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企业会计核算风险及其防范措施

2019-06-30曹璐璐

企业科技与发展 2019年9期
关键词:会计核算风险对策

曹璐璐

【摘 要】经济的高速发展带动了企业的发展及入市需求,同时也加剧了企业之间的竞争。随着企业数量的增加及企业规模的扩大,各类企业在经营中的风险因素越来越多。作为统筹企业经营与发展的重要环节,企业的会计工作是确保企业平稳运行的核心环节。只有严格防范企业会计核算中的风险,才能促进企业长远健康地发展。文章结合实际工作经验,分析了企业会计核算中的常见风险及其产生原因,提出了防范企业会计核算风险的措施,希望能够为财务人员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从而逐步提升企业财务管理水平,实现企业资金和账务管理的良性循环。

【关键词】企业;会计核算;风险;原因;对策

【中图分类号】F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688(2019)09-0181-02

在快速发展的企业当中,往往会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风险,其中由于管理不到位等原因造成的会计核算风险最为常见。由于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需要依靠会计核算来体现,因此会计核算工作水平不仅关系到企业的经济利益,还关系到行业的长远发展。在我国的企业当中,会计核算风险是现实存在的,也是较为普遍的,风险产生的原因也具有多样化的特点,因此将企业会计核算风险控制在一定的合理范围内,一直是企业管理过程中较为棘手的问题。所谓会计核算风险,是指企业财务人员在从事企业的日常资金管理工作当中,可能遇到及需要承担的各种风险的总和。随着企业财务活动的日益复杂,财务人员工作中的各种不确定性增加,这也大大提升了会计核算风险发生的概率[1]。只有对风险产生的原因展开深入分析,才能有效地对风险加以防范,并最终提升会计核算的工作水平。

1 企业会计核算中的常见风险

1.1 业务核算风险

业务核算是企业会计核算工作中的重要内容,能否看紧企业的“钱匣子”的关键就在于此。在业务核算工作当中,资金收付、账务核对及凭证审查等工作细节,是决定业务核算风险控制能力的核心,一旦有所失误,就会大大增加会计核算风险发生的概率。比如,对企业账务与实物之间的核对不够认真,导致账务与实物不符,或是一些财务人员在工作时缺乏责任心,账面登记出现错误,导致资金划转不及时、票单积压严重等,都会造成资金和账务风险,给企业的正常运营带来困难[2]。此外,企业职责划分上的疏忽或者控制手段不够严格,对内部财务人员业务操作的合法性与合理性监督不足,也往往会导致会计核算风险的发生。

1.2 业务操作风险

业务操作风险是一种人为事故,在企业高速发展的过程当中,往往会出现“重经营而轻管理”的现象,盲目地扩大市场而忽略了对内部人员的管理,往往会给企业的运营带来更多的问题。在当前的企业当中,由于对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不重视,出现了财务人员能力与岗位需求不匹配的问题,很多专职财务人员不仅专业技术能力不过关,也缺乏必要的职业道德和工作责任感,他们在工作中图省事、图方便,不按照规章和流程办事,最终造成会计核算业务操作风险的发生。此外,企业对财务人员权限的设置也存在一定的疏漏,岗位之间缺乏必要的牵制,企业内部控制能力较弱,这往往会给很多别有用心的财务人员提供故意欺诈的机会,他们为了个人利益铤而走险,不仅会加重企业的会计核算风险,甚至还会做出违规、违纪、违法的事情[3]。

1.3 业务结算风险

随着经营规模、经营范围的日渐扩大,企业的货币转移活动显著增加,其中相当大的一部分货币转移活动要依靠银行支付结算手段完成,在网络化、信息化的业务结算工作中,高度开放性的工作环境加大了企业信息外泄及信息流失的风险,给企业的业务结算安全带来了一定的威胁。此外,真实、有效的支付凭证,是确保企业会计业务结算工作准确、有效的基础,很多财务负责人员不顾支付凭证风险,工作中“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导致很多与实际支出不符的票据混入到结算凭证当中,会引发不必要的资金风险和资金纠纷,严重时还会造成企业的经营困境[4]。此外,企业重要凭证、印章等的丢失,也会给不法分子提供诈骗的机会,给企业带来一定的结算风险。

2 产生会计核算风险的原因

2.1 不重视内部管理,对财务工作的控制不足

虽然我国大多数企业内部都建立了相关的财务制度,但是由于制度的建设不够完善、科学,因此制度在具体的实施中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且制度的控制力度不足。此外,很多企业负责人没有正确认识财务内部控制对于企业发展的重要性,狭隘地认为财务工作就是简单的货币和实物管理,因此造成会计核算工作中的严肃性和控制性严重不足,工作上存在着明显的滞后性和落后性,导致大量的经济责任难以界定,很多違规财务行为不能得到及时整改,进而造成会计核算风险。

