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理念设计语文前置性学习单
2019-06-30朱锦涛
朱锦涛
【关键词】前置性学习单;核心素养;语文自主学习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獻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9)33-0067-02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学定教”“先学后教”的教学理念逐渐深入人心,越来越多的教师把研究的目光聚焦前置性学习,课堂上涌现出“导学案”“探究方案”等前置性学习方式。作为课堂学习的补充和发展,前置性学习强调学生自主学习,重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能力,为课堂教学的展开打下基础。尽管前置性学习正以不同形式广泛运用于一线教学,但是其内容的开发与设计依旧存在脱离学情视角,学法指导缺失等问题,导致前置性学习没有在教学中达到理想的效果。
随着核心素养的提出,前置性学习单的设计也在寻求转型——从“教师主导”转向“学生主体”,从“只求结果”转向“关注过程”,从“偏重提问”转向“渗透学法”。由此,我们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探讨语文前置性学习单的设计路径。
1.建立经验联结,提升学习兴趣。
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所有的知识都是基于已有的知识而建构起来的。儿童是带着有关世界如何运作的前概念进入课堂的,如果他们的初期理解未被卷入其中,那么他们可能无法掌握所教的新概念和信息。在前置性学习单的设计中,重视所学课文和学生已有经验的对接,是实现深度学习的重要开端。
以苏教版五下《我和祖父的园子》的前置性学习单设计为例,教师首先要求学生默读《我和祖父的园子》一文后的“作家卡片”,了解作者萧红的生平,了解原著《呼兰河传》的语言特色,帮助学生建立对课文的“初感”,为深入探究文本的语言特色、作者的写作意图,乃至于阅读《呼兰河传》打下基础。
其次,让学生“晒一晒”童年趣事,唤醒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我和祖父的园子》一文主要记叙了“我”在祖父的园中自由自在、快乐逍遥的美好生活,“晒童年趣事”在情感的表达以及语言的表现上都与《我和祖父的园子》相吻合,在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与情感共鸣的同时,有助于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实现“知情意”的顺向迁移。
2.渗透自学方法,提高学习能力。
前置性学习单的学习模型较为关注学生的自学方法。借助前置性学习单展开自学,不断渗透自学意识,从而形成自觉,进而化为“自动”。虽然前置性学习单的内容可以依据学习内容的不同有所变化,但其所包含的内在的学习逻辑与路径则大致不变。学习是一个由浅入深的渐进过程,前置性学习单在内容上可以设计成“学习目标”“相关链接”“自主探索”“我的疑惑”四大板块(如图1),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思维与方法。
3.渗透方法指导,增长言语智慧。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语文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的课程”,要让学生在言语实践中学习语文。在缺乏概念理解的课程设计中,学生难以进行有意义的知识组织。因此,在小学中高年段的言语实践过程中渗透方法指导,揭示言语规律,掌握抽象概念,有助于学生语文能力的进一步提升。前置性学习单的设计注重语文学习方法的融入,以前置性学习单为抓手,将课堂教学与课前自主学习进行对接,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进行知识的拓展和能力的提升。
4.重视自主建构,彰显思维品质。
学习不是被动地接受外来信息,而是学习者主动地进行选择加工,主动地建构内部心理表征的过程。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有意义的加工会使学习更加轻松高效。认知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者的知识结构并不是线性结构或层次结构,而是围绕关键概念而建构起来的网络知识结构。因此,要鼓励、引导学生画思维导图来梳理、巩固所学知识。教师可以在前置性学习单中设计一个相对独立的板块,给学生预留画思维导图的空间。学生在课前自学后对课文有了最初的收获,可以通过画一画、写一写的方式整理、呈现,让思维可视化。课堂上,学生可以在师生对话、互动的过程中,对自己的思维导图进行必要的补充,课后再进行整体完善。一图三画,引导学生逐步建构完善的知识体系。
5.引入多元评价,促进自我反思。
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学习的主体性不仅体现在教学的过程中,也体现在学习的评价上。元认知理论强调学习者自己对整个学习过程的有效监视及控制,即对学习者认知学习的认知,主要表现为学生的自我评价。培养学生自我评价的习惯和能力,对于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在前置性学习单上设计“自我评价—小组评价—家长评价—教师评价”,把每一类评价有机融合在学习板块当中,让评价更具针对性。例如生字词的学习需要学生自己独立完成,教师可以在生字词板块设计自我评价栏,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状态、学习方法、学习效果进行自我评价和监控;在同伴合作交流板块,引入小组评价栏,让同伴之间互相评价;在学生完成学习单规定的学习任务后,家长和教师也可以根据整体完成的情况进行总体评价。
学会学习是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六大素养之一,也是语文前置性学习单设计的要义所在。借助前置性学习单,可以帮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自我监控,渗透学习意识和方法,真正实现聚集于“学”、聚焦于“生”,使课堂学习变成一个自学—乐学—会学的流动过程。
(作者单位:南京市东山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