金融规模对产业结构的优化作用被挤出,甚至导致产业结构失衡进而影响该地区的经济发展(吕冰洋和毛捷,2013)。政府干预过多也可能导致该地区产业过于集中,区域产业若过于集中会对该地区的生产力效应产生显著的负效应(Joshua and Edward,2011)。
可以看出,学术界对金融规模与产业升级的关系并没有统一结论,并且我国学术界尚缺乏有关区域金融规模差异性如何影响产业升级的研究。本文基于现有研究基础,从区域经济视角对金融规模对于产业升级的影响进行实证研究。
三、研究设计
(一)研究假设
金融规模增长和产业升级都对经济发展有着重要影响,也是衡量经济发展的重要依据。还有一些地区由于政府干预过多,虽然促进了金融规模的增长,但并没有促进产业升级,长远来看甚至导致产业结构的失衡,进而影响该地区的经济发展。基于以上提出假说1。
假说1:金融规模能够促进产业升级。
十九大报告将中国区域的协调发展作为一个重大的战略举措,当前经济发展的任务之一是优化各地区产业结构、促进各地区产业升级。已实施了一系列举措:如加快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进一步推进西部大开发战略,率先实现东部地区的发展并带动中西部地区的崛起,对于边疆地区与贫困地区加大资源扶持。最终目的是要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起更有效的产业结构与区域协调发展机制,实现全国范围内的共同富裕。
然而中国各地区有其特定的资源、环境和历史,所以各地区之间的发展水平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如2017年北京市的人均GDP 高达113040 元,而遵义市的人均GDP 只有26250 元,两者相差约6.6 倍。自然资源、技术水平和人才储备等诸多因素共同影响着一个区域经济的发展。每个地区的产业结构要适应现有经济基础,国家之所以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是由于其本身具有一定的工业基础,而自然资源缺乏、土地辽阔的西北区域则拥有做贸易产业的先天优势。可见每个地区的产业升级要和其本身的特点相符,中国东部和中部地区的金融集聚效应均未促进产业升级,而西部地区的金融集聚有效地促进了产业升级(朱玉杰,2014)。基于此提出假说2。
假说2:不同区域金融规模对产业升级的影响效应不同。
(二)数据来源
本文针对中国30个省级数据展开研究。首先验证中国所有省份的金融规模对于产业升级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验证金融规模是如何影响产业升级的,而后将30个省份划分为7个不同经济区域,验证不同经济区域金融规模对于产业升级的影响是否相同。由于本文研究的省份在地理位置上相距很远,所以有必要引入空间计量模型进行实证研究。需要收集福建省、湖南省、青海省、陕西省、西藏自治区、海南省、山西省、云南省、内蒙古自治区、广东省、四川省、河北省、上海市、天津市、贵州省、河南省、重庆市、江苏省、安徽省、江西省、黑龙江省、甘肃省、广西省、吉林省、山东省、辽宁省、浙江省、宁夏回族自治区、湖北省和北京市共30个省份的数据。由于香港、澳门、台湾地区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数据不全,所以并未将这4个省份考虑在内。相关数据主要搜集整理自各省份统计年鉴、EPS 数据库、中国城市统计年鉴、Wind 金融数据库和中国统计年鉴。为了保证数据的完整性,本文选取的年份区间为2000-2015年。
(三)变量定义
本文主要研究区域经济视角下金融规模对于产业升级的影响,被解释变量主要是一些衡量产业结构升级的指标,分别是产业高级化(indu=GDP3/GDP2)、第二产业生产率(plgdp2=ln(GDP2/Worker))和第三产业生产率(plgdp3= ln(GDP3/Worker))。解释变量主要包括金融规模“质”和“量”两方面,即金融效率(fine)、金融集聚(finc)、金融相关比(finr)和金融融资规模(finst)。另外,为了排除其他因素对本文结果造成影响,引入了一些控制变量,分别为投资规模(invest)、政府支出水平(government)、科技水平(scilev)、运输水平(trslev)、人口增长水平(popgro)和教育水平(edulev)。变量计量方式如表1所示。
