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合肥市文物管理处藏南宋银铤

2019-06-29安徽合肥市文物管理处

中国钱币 2019年6期
关键词:弧形孔洞铭文

(安徽合肥市文物管理处)

安徽合肥市文物管理处收藏有7枚银铤(本文以1-7号命名之)。1-3号为1982年合肥长丰县前进公社阮巷大队田传富上交;4号为1985年阜南方集区芦桥乡小菜郢史法青上交;5号为1987年定远县新农乡新农村马树忠上交。这几件由农民上交的银铤均是他们在耕作或取土时意外获得的。6、7号为早年间征集所得,据传为南京出土。现一一介绍如下:

1号银铤 长72、上宽53、腰宽33、下宽52、厚9mm,重240g。束腰式,两端呈弧形,正面边缘沿四周分布有丝纹。左、右下角戳印“出门税”,右上角戳印“建康府”,左上角戳印“打發□”,“打發”后面的字上半部较模糊、下半部为“贝”,从整体看,似为“资”,右侧腰部略偏上戳印“官”字和“”押记。背面呈蜂窝状,侧面也有较多孔洞。(图1)

图1

2号银铤 长72、上宽49、腰宽34、下宽51、厚8mm,重240g。束腰式,两端呈弧形,正面边缘沿四周分布有丝纹,四角均戳印“京銷鋌銀”,腰部左侧戳印“官”字和“”押记。背面呈蜂窝状,侧面也有较多孔洞。(图2)

图2

图3

图4

3号银铤 长113、上宽75、腰宽49、下宽72、厚15mm,重990g。束腰式,两端呈弧形,正面中部微内凹,边缘沿四周分布有丝纹,四角分别戳印有“出门税”,左侧腰部有葫芦形押记,右侧腰部戳印有“樂宅记”。背面呈蜂窝状,侧面也有少许孔洞。(图3)

4号银铤 长128、上宽70、腰宽49、下宽71、厚15mm,重990g。束腰式,两端呈弧形,正面满布丝纹,右上角、左下角戳印“王九大下”,左上角、右下角戳印“东王三”,右腰戳印“出门税”。背面呈蜂窝状,侧面也有少许孔洞。(图4)

5号银铤 残长102、上宽69、腰宽51、下宽62、厚16mm,重750g。束腰式,两端呈弧形,正面满布丝纹,中部微内凹,左右均戳印“真聶二助聚”,腰部左侧戳印“出门税”。铤下半部被截断,背面呈蜂窝状,侧面也有少许孔洞。(图5)

6号银铤 长82、上宽49、下 宽51、腰 宽32、厚14mm,重375g。束腰式,两端呈弧形,正面边缘沿四周分布有丝纹,左右腰部戳印“廬州黄记”。背面、侧面有少许孔洞。(图6)

7号银铤 长84、上宽51、下宽50、腰宽32.5、厚15mm,重377g。束腰式,两端呈弧形,正面边缘沿四周分布有丝纹,左右腰部戳印“廬州李宅”。背面、侧面有较多孔洞。(图7)

