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币类文物元数据方案设计
2019-06-29北京科技大学科技史与文化遗产研究院
(北京科技大学科技史与文化遗产研究院)
孟祥伟 (中国钱币博物馆)
一 引言
元数据(Metadata)是对具体资源对象的信息进行描述、定位与管理,且有助于用户检索与利用对象信息的结构化数据[1]。博物馆等文物收藏机构对文物进行规范化著录与描述,以及实现文物资源的整合与共享,均离不开元数据这一信息组织工具。因文物的多样性和独特性,单一的元数据格式无法描述所有类别文物的信息,博物馆需要针对不同文物的特点设计专门元数据。
2013年国家文物局颁布的《馆藏文物登录规范》将我国的可移动文物分为35类,钱币类文物属于其中之一[2]。截至2016年10月,我国各类国有单位收藏、保管的钱币类文物共24,827,078件,在全部可移动文物中占比38.75%,珍贵钱币类文物共558,247件,在全部珍贵文物(一级、二级与三级文物)中占比14.48%,均位列第一[3]。可以说,钱币类文物的著录与管理是博物馆藏品管理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但目前我国博物馆领域中还未出现关于钱币类文物元数据的研究,建立得到普遍认可的钱币类文物元数据规范(Metadata Standard)十分有必要。本文拟结合已有的文物元数据规范,在进行资源分析与描述需求分析的基础上,设计钱币类文物元数据方案(Metadata Schema),希望该方案能为钱币类文物元数据规范的建立提供帮助。
二 文物元数据的发展现状
元数据由若干用于描述资源属性的项目构成,这些项目被称为元素。一个元数据的元素集合中,用于揭示资源基本属性的元素为核心元素,基于资源特征和用户需求而增加的元素为扩展元素。元素集合,以及元素语义定义、语法规定、编码体系等规则集合共同组成一个元数据格式。按照认可度的不同,元数据格式可分为元数据方案和元数据规范(或称元数据标准)。一般而言,领域内广泛认可或被标准化组织认可的元数据方案称为元数据规范。
建立元数据规范的意义在于,它可对资源对象的属性进行规范化的描述,以及加强不同系统之间的互操作性(interoperability),即系统之间协调工作的能力。以下分别为两个文物信息管理系统的元数据元素集:
A 名称、分类、时代、现藏地点、量度、材质、技术
B 器名、类型、时代、尺寸、重量、材质
A、B元数据的结构不同,在对这两个系统的信息进行整合、检索、集成和利用时,需要对其元素进行映射(mapping),即根据元素的语义及语法关系,将不同元数据的元素互相转换。例如A元数据的名称元素与B元数据的器名元素具有相似的语义,故可以进行映射。映射是元数据互操作的方法之一,但其局限性较大,映射过程中往往会因元素之间语义、语法的差异无法做到完全映射,这会造成信息丢失。此外,映射方法在需要进行互操作的元数据数量较少时能够很好地发挥作用,但随着元数据的增加,映射的工作量也会大大增加。采用统一的元数据规范则是从根本上解决元数据互操作问题的方法,同类资源应尽可能使用一种元数据规范[4]。
随着文物信息化的发展,博物馆、图书馆、档案馆等文化遗产保存机构纷纷建立或应用相关资源的元数据格式。其中,文物元数据可应用于对文物信息进行描述、定位、检索、管理、交互等诸多方面,如博物馆的藏品编目工作、文物数据库与知识库的建设、馆际文物信息交换等。目前文物领域内广泛使用的元数据规范主要包括DC、CDWA和VRA Core。
DC(Dublin Core,都柏林核心集)[5]由联机计算机图书馆中心(Online Computer library Center,OCLC)建立,包括15个元素,可用于描述所有类型资源,其结构简单且通用性强,但专指性差,无法对资源进行深度描述。CDWA(Categories for the Description of Works of Art,艺术作品描述类目)[6]由艺术信息工作组(the Art Information Task Force,AITF)制定,包含27个核心元素,元素和子元素的总数共540个,用于描述艺术、建筑和其他文化作品。VRA Core(VRA Core Categories for Visual Resource,视觉资源核心类目)[7]由视觉资源协会(Visual Resources Association)制定,最新版的VRA Core4.0共19个核心元素,侧重描述幻灯片、照片、录影带等影像资源。
近年来国内也建立了与文物相关的元数据规范。2001年国家文物局发布的《博物馆藏品信息指标体系规范(试行)》(文物博发[2001]81号)[8],以及2004年发布的《博物馆藏品信息指标著录规范》[9]将藏品相关信息分为3个指标群:藏品信息、藏品管理工作信息、藏品文档与声像资料信息,指标群下又分为33个指标集和139个指标项。
上述四种元数据规范大多根据文物的共性而设计,可应用于所有类别的文物,北京大学等机构则对描述不同类别文物的专门元数据进行了研究。2017年北京大学联合敦煌研究院、故宫博物院等六家机构进行了《文物数字化保护元数据标准研究》项目[10]。该项目在参考DC、CDWA等国际通用元数据规范,以及结合国内相关规范的基础上,制定了《文物数字化保护核心元数据》,包括20个用于描述全部类别文物的通用核心元素。基于这20个核心元素,该项目还扩展了用于描述不同类别文物特性的文物类型核心元素,最终形成了用于描述铜器、古籍、家具等12类可移动文物,以及古文化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等8类不可移动文物的文物数字化保护专门元数据规范体系(如表1)。但目前该体系中还未包括用于描述钱币类文物的元数据规范。
