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旧工业建筑绿色生态更新中的自然通风设计探讨
——以雄安新区某建筑为例

2019-07-01中国建筑设计咨询有限公司李新中李天阳吴越超徐

城市建筑空间 2019年5期
关键词:办公区外窗开口

文/中国建筑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刘 敏 李新中 李天阳 吴越超徐 风 刘 恒

0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产业转型升级,大量工业建筑面临更新改造。为实现建筑业可持续发展,采取低成本的绿色化改造策略,如太阳光及自然通风的利用、结构和建材的保留及再生等应是旧工业建筑再生利用的主导方向。

本文探讨工业建筑更新改造中自然通风的有效利用。相较于公共建筑,工业建筑空间宽敞、进深大,自然通风可利用区域较小。在保留工业建筑原有立面体系和结构前提下,如何通过平面布局划分、通风开口设置来实现内部功能区的自然通风效果,对建筑改造设计实践具有积极意义。

1 工程概况

1.1 现状调研

项目位于雄安新区容城县,建筑为南北朝向,用地东侧及南侧为城市交通路,北侧为锅炉房和酒店。大楼原为制衣车间,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楼中段为两跨大空间,东侧为卫生间及楼梯,西侧设1部货梯及楼梯,改造前如图1所示,改造后主要功能为办公。

图1 改造前

图2 改造后平面

经检测,主体结构质量较好,因此不做改动,局部楼板根据机电要求增加板洞。

建筑平面布局为大开间,中间设1条东西向走道,不利于自然通风。南、北立面窗墙面积较大,窗墙比分别为0.6和0.5。大开间南北宽度约19.35m,单侧进深9.6m,双侧采光。经自然采光模拟分析,进深7m以内区域采光效果较好。立面改造时,仅对原有墙面进行局部处理,外窗面积保持现状,替换原门窗为节能门窗。

改造后,大楼设置变制冷剂流量多联分体式空调加新风系统。

1.2 平面布局改造

大楼南侧面向交通主干道,为减少外界气候和噪声对办公空间的直接影响及在室内空间形成1条合理便捷的交通流线,改造建筑平面布局,在南向设置封闭式外廊。为保证自然采光效果,封闭式外廊北侧(靠近办公侧)采用玻璃隔断(见图2)。

2 自然通风设计思路

2.1 设计难点

为获得较好采光及视野效果,封闭式走廊南向窗墙比较大,温室效应明显。如何通过自然通风排出走廊热负荷,减少夏季日间办公功能区的制冷负荷,在过渡季和夏季夜间将室外新风引入办公区,改善热环境及空气质量,是该改造项目自然通风设计难点之一。

该改造项目工作周期短,2018年2月开始方案设计,同年6月底须完成施工。为配合项目进度,自然通风的设计分析需及时跟进,不同设计阶段采取不同分析方法。

2.2 效果判定指标

为更直观了解自然通风效果,依据GB/T 50378-2014《绿色建筑评价标准》[1]中按热舒适要求对室内设计温度进行分级,及依据GB/T 50189-2015《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2]要求主要功能房间平均自然通风换气次数不小于2次/h等规定,本文按自然通风换气次数和自然通风后房间温度值,将自然通风效果分为3个等级:一般、较好、很好(见表1)。自然通风换气次数不低于2次/h是该项目各功能房间自然通风的最低要求。

表1 自然通风效果等级判断条件

2.3 研究目的及方法

采用数值模拟手段,通过优化设计各朝向外窗及玻璃隔断的通风开口,包括开口面积及位置,合理组织室外气流进入办公空间的流向。

方案阶段,为及时快速地提出自然通风设计建议,采用只关注流体宏观运动的多区域网络模型法[3]进行分析,得出各朝向外窗及玻璃隔断的通风开口面积。

初步设计和施工图阶段,为详细描述空气流场,采取CFD方法,对通风开口位置提出建议,并验证通风开口面积能否满足自然通风的最低要求。

3 边界条件说明

3.1 室外气象参数

雄安地区室外计算参数如表2所示。过渡季选择为每年3月16日—5月31日及9月1日—11月13日。夏季夜间温度和过渡季最多风向、风速和平均温度根据《中国建筑热环境分析专用气象数据集》提供的逐时气象数据统计得出。

