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高职药品经营与管理专业建设研究

2019-06-29贺丹娜魏松

科学与财富 2019年36期

贺丹娜 魏松

摘 要:高职教育作为一种新型的教育形式,要准确定位培养目标,培养适销对路的职业教育人才需要进行有效的市场调查与研究。本文围绕这一主题从专业建设调研的基本思路与方法、人才需求调研、专业现状调研、专业教学改革建议四个方面对其进行研究与阐述。

关键词:调研目的;职业岗位分析;专业现状;教学改革建议

一、基本思路与方法

1. 调研目的与任务

为贯彻实施江苏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提高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意见”和“关于制定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方案的指导意见”,真正遵循“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职教理念,我校组织了专业负责人对全省及山东省、安徽省部分药品生产、经营、使用(医院)等部门进行了广泛调查,并对我校历届毕业生在企业工作的基本情况进行了回访,以了解我省及周边省份城市医药产业人力资源现状和对人才素质的要求,了解医药产业对药品经营与管理专业职业教育需求的情况。

2. 调研范围与对象

主要调研单位有扬子江药业集团、靖江药业、苏中药业、镇江707制药、康缘药业有限公司、豪森药业有限公司、省中西医结合医院、盐城市中医院、无锡市中医院、江阴市中医院、徐州三江药业有限公司、连云港康济大药房连锁有限公司、日照援康药业有限公司等。

3. 调研方法

调查采取现场考察参观、与企业各业务与技术及管理部门负责人座谈、往届毕业生问卷及座谈等方式。

二、人才需求调研

1. 江苏省药品经营与管理专业行业企业发展现状与趋势

近年来江苏医药工业呈稳定增长态势,增速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医药工业总产值、主营业务收入、利税总额、利润总额等指标跃居全国首位。“十二五”期间,连云港市医药产业重点指标年均递增20%以上,成为社会经济发展中最快的行业之一。“中国医药看江苏,江苏医药创新看连云港”在医药行业已成为共识。连云港由恒瑞、康缘、豪森和正大天晴4家企业构成的医药板块,创新能力位居全国前列,这 4家重点医药企业入选中国制药工业百强。

2. 江苏省药品经营与管理专业从业人员基本情况

未来新产品的周期性将会越来越短,加上跨国大企业的进入,对销售网络的要求会越来越高。中国医药市场发展的时间不长,现有企业销售队伍的规模仍很有限,因此在未来的几年中,各医药企业的首要任务就是建设一支更加强大的药品经营管理队伍,预计在未来3至5年内对经营管理人才的需求不但不会减少反而呈现爆发式的增长。另外,现今药品经营与管理人才的流失也非常严重,平均流动率达30%至40%,有的甚至超过60%。

(1)医药物流企业单位

医药物流企业劳动力资源是丰富的,但资源结构却不合理,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医药物流管理人员素质较低。物流管理人员拥有大专以上学历的比例只有11%,高中及中专学历则占了72%。而其中55%的管理人员为药学相关专业毕业,缺乏系统的医药物流管理知识;7%为管理专业毕业,缺乏对医药商品知识的了解;具有医药物流专业教育背景的管理人员更是严重缺乏。②医药物流操作人员素质与岗位需求极不相配。医药物流操作人员学历水平为大专以上(包括大专)学历约占3%,中专约占23%,高中约占47%,初中以下(包括初中)约占27%,绝大多数学历水平集中在中专和高中,其中具有药学背景的人员约占27%,管理类专业毕业人员约占4%,而具有医药物流专业教育背景的人员寥寥无几。

(2)药品制造企业

医药生产企业的药品经营与管理人员中,男性与女性之比為3:1.3;从年龄分段看,药品经营与管理专业人员中35岁以下者超过半数,而50岁以上者比例很小,不到3%。学历以中专及后学历大专居多。从事药品经营与管理人员除了在编人员外,社会招聘人员占了其中大约30%,企业职工人数中营销人员占约50%,企业对药品经营与管理人员的需求是很大的。

(3)社会药店

调查数据表明社会药店营销人员学历层次偏低,高中生占约30%,中专生比例最高约占48%,大专生占20%,本科生约占2%。

三、专业现状调研

1. 江苏省高职药品经营与管理专业点分布情况

连云港中医药分院、徐州医药分院、南通卫生分院、常州卫生分院2. 江苏省五年制高职药品经营与管理专业招生与就业岗位分布情况

2013年专业招生38人,2013年专业招生24人,2013年专业招生34人。

2013年毕业生共计18人,医疗单位就业1人,企业就业17人;2014年毕业生共计31人,医疗单位就业2人,企业就业28人,其他渠道就业1人;2015年毕业生共计38人,医疗单位就业3人,企业就业34人,待就业1人。

3.专业教学情况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1)课程结构不合理

课程结构是指课程体系的各个组成部分及其关系。合理设置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是确保学生形成系统、合理的知识结构和技能的途径。选修课程是可由学生自由选择学习的课程,学校并不要求学生一定要学;必修课程是指对于形成学生的知识和技能必不可少并由学校明确规定必须学习的课程。选修课程的学分数在全部课程总学分数中所占的比例为20%~35%不等,而必修课程学分数则占全部课程总学分数的65%~80%不等。也就是说,平均计算,选修课程占25%,必修课程占75%,显然,选修课程学分数占全部课程总学分数的比例是比较小的,而必修课程所占比例较大。这样的结构不符合当前我国高职教育专业实际发展的需求。

(2)师资力量有待加强,教师业务面有待拓宽

本专业现有4名教师,其中专任教师3名,外聘1名。目前专业的师资就学历而言完全能胜任理论教学,但是专业教师主要是学院科班出身的理论教师,缺乏一定的药品经营与管理实战经验。随着招生规模的扩大,学生人数急剧增加,以及新进教师比例增大,教师的整体教学水平有待进一步加强,教学业务面也有待拓宽。

四、改革建议

1. 药品经营与管理专业培养目标与专业方向调整建议

培养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适应我国现代化建设和医药卫生事业发展要求,掌握药品经营与管理专业必备的理论知识和岗位技能,具有从事本专业所面向职业岗位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在药品生产、经营、使用、管理及服务第一线工作的发展型、复合型、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

2. 课程设置的原则建议

药品经营与管理专业从申办、教学设计、教学培养和教学实训方面都体现了“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办学理念。根据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制定的具有突出职业性实用性等特色的专业培养模式,强调“三线并行”、“四层深入”的教学理念,形成专业模块化课程体系,实施 “专才”教育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三线并行”即主干课程、实践模块、能力证书三条线同步进展,在学期中统一安排实验实训,理论联系实际,在课程教学进程中以取得能力证书为目标安排教学内容,使理论课、实践、证书环环扣紧,将能力培养主线贯穿全程。

“四层深入”即实验、实训、实习、毕业设计四个实践环节层层递进,逐步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四层深入”中的实验是指《市场调查与预测》、《药物制剂技术》等课程中有很多专项实验,例如连云港0TC价格调查、连云港药店选址调查;专业实训是指第六学期进行为期两周的专业实践和第十学期的医药营销综合实训;

参考文献:

[1] 吴启迪.坚持以就业为导向,实行产教结合,努力开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新局面[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8,(7):5-10.

[2] 孔祥金.张桂英.初炜.医药营销专业基本培养目标与模式探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19,(5):59-60.

[3] 王世胜.柔性化高职高专营销人才培养方案初探[J].教育与职业,2018(9):128-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