表1 文物数字化保护专门元数据规范体系
为实现与现有文物数据管理系统灵活兼容与交互操作,文物数字化保护专门元数据规范体系还使用元素修饰词对元素的语义进行限定和修饰,以提高元素的专指性和精确性。例如《铜器类文物元数据规范》10在铜器类型核心元素的纹饰下,扩展了纹饰位置、纹饰工艺、纹饰拓片以及纹饰线图这四个元素修饰词。
通用核心元素、文物类型核心元素和元素修饰词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文物专门元数据元素集合。本文将参考文物数字化保护专门元数据规范体系的核心元素集,基于钱币类文物的特点,设计钱币类文物元数据方案。该方案的内容包括核心元素、钱币类型核心元素和元素修饰词,并对元素及修饰词进行定义。
三 基于钱币类文物特点的元数据需求分析
1.钱币类文物的定义及范围
针对某一资源类型进行元数据方案设计之前,首先要确定资源的范围,把握资源的特点。金融领域中,钱币即货币(Money),指任何一种在购买商品和服务的支付活动或者债务的偿付活动中被普遍接受的物品[11],它具备价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和贮藏手段的职能。相较于金融领域中的钱币,钱币类文物的内涵要更加丰富。《馆藏文物登录规范》对钱币类文物的范围进行了说明:“历代贝、铜、铁、金、银、纸币及钱范、钞版等”,即包括历代货币和制币工具两类。但这一说明比较狭隘,它仅将实物货币、金属货币和纸币纳入历代货币的范畴,致使一些同样具有货币属性的文物被划分到其它类别。例如支票是可替代货币发挥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职能的信用流通工具,但在《馆藏文物登录规范》中,支票与门票、车船票等被划分到票据类文物中。
博物馆在进行实际的藏品分类工作时,对钱币类文物进行分类的标准要更为宽泛。在全国博物馆馆藏文物信息名录[12]中检索钱币类文物,根据检索结果可以看出,除历代货币和制币工具以外,钱币类文物还包括具有货币形状但不作为货币流通使用的,如压胜钱等货币文化的衍生物;庄票、汇票、支票、股票、债券等信用流通工具;钱模、母钱、钞样等制币中间产物。可见钱币类文物的材质、形制多种多样,以历代货币为主,总体来说是以功能作为分类标准的一类文物。基于此,本文尝试对钱币类文物作出如下定义:钱币类文物是指具备货币职能的,或者与货币制造及流通相关的,亦或与货币文化相关的具有历史、艺术或科学价值的人类遗迹及遗物。
2.钱币类文物元数据方案的需求分析
任何元数据都是为支持某项活动而设计,确定元数据需要实现的目标尤为重要。文物元数据需要揭示与文物内在属性和外在特征有关的描述性信息,以及提供与文物定位、维护、评价等有关的管理性信息。不同用户对信息的需求不同,文物研究者或爱好者可能仅需要文物的描述性信息,而博物馆编目人员则对这两类信息都有需求。目前文物的信息组织形式主要包括各类辞典、专著、论文、数据库等。本文根据《中国钱币大辞典》[13]《中国历代货币大系》[14]《中国古钱大系》[15]《中国文物大辞典》[16]这四本文物辞典中钱币类文物的信息内容(表2),以及中国钱币博物馆的藏品账目(表3),对钱币类文物的信息进行归纳和总结。可以看出其信息主要包括以下九个方面:
表2 文物辞典所含钱币类文物信息内容
表3 中国钱币博物馆藏品账目著录信息
·识别信息:名称或识别号;
·类型:材质、功能或介质,如纸质货币的类型为纸币;
·制作信息:制作者和制作者角色,如钱文的书写者;
·物理特质:外观及其物理形式的特征,如量度、材料和技术、铭文标记等;
·时代:制作或使用的时代或历史背景;
·地理位置:当前位置、过去位置、制作位置或发现位置;
·主题:对文物中所描述的具象或非具象内容的标识与解释,包括事物、地点、活动、抽象形状、装饰、故事和文学、神话、宗教或历史事件等;
·描述:讨论文物的功能及重要性,或对其他信息的不足之处予以补充或诠释。
·视觉资料:照片、拓片等。
上述信息是描述钱币类文物所需的最低限度信息,钱币类文物元数据中必须包含能够描述这些信息的元素,并且应根据实际需求增加用于描述其它补充信息的元素。另外,钱币是一种功能性物品,它由某团体或机构发行,在某国家或地区流通、使用,具有名义价值或实际价值,所以发行流通和币值是钱币文物特有且重要的信息内容,此部分内容应在钱币类文物元数据中体现。
四 钱币类文物元数据方案设计
本文从使用者需求出发,结合与钱币类文物相关的信息描述内容,依据准确性、专指性、通用性和实用性的原则,设计的钱币类文物元数据方案(列于表4),共计22个核心元素和29个元素修饰词。设计新的元数据时,应从现有的元数据中发现和选择合适的元素,而不是重新创建元数据[17]。所以方案的核心元素复用文物数字化保护专门元数据规范体系的20个通用核心元素,并根据钱币类文物特点,增加“发行流通”和“币值”作为文物类型核心元素。