3.2 建筑表面风压参数

建筑表面风压通过模拟项目所在小区的场地风环境得出。

3.3 CONTAM计算参数说明

CONTAM软件主要使用孔口阻力模型对各通路阻力特性(如门、窗等)进行描述。研究中,门的流量系数取0.80,指数取0.50;窗户流量系数取0.65,指数取0.50。

过渡季自然通风时室内外温差不大,因此室内发热量不考虑围护结构的传热及蓄热,仅考虑太阳通过玻璃的直射辐射、人员显热负荷、照明及设备负荷。其中,太阳直射辐射取过渡季12∶00~16∶00时逐时太阳辐射强度值。

3.4 CFD计算参数说明

计算模型中涉及的边界包括外墙、内墙、屋顶、外窗、外门、内门、内扰及地面等。

屋顶、外墙及内墙设置为第二类边界条件。

室内热扰包括人员、电脑、灯光发热。人员和电脑发热设置为单位体积设备发热量,灯光发热量为单位面积发热量。

地面设置为绝热边界条件。

4 自然通风结果及分析

方案阶段采用CONTAM软件建立过渡季自然通风物理模型。各朝向开窗比例的设计建议如表3所示,此时办公区的换气次数可达2.9~3.2次/h。

初步设计及施工图设计阶段采用CFD方法对南向开启扇和玻璃隔断开口的具体面积及位置进行详细计算,建议南立面上下部均设置通风口,且上下部通风开口错开。为将室外新风引入办公区域,在玻璃隔断上方设置通风开口(见图3)。

夏季日间办公区空调运行时,关闭玻璃隔断的通风开口,只开启南立面外窗上部及下部的通风口,利用烟囱效应排掉走廊内的热空气(见图4,5)。此时,走廊人行区温度为31.3~32.7℃,比人员短期逗留区域空调室内设计参数高1.3~2.7℃。

过渡季及夏季夜间,关闭南立面外窗下部的通风开口,开启南立面外窗上部及防火隔断的开口,在办公区形成较好的自然通风(见图6,7)。过渡季自然通风计算统计结果如表4所示。夏季夜间(19∶00~05∶00)自然通风时,办公区温度为24.6~25.4℃。

表2 雄安地区室外计算参数

表3 方案阶段开窗比例建议

图3 通风开口设置

图4 夏季日间剖面风速示意

图5 夏季日间剖面温度示意

图6 过渡季及夏季夜间剖面风速示意

图7 过渡季及夏季夜间剖面温度示意

表4 过渡季自然通风计算结果统计

5 结语

在保留原有立面体系及结构的前提下,改造寒冷地区制衣车间的功能平面布局[4]。为兼顾采光、降噪、通风、冬季采暖、交通流线等因素,在南向采用玻璃隔断形成封闭式外廊。从方案到施工图设计阶段,分别采用多区域网络模型法和CFD方法,以快速响应建筑师在不同阶段的设计需求。

分析结果表明,夏季日间关闭玻璃隔断的高侧窗,开启南立面上下部的外窗,引导外廊内热空气排出室外,走廊人行区温度略高于人员短期逗留区域空调室内设计参数的要求,具有降低温室效应的效果;过渡季及夏季夜间(19∶00~05∶00)开启南面下部的外窗及玻璃隔断的高侧窗,在办公区形成类似置换的效果,过渡季自然通风换气次数达2.9~8.4次/h,人行区温度21.0~31.0℃,夏季夜间办公区温度为24.6~25.4℃。

猜你喜欢

办公区外窗开口
浅析迎泽大街集中办公区办公楼维修改造工程设计
从地产公司角度加强外窗施工管理质量
乔布斯办公区理念的启示
Zipp全新454 NSW碳纤开口轮组
绿色节能铝合金建筑外窗系统的研发
不易滑落的毛巾
和小动物一起开口吃饭
电动汽车充电站在办公区建设前景分析
试论建筑外窗节能改造效果分析
试谈居住建筑标准化外窗的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