表1 模型变量一览表
(四)模型设定
基于以上假设和讨论,我们首先构建固定效应面板模型。如下所示:
其中,下标i 表示地区,t 表示年份,y 是被解释变量,表示产业结构或产业生产率的指标,fin 代表金融规模,是解释变量,主要包括金融效率、金融相关比、金融集聚和金融融资规模;X 表示模型的控制变量;n和u 分别表示无法观测到的时间固定效应和地区固定效应;εit是随机扰动项,代表模型中省略的对被解释变量不重要的影响因素。
四、模型检验与实证分析
(一)金融规模对产业升级调整的影响分析
利用2000-2015年的面板数据,引入空间向量矩阵,通过空间计量模型实证分析了金融规模对于产业升级调整和产业生产率提高的影响。实证结果如表2所示。
表2 金融规模对产业升级回归结果
从回归结果可以看出,代表金融规模“数量”的变量金融相关比(finr)与金融融资规模(finst)的回归系数分别为0.608和0.026;代表金融规模“质量”的变量金融集聚(finc)与金融效率(fine)的回归系数分别为7.37和1.179;相应的回归系数均是正值;可见金融规模无论从“质”的方面来看还是从“量”的方面来看,都能促进产业升级。实证结果与假设1 相符,即金融规模可以促进产业升级。
(二)金融规模对产业升级调整影响的进一步分析
通过之前的实证分析可知金融规模能促进产业升级,但是金融规模是如何促进产业升级的? 是同时提高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生产率,还是提高第二产业生产率的同时抑制第三生产率,或是促进第三产业生产率的同时抑制第二产业生产率。针对以上疑问进一步回归分析,分别验证金融规模对于第二产业生产率与第三产业生产率的影响,实证结果如表3和表4所示。
表3 金融规模对第二产业生产率回归结果
表4 金融规模对第三产业生产率回归结果
注:***、**、* 分别表示估计值在1%、5%、10%水平下显著。
结果显示,第二产业生产率的金融效率、金融相关比与金融融资规模的回归系数分别为0.108、0.02和0.035,说明它们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第二产业的生产率。但是金融集聚回归系数为负值,说明金融集聚对于工业生产率的提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值得注意的是:控制变量中的投资规模与政府支出水平对第二产业生产率的提高有促进作用,可见投资有利于促进工业的发展。
对于第三产业,金融集聚、金融效率、金融相关比和金融融资规模的系数分别为0.465、0.938、0.303和0.003。无论是代表“质”方面的金融集聚和金融效率,还是代表“量”方面的金融相关比和金融融资规模,都对第三产业生产率的提高有正向的影响。值得注意的是:教育水平的提高对于第三产业生产率的提高有比较大的促进作用,因为第三产业主要是服务业,服务业更加需要人力资本,所以教育水平的提高对第三产业生产率的促进作用较大。
从实证结果可知:金融规模对于第二产业生产率和第三产业生产率的提高具有不同的效用,而产业结构升级的衡量标准是第三产业生产总值与第二产业生产总值的比值,综上可知金融规模通过影响产业生产率来间接影响产业升级。因为金融规模对于产业生产率的提高存在抑制与促进的双向作用,所以金融规模的“质”和“量”对于产业升级存在抑制与促进的交叉作用,但整体效应为正。
(三)区域视角下金融规模对产业升级影响
上述研究表明:全国范围内金融规模可以促进产业升级,但是由于历史原因,中国各经济区域之间发展差异巨大,每个经济区的地理条件、自然资源与发展政策各异。为了研究不同经济区域下金融规模对于产业升级的影响,本文根据中国自然地理区划方面众多权威专家多年的科研成果,将中国省份划分为7个大区,对这些大区进行对比分析。相关划分说明如表5所示。
根据上文的划分标准,分别对7个区域金融规模对于产业升级的影响进行回归分析,实证结果如表6所示。