一 时代

图5

我处收藏的这7枚银铤铭文中无时代相关信息,因此只能通过形制和铭文内容作为切入点与其他出土材料做比较,以得出结论。银铤到底何时出现目前尚无定论,彭信威认为,金银铤的出现至迟当在南北朝时候[1]。从唐代以来,银铤(又称银锭)的形制一直在发生变化,唐代有笏形、饼形、长方形、船形等不同形状。如西安发现的自铭“贞元三年”“长庆三年”的唐代银铤呈长方形[2],西安市郊发现的杨国忠进贡银铤也呈长方形[3],洛阳隋唐宫城遗址出土了唐代笏形、饼形银铤[4],陕西蓝田[5]、扬州[6]曾出土有唐代船形银铤。北宋银铤主要是平首板状,腰部内凹、但弧度较小。如内蒙古巴林左旗白音沟乡出土的自铭为“元祐四年”的北宋银铤为两端平直束腰式[7],内蒙古巴林右旗上石村[8]、新疆博州[9]各出土北宋银铤一件,亦为两端平直束腰形。南宋银铤,为弧首束腰,腰部内凹的弧度较大。如湖北襄樊羊祜山出土的两件自铭“绍兴三十年”“伍拾两”南宋银铤,两端呈弧形、束腰状、表面微凹[10]。1985年,安徽六安罗管乡出土的南宋银铤12块,可见完整器形者均为两端弧形、束腰状,其中有一块残铤錾刻有“绍兴二十一年秋季”铭文,其中多块铤还戳印有“出门税”字样[11]。湖北黄石陈伯臻窖藏出土的多枚南宋银铤均为弧首束腰板状,同出的一件银盏口沿边錾刻“咸淳七年正月……”铭文,部分银铤还砸印有“京销铤银”字样[12]。

综上,我处所藏银铤弧首束腰板状的形制特点及“出门税”“京销铤银”等铭文内容均属于自铭为南宋纪年的银铤所有。因此,笔者认为我处的7枚银铤亦为南宋遗物。

图6

二 重量

宋末元初的学者胡三省在《通鉴释文辨误》中记载银铤曰:“今人治银,大铤五十,中铤半之,小铤又半之,世谓之铤银”。

图7

目前出土发现的自铭为伍拾两的大铤较多,重量约在2000g左右[13],自铭为贰拾伍两的中铤实重为960g左右[14]。湖北西塞山出土的有文字记载重量的南宋银铤[15],五十两的四件,实际重量为1893.2-1919g;二十五两的一件,重945.5g;十二两半的十二件,重442.5-473g;十两的一件,重391g。

有学者对出土的南宋银铤按测量分析认为可分为五等[16]。第一等五十两,实测1850-2030g。第二等二十五两,实测914.2-988.9g。第三等十二两半或十二两,实测418-507g。第四等六两,实测225-245g。第五等三两,实测114.5g。

与以上出土资料和前辈学者的研究资料对比可知,我处3、4号银铤重约990g,应为二十五两。6、7号银铤重约375g,应为十两。1、2号银铤重240g,应为六两。5号银铤由于已残,暂不做讨论。

三 铭文

宋代地方政府为了方便税赋钱物的解运和收储,常把从民间收取的钱钞和实物兑换成白银,连同所收的散碎银子一起销铸成大铤。政府销铸金银常雇用“百姓作匠承揽”,或委之于金银铺,为便于查验质量和追究责任,要把销铸者的铺号、名字、地址刻印在银铤上。

北宋时期,银铤上的铭文大多采用手工錾刻。南宋以后,银铤的铭文仍有部分为手工錾刻,但多以特制的模具砸印。南宋银铤中最为闻名的是出门税银铤,在浙江嘉兴[17]、安徽灵璧[18]、安徽六安[19]、安徽阜阳[20]、河南尉氏[21]、河南南阳[22]、河南方城[23]、湖北汉川[24]等地均有出土。我处的7件银铤,其中4件砸印有铭文“出门税”。多位学者曾对“出门税”进行过讨论,有人认为出门税是地方政府“私立税场”向外出行旅者收取的私税[25];有人认为出门税乃是“国门税”[26],即京城各门对过往商贾所收的“国门之税”;还有学者认为出门税是宋代的商税,是对出城贩货行商所收的税,即为文献中所谓的“门税”[27]。李晓萍认为出门税是出城门缴纳的税款,属于文献中提到的“过税”[28]。暂不论出门税到底属于文献中提到的哪种税收,笔者认为,它是为商税的一种,在出城门的时候缴纳应是无疑的。