2.2 财务工作不够严谨,财务预算、投资核算等工作存在大量漏洞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很多企业盲目扩大经营规模,购置大量设备,导致资金周转出现问题,增加了企业会计核算的风险。此外,企业普遍不重视财务预算的编制,忽略了有效的成本控制,对于各项资金支出也缺乏必要的效益核算和相应的绩效评价,会计核算工作当中经常会出现随意调整预算,不按计划使用资金的情况,资金支出的随意性过大,导致资金利用率低,增加了企业的财务风险,也会给企业的后续发展造成一定的困难。

2.3 企业财务信息系统不完善

虽然大多数企业已经实现了财务工作的电子化和信息化,也有效地提高了会计核算工作的效率和质量,但是在互联网环境下,任何电子信息都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风险,一旦管理不到位,就会给财务数据安全带来一定的威胁,增加会计核算风险发生的概率。

3 企业会计核算风险的防范措施

3.1 构建以预算为主导的全面的财务风险防范体系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笔者认为,要想有效控制企业会计核算风险,就必须构建以预算为主导的全面的财务预警体系,对各种影响会计核算结果的固定因素及可变因素进行合理判定和科学预测,并制定严谨的预算指标,从而为企业经营提供有效的指导。企业应坚持创新的预算方法,坚持弹性预算与滚动预算相结合,在深入了解市场变化的前提下,对财务会计核算工作进行严格的逐级审核,从而确保工作的连续性、及时性与完整性。

3.2 强化风险意识,强化会计核算的控制力与约束力

会计核算工作是评估企业经营行为的有效方式,也是对企业经营风险进行预警的重要途径,企业应该高度重视会计核算工作,并以高度的风险意识重新评估企业财务行为,从而保证企业运行的良好状态。此外,企业还应不断完善风险处置机制,对经营中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合理预判,并结合市场发展、企业情况提前制定出有效的、性价比高的应急预案,以会计核算工作为主要手段,保证预案效能的有效发挥,从而逐步提高企业内部财务工作的控制力和约束力,使企业各项经营管理工作都能够严格按照预算标准和会计准则进行[5]。

3.3 建立内部审计机制,做好风险监督

企业会计核算是一项较为复杂的工作,它贯穿于企业的一切经营行为当中,对企业的经营、管理和发展具有直接的影响。为了防止因财务内控不利造成负债及财务纠纷等问题的发生,有条件的企业可以考虑以内部审计机制的建立及风险监督工作的完善,不断提升自身的风险防范能力。企业经营者应该转变思想,坚持意识先行,在深刻认识风险监督机制作用的前提下,不断加强内部宣传,强化监督手段,从而促进监督机制效能的有效发挥[6]。比如,定期或者不定期地组织专业人员对企业的预算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和抽查,时刻为财务人员敲响“警钟”,从而实现对会计核算工作的有效控制和约束,保证风险控制手段的顺利落实。

3.4 提升企业的风险管理水平和财务人员的能力

企业应该重视人才在财务风险防范中的重要作用,不断通过外部招聘与内部培训,加强财务人员的风险意识和危机意识;要建立并落实安全生產责任制度,将会计核算风险对口到专门的财务人员,并以严格的奖惩机制,确保财务人员切实履行义务和责任,避免敷衍塞责问题的发生。此外,企业还应加强对财务人员的职业道德和法律法规的培训,进一步提升他们的法律意识和责任意识,使其自觉在法律的约束下、在职业道德的鞭策下开展工作,从而为企业会计核算的风险防范营造良好的环境。

参 考 文 献

[1]刘军.财务会计核算风险与防范策略研究[J].黑龙江科学,2019,10(7):114-115.

[2]陈燕.论企业税务风险与会计核算注意事项[J].环球市场,2019(4):53-54.

[3]赵西莹.财务会计核算风险的防范策略探寻[J].财讯,2018(33):53.

[4]蔡余欢.高校会计核算风险的成因及控制[J].环球市场信息导报,2018(37):41-42.

[5]孟昭丽.营改增对会计核算带来的影响研究[J].环渤海经济瞭望,2019(1):177-178.

[6]崔海兰.规范化管理措施在企业会计核算中的应用[J].科学与财富,2019(7):140-141.

猜你喜欢

会计核算风险对策
涂料企业会计核算精细化管理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深度伪造”中个人隐私的保护:风险与对策
探析事业单位会计核算问题
地勘单位会计核算管理相关问题及措施
关于中小企业会计核算问题
走,找对策去!
我国货币错配的现状及对策
中国经济转型的结构性特征、风险与效率提升路径
互联网金融的风险分析与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