表6 分地区金融规模对产业升级的影响
纵向来看,华北、华中、华东、华南、西北和西南的金融效率对产业升级的影响方向与全国范围的回归结果相一致,是促进的作用。东北地区呈现唯一的负值,即该地区金融效率对产业升级起到了抑制作用。金融集聚对所有地区的影响一致,是正向的促进作用。金融相关比呈现出了巨大的区域差异,回归系数的正负比值达到了4∶3,其中,华北地区、华中地区、华南地区、西南地区和全国范围一样呈现正向的促进作用,而东北地区、华东地区和西北地区呈现负向的抑制作用。金融融资规模除了华中地区外,与全国范围内的回归结果相同,是正向的促进作用。
横向对比来看,金融规模无论从“质”的方面来看,还是从“量”的方面来看,对于华南地区、华北地区、西南地区和全国地区的产业升级都呈现正向的促进作用。金融规模对于东北地区产业升级的影响呈现交叉作用,金融效率与金融集聚都是金融规模“质”的方面的代表,前者对于东北区域的产业升级呈现抑制作用,但后者却对其产生促进作用。同样作为金融规模“量”的方面的金融相关比和金融融资规模也呈现不同的效果,金融相关比对于东北区域的产业升级呈现抑制作用,而金融融资规模却呈现正向的促进作用。华东地区与西北地区呈现相同的规律,即金融相关比对于产业升级呈现抑制作用,金融集聚、金融效率和金融融资规模对于产业升级起到促进作用。可见整体上金融规模对于产业升级呈现促进作用,但由于每个地区资源禀赋和历史发展不同,各个地区金融规模对于产业升级的影响略有差别。实证结果与假设相符合,即不同区域金融规模对于产业升级的影响是不同的。
五、政策建议
首先,关注本地区金融政策外部性问题。现有研究表明,由于地区之间的空间关联性,本地区金融政策的实施很有可能会对其他地区带来外部性效应,但这种关联性常常由于一些原因而被我们所忽视。因而,我们在制定金融政策的过程中,要从地区间互利共赢的角度出发,最大限度地使各地区实现联动发展。同时,在宏观层面,政府应考虑到地区间的空间连接性,打破各行政区域之间的壁垒,实现各地区互相促进、互相协调发展。
其次,制定产业政策要“因地制宜”。自1978年我国推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因各地区地理位置及要素禀赋条件的差异性,我国现已形成了以东南沿海地区为核心的经济发展格局,且各地区间的经济发展阶段有着极大的差异性。我国东部地区目前较为发达,产业结构处于前沿,且工业化程度较高;而西部地区的工业仍处于发展阶段,西部地区转型升级的产业可能是东部地区的转出产业。因此,制定符合各地区发展情况的产业政策尤为重要。我们应充分地抓住各地区发展状况不同的机遇,对不同地区进行合理化布局,发挥各地区的比较优势及要素禀赋,使得不同发展程度的地区都能够搭乘产业结构升级转型的快车。
再次,理性看待产业升级与经济发展。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产业结构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具体而言,第一产业的比重不断下降,第二产业及第三产业比重则持续上升。这说明我国的产业结构一直都在转型升级的进程中。然而,由于我国经济在近几十年间一直处于高速追赶期,与经济的快速增长相反,产业升级的方式一直较为缓慢。由于经济发展与产业升级的目标可能并非一致,因而短期内推行的金融政策长期来看可能会带来反向的效果。所以,我们在评判各地区产业发展情况时,应充分考虑地区间的关联性及差异性。
最后,合理分配金融资源,实现各产业协调发展。近几十年来,我国各地区的金融布局不论是从金融规模的数量还是从金融规模质量的角度来看,都是偏向于向第二产业倾斜的。也就是说,很多地区更注重经济的增长而忽视了产业升级。要想改变这样的现状,需要发挥市场经济的作用,让市场在资源配置的过程中起到主导作用,让金融资源能够按照市场的需求进行合理调配,减少政府的干预。政府制定政策的目标应放在确保正常合理有序运转上,因地制宜。此外,政府还应该强化金融服务的职能,挖掘资本市场的潜能,使其在推动地区发展上起到一定的作用,协调金融资源在不同产业间的合理布局,真正实现经济发展与产业升级的协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