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产妇枕后位使用分娩球对分娩的影响
2019-06-29瞿陈娟王敏荣
瞿陈娟,王敏荣
(1.海宁市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海宁市妇幼保健院),浙江 海宁 314400;
2.海宁市人民医院,浙江 海宁 314400)
枕后位容易导致难产。国内学者报道使用分娩球能使产妇肌肉、神经放松,使枕后位的胎头旋转成枕前位[1]。活跃期的产妇以伏趴姿势或骑坐姿势使用分娩球,帮助产妇顺产[2]本研究对1227例枕后位的初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选取2015年1月-2019年1月在我院使用分娩球的1227例活跃期初产妇作为观察组。将同期单胎、枕后位、无妊娠合并症的1227例活跃期初产妇作为对照组。两组产妇年龄、孕产次、分娩孕周及新生儿体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采取侧卧位。观察组签订家庭产房知情同意书,一对一的家属陪伴与助产士陪伴,排除禁忌症后使用分娩球[3]。分娩球具有防爆功能,直径75cm,载重300kg,充气量85%,分娩球置于防滑的瑜伽垫上。助产士示范分娩球使用姿势的先后顺序:产妇赤脚,双膝分开与肩同宽,跪在瑜伽垫上,双臂环抱分娩球,伏趴在分娩球上,全身放松,重力在前半身于分娩球上,缓慢匀速地做前后、左右、转圈的运动。30分钟后,起立休息,骑坐于分娩球上,双手抓住座椅扶手,脊柱伸直,上下缓慢均匀振动臀部30分钟后,起立休息。直到胎头旋转成枕前位。
1.3 观察指标
观察产妇产程时间、产后2h出血量、分娩方式、新生儿1分钟阿普加评分的差异。
1.4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
2 结 果
2.1 两组产程时间及产后出血量的比较
观察组第一、第二产程的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产后2h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产妇分娩方式
观察组阴道分娩1196例,97.47%,剖宫产31例,2.53%;对照组阴道分娩818例,66.66%,剖宫产409例,3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新生儿情况,观察组新生儿出生1分钟窒息率低于对照组,见表2。
表2 两组新生儿出生1分钟阿氏评分的比较
3 讨 论
3.1 产妇采用跪伏式在分娩球上的倾斜度与骨盆的倾斜度相近,使产轴与胎轴保持一致。采用跪伏式比侧卧位[4]更容易更快地促进胎头旋转下降。胎头直接压迫宫颈,促进宫颈的推开,反射性加强宫缩,缩短产程时间。
3.2 分开式跪伏式使臀部抬高,枕后位入盆的胎先露退出盆腔,借助胎儿重心改变自然完成头先露的转位。通过重力作用解除了胎头对于宫颈的压力,也同时解除了作用于阴道后壁的压力,解除了第一产程过早屏气用力的原因,从而避免了宫颈水肿造成的活跃期停滞或延长,避免了宫颈撕裂造成产后出血的原因[5]。OP位胎儿,分开式跪伏式,使“胎背朝向天花板”,重力将胎头枕骨及躯干转向OT位,然后OA位。
3.3 频繁改变体位,骨盆关节的调整使骨盆塑形和容量增加;比仰卧位增加宫缩的频率、持续时间和强度。
3.4 已知OP位,胎头需要内旋转及调整角度,宫颈扩张及先露下降会比正常胎位时间更长,容易形成大产瘤,容易“卡住”。采用分开式跪伏式球分娩,可以使胎头枕骨向前旋转的概率大大增加,腰骶部疼痛缓解,让女性自主调整选择最佳的生产姿势,避免肌肉过分拉紧。让分娩更加轻松。
3.5 分散产妇注意力,减少体力消耗过多,及时补充饮料、果汁和水分,及时排空膀胱,避免子宫肌水肿,避免宫缩乏力引起产后出血。
总之,枕后位是头位难产的重要原因之一。常引起继发性宫缩乏力、产程延长、新生儿窒息、难产及剖宫产的机会增加。所以及早纠正胎头位置异常是预防头位难产的重要措施。
表1 两组产程时间及产后出血量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