从铭文上看,我处所藏银铤应至少属于三个不同的地区。“京销铤银”应为南宋京城临安(今杭州)所销铸的银铤,湖北黄石陈伯臻[31]、湖北黄石西塞山[32]、江苏溧阳[33]等地均有出土。“建康府”应为建康(今南京)所销铸的银铤。“廬州黄记”“廬州李宅”应为庐州(今合肥)地区所销铸的银铤。目前,还未查到带“建康府”和“廬州”铭文的相关银铤出土材料,尚需日后有更多的考古材料支撑,才能进行更细致的比较研究。

注释:

[1]彭信威:《中国货币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173页。

[2]袁林、杨蓉秦:《西安新发现唐贞元三年长庆三年笏形五十两银铤》,《中国钱币》,2017年第5期。

[3]李问渠:《弥足珍贵的天宝遗物—西安市郊发现杨国忠进贡银铤》,《文物》,1957年第4期。

[4]苏健:《洛阳隋唐宫城遗址中出土的银铤和银饼》,《文物》,1981年第4期。

[5]樊维岳:《陕西蓝田发现一批唐代金银器》,《考古与文物》,1982年第1 期。

[6]韩荣福、周长源:《扬州两次出土唐代船形银铤》,《中国钱币》,1984年第4期。

[7]金永田:《巴林左旗出土一件北宋银铤》,《中国钱币》,1988年第3期。

[8]韩仁信:《内蒙古巴林右旗上石村出土北宋银铤》,《内蒙古金融研究》,2002年S1期,23-25页。

[9]韩雪昆:《新疆博州出土的两件宋代银铤》,《中国钱币》,1992年第3期。

[10]崔新社:《湖北襄樊羊祜山出土宋代银铤》,《文物》1984年第4期。

[11][19][30]邵建白:《安徽六安出土南宋银铤》,《文物》,1986年第10期。

[12][31]黄石市博物馆:《湖北黄石陈伯臻出土窖藏南宋银铤》,《中国钱币》,1995年第3期。

[13]崔新社:《湖北襄樊羊祜山出土宋代银铤》,《文物》1984年第4期;李克文:《江苏赣榆县出土宋代银铤》,《考古》1997年第9期》。

[14][33]肖梦龙、汪青青:《江苏溧阳平桥出土宋代银器窖藏》,《文物》1986年第5期。

[15][32]陈上岷:《谈西塞山出土的宋代银锭》,《中国钱币》1985年第3期。

[16]黄成:《从考古发现谈南宋白银流通的几个问题》,《中国钱币》,1989年第2期。

[17]朱设平:《浙江嘉兴出土南宋“出门税”银铤》,《中国钱币》,2003年第1期。

[18]卢茂村:《安徽灵璧县发现宋代银铤》,《考古》,1989年第3期。

[20][29]杨玉彬:《阜阳出土一组宋代银铤》,《中国钱币》,2005年第3期。

[21][27]许敬华、马军民:《尉氏窖藏银铤考》,《中原文物》,2014年第4期。

[22]刘绍明:《南阳发现的宋代“出门税”银铤考述》,《中原文物》,2007年第3期。

[23][25]刘玉生:《河南方城县出土南宋银铤》,《文物》,1977年第3期。

[24]张远栋:《汉川垌塚出土宋代银锭》,《江汉考古》,1983年第3期。

[26]杜金娥:《南宋商税银铤的再发现》,《中国钱币》1984年第2期;蔡运章,李运兴:《洛阳新发现的南宋出门税银铤考略》,《中国钱币》,1986年第3期。

[28]李晓萍:《尘封千年的国家宝藏南宋金银铤的收藏与鉴赏》,科学出版社,2017年,第7页。

猜你喜欢

弧形孔洞铭文
提线木偶
彩虹为什么是弧形的
等 待(外一首)
等待(外一首)
线条之美
悬崖上有字
走路时,我们会踩死细菌吗
新见所谓“鱼匕”铭文再考
西周青铜器铭文书法艺术探微
夔膚簠铭文读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