为对核心元素进行修饰与限定,钱币类文物元数据方案从《文物元数据元素术语词典》10中选取部分文物术语作为元素修饰词,该词典是与文物数字化保护专门元数据规范体系配套的用于描述不同类型文物属性的术语集合。因《文物元数据元素术语词典》中的术语不能完全满足描述钱币类文物的需求,方案在核心元素“工艺技法”下增加元素修饰词“名称”“工具”和“评价”,在核心元素“计量”下增加元素修饰词“形状”。这4个额外增加的元素修饰词来自CDWA元数据规范,在表格中使用⋆注明。
表4 钱币类文物元数据方案
(续表)
本方案仅是建议性方案,博物馆在使用时可根据实际需要对方案中的元素及修饰词进行增加或删减,从而设计本地元数据方案。例如博物馆面向钱币类文物爱好者、研究者等提供信息时,可不呈现权限、展览/借展史等管理性信息,以提供描述性信息为主。
五 结语
博物馆使用统一的元数据规范可以提高其文物信息的利用效率,从而促进博物馆的藏品研究,反之藏品研究水平的提高亦可推动博物馆的藏品管理工作。而我国钱币类文物数量众多,对其进行管理是博物馆藏品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目前业界尚未发布钱币类文物元数据规范,本文根据国内外相关文物元数据格式,在文物数字化保护专门元数据规范体系的基础上,设计了针对钱币类文物的专门元数据方案,希望能够为未来钱币类文物元数据规范的建立提供参考。
本文使用的部分资料来自中国钱币博物馆征集保管部,在此谨向中国钱币博物馆征集保管部的各位工作人员致以诚挚的谢意。
注释:
[1]肖珑,陈凌,冯项云,冯英.中文元数据规范框架及其应用[J].大学图书馆学报,2001(05):29-35+91.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文物局.WW/T 0017—2013 馆藏文物登录规范[S].北京,2013.
[3]国务院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 国家文物局.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数据公报[N].中国文物报,2017-04-08(003).
[4]申晓娟,高红.从元数据映射出发谈元数据互操作问题[J].国家图书馆学刊,2006(04):51-55.
[5]DCMI Liability.DCMI Schemas[EB/OL].(2012-06-14)[2019-05-15].http://dublincore.org/schemas/
[6]The J.Paul Getty Trust.Categories for the Description of Works of Art[EB/OL].(2019-02-28)[2019-05-20].https://www.getty.edu/research/publications/electronic_publications/cdwa/
[7]The Library of Congress.VRA Core Schemas and Documentation[EB/OL].(2015-01-27)[2019-05-15].https://www.loc.gov/standards/vracore/schemas.html
[8]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文物局.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手册[M].北京:文物出版社.2012.第232页
[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文物局.博物馆藏品信息指标著录规范[EB/OL].(2004-11-17)[2019-05-28]http://www.sach.gov.cn/art/2004/11/17/art_659_7074.html
[10]北京大学图书馆.文物数字化保护元数据标准规范征求意见稿发布[EB/OL].(2017-05-11)[2019-05-20].https://www.lib.pku.edu.cn/portal/cn/node/2889
[11]洪铁松主编.货币金融学[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16.第17页
[1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文物局.全国馆藏文物名录[EB/OL].[2019-05-28]http://gl.sach.gov.cn/collection-ofcultural-relics/
[13]《中国钱币大辞典》编纂委员会编.中国钱币大辞典[M].北京:中华书局.1998.
[14]马飞海总主编;陈源等主编.中国历代货币大系[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
[15]俞伟超主编.中国古钱大系[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7.
[16]中国文物学会专家委员会编.中国文物大辞典[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8.
[17]韩夏,李秉严.元数据的互操作研究[J].情报科学,2004(07):812-814+8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