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致命性胸痛病人不同护理措施的效果评价
2019-07-01罗意
罗 意
(深圳市宝安区人民医院急诊科,广东 深圳 518101)
前 言
对于急症患者来说胸痛往往是较为常见的症状。按照胸痛危险程度的不同可将胸痛分为非致命性胸痛与致命性胸痛等两种不同的类型。关于导致胸痛的病因也是较为复杂的,往往涉及了人体的多个系统,包括了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以及我们的消化系统与呼吸系统等,肌肉骨骼系统也涵盖其中。就致命性胸痛而言急性冠脉综合征、张力性气胸、以及肺栓塞与心包填塞、主动脉夹层等均是导致致命性胸痛的原因。对于致命性胸痛的早期识别以及有效的护理能够有效的降低其死亡率及改善预后等。随着我国医疗护理事业的发展,患者的新需求逐渐对传统的医疗护理模式发起了挑战,优质护理服务业随之渐渐兴起。优质护理服务要求护理人员要将自身的临床护理经验与前沿的护理知识及理论相结合,满足患者的个性化需求,对于不同的患者实行不同的护理及干预措施。本研究就传统护理与优质护理措施对急性胸痛病人的不同效果做出比较与评价。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研究的对象为2014年1月到2018年1月间来我院急诊科就诊的急性胸痛患者100例。并将100例患者按照护理措施的不同分为两组,一组采用传统护理的方法,共52人作为对照组,一组采用优质护理的方法,共48人,作为实验组。[1]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主要通过知网、万方、维普等数字资源库查阅与急性胸痛及其护理相关的文献。通过对文献的下载与阅读了解目前这一领域的研究现状以及护理进展。
1.2.2 问卷调查法
在文献查阅的基础上设计出急性胸痛患者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并随机抽取10例患者进行了预调查,并用spss24.0软件分析其信度与效度。结果显示问卷的信度为0.815,效度为0.876,问卷的信度与效度均符合要求可直接用于调查。[2]
1.2.3 数理统计法
先将收据的数据整理到Excel(2016)中,再导入spss24.0进行统计分析,当主要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F检验等分析方法,当P<0.05是表示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与分析
2.1 患者一般资料
实验组男性31人,女性21人;对照组男性26人,女性22人。实验组的平均年龄为71.3±15.1,其体重指数为(22.75±4.76)kg/m2;对照组的平均年龄为(71.7±14.9) 岁,其体重指数为(22.59±4.46)kg/m2。在实验组中,有30例病人诊断为急性急性冠脉综合征,有19例病人诊断为肺栓塞,有3例病人诊断为主动脉夹层;在对照组中,有28例病人诊断为急性急性冠脉综合征,有17例病人诊断为肺栓塞,有3例人诊断为主动脉夹层。对上述资料中两组患者的数据差异进行了统计发现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其资料是可以用于比较分析的。[3]
2.2 效果评价
对两组患者在护理总满意度以及死亡率等方面的差异进行了比较,其中护理总满意度的表达式为:护理总满意度=(非常满意+基本满意)÷每组参与调查的人数×100%。数据如下表2-1所示。
表2-1 两组患者采用不同护理措施的差异统计
由上表可知,在护理的总满意度方面,P=0.000<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因此可以认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在护理总满意度方面是存在差异的;在死亡率方面,P=0.001<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因此可以认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在死亡率方面是存在差异的。[4]
除此之外还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总满意度与死亡率的具体数据做了统计,如下表2-2所示。
表2-2 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统计
由上表的数据可知,采用优质护理措施的组别其护理的总满意度是高于对照组的,其死亡率是低于对照组的。结合表2-1的数据可以得出结论,采用优质护理后护理总满意度会得到提升,同时可以降低致命性胸痛病人的死亡率。[5]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采用优质护理与一般护理措施在对待致命性胸痛病人的护理效果上市存在差异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当采用优质护理措施时可以有效的提高绩效胸痛病人的护理总满意度,并且有效的降低其死亡率。
3.2 建议
急诊科护士应该根据胸痛患者的具体情况采取适宜的护理措施,对于需要进行优质护理的致命性胸痛患者应该积极的提供优质护理,以提高患者的满意度,降低死亡率,为患者创造良好的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