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朱门》中的男性形象

2019-06-28邓婷

新丝路(下旬) 2019年7期
关键词:李飞杜家林语堂

邓婷

林语堂的作品中女性形象的描述极其成功。无论是《京华烟云》中的理想女性姚木兰,还是《朱门》善良勇敢的杜柔安,林语堂小说中女性形象多姿多彩,由此,对其呈现出的女性形象、女性观等研究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然而对于其小说中男性形象的分析还是为数不多,本文将从《朱门》着手,浅谈林语堂男性形象的构建。

男性社会意义上是推动社会进步创造社会财富的重要力量;在家庭意义上男性是父亲、儿子和丈夫,所以对作品中的男性也是从这几个角度进行分析的。

首先我们来谈谈“父亲角色”中国的家庭是以父子关系传承关系,中国的文化即是以这种父子轴的家庭关系为出发而发展形或的。父亲的角色定位会对子女的教育方式及生活态度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父亲在一个大家庭里就像一棵大树的根,在家这颗大树上生出什么枝、结出什么果,全要取决于父亲这棵根。据此我们可以看出父亲作为传统文化的代表对整个家庭命运的影响,林语党本人也曾提出。

《朱门》中杜忠与社范林兄弟二人同为“大夫感”的继承人,杜忠是位做过翰林的大学者,是位保皇党人,他秉承儒家正统文化,政治上推崇君主立宪,坚持保皇。不承认新政权,最后才剪掉辫子:在参加张大帅的复辟失败后,保皇的梦想也便跟着破裂了,于是退隐到甘肃南部的喇聊庙里过着精神独立信仰自由的生活:他一方面筑信佛教,相信普恶自有报,极力阻止侄儿为谋私利而危及到回民的生存。另一方够又坚守儒家传统,是一位家族荣誉维护者,想尽办法让他弟弟杜范林放弃修闸堵水,到死都为维护家族荣誉而努力,“你们年轻的一代,我要你们记住祖父的榜样。他给大家留下这家屋子,这份地位以及杜家的好名声,别忘了,他给我们最珍贵的遗产不是财物面是名望、学问和荣誉,你们不能玷污辱这份好名声,你们要......”作为柔安的父亲,他又是一位不失开明的家长,能接受女儿的自有恋爱,并且还亲自安排柔安和李飞二人订婚。杜忠教育女儿不要违反“人心的法则”,“和邻居和平相处”,继承先人传统。他将独家的未来寄托于柔安和春梅,这也反映了林语堂的女性治家理想。林语堂曾说过“我心中的理想女人是爱数学也爱化妆品的,是比女权主义者更有女人的性格的。让她们用她们的化妆品吧,如果他们还有余力(孔子不一定会这样说)”。

我们说在父系的家庭结构中,父亲的精神指导事实上不仅仅是权威,而是这个家庭得以维系下去的精神支柱,杜忠一直秉承祖父遗训维护家族荣誉,他的死实际上就是杜家的倒塌,得以延续的男性家长血脉宣告终结。

再看看杜忠的弟弟杜范林,曾做过西安市副市长,官场的老油条,道锦的伪君子,为人虚伪狡猾。专横、贪婪、暴戾、腐化多种恶德于一体。虚伪奸诈,道貌岸然,口头反对纳妾,却霸占婢女,违背伦理道德,宁愿乱了辈分也不愿承认;想要独吞杜家产业,以败坏家风之名赶走未婚先孕的侄女;为了谋取利益不择手段,不讲人道蛮横切断湖水,牺牲回民利益,作为祖仁的父亲,放任儿子胡作非为。这个一家之长的父亲事实上都在做有违家庭稳定延续的事,正如社忠生前所说“老天会惩罚我们杜家的……无理水远存在。”(《朱门》第174页)最后落了个死无葬身之地的下场。

说完父亲一辈我们再来看看青年一代,小說主人公李飞,出身寒门,正直的知识分子,大学生出身,参加过北伐战争,离开军队在上海当记者,被报社派回家乡西安工作。在政治中他采取中间态度,但又富裕正义感,“对军阀的作为觉得可笑或愤怒”,“相信中国必须要改变,否则无法在世界中立足”,他敢于在新闻报道中揭露丑陋的东西,李飞与柔安对杜忠谈及写文章伤及当局二逃离西安时,“我写那篇文章也许莽撞了一点”,李飞说,“不过总该有人说句话呀”“你做得对,我很高兴你不是国民党”,“当然不是”,李飞生气勃勃的说“我不搞政治”李飞也并未认清国名党的本质,这只是表明他清高的政治态度。作为儿子,李飞和母亲关系亲密,非常孝顺母亲。作为丈夫,虽未能守护自己的妻儿,身处绝境却未曾放弃一家团聚的信念。

蓝如水是李飞的好友,却与李飞的性格完全不同。富有浪漫气质,他从法国留学回来,“带回来满肚子法国烹饪的学问和法国‘油煎苹果的方法”“回到中国他坚信中国的生活方式优于每一个国家,只是他说不出来所以然来”他应李飞邀来西安看古都,可是住了住了一年还不走。他喜欢西安这种安定闲适,他和其他富家少爷一样中日优哉游哉但心地善良,“只希望在世界的一角拥有自由与平”“他一直追求生命中清新、真实的一切”,他被崔遏云的天真无邪和独立精神所倾倒,热烈追求又耐心等待,然而遏云并非他命中人,遏云自杀后,如水和浪漫多情的香华惺惺相惜,远走高飞。

祖仁,在小说中是与杜忠形成鲜明对比的人物,西学派代表,美国留学专攻“企业管理”,回国之后接管了父亲的生意,凭着远见和“进取的策略”不断扩张,很快就成为西安的杰出青年才俊之一。然而他厌烦西安的那股“懒散不求效率的调调”,对文学敬而远之,秦腔、大鼓等生活艺术,在他眼里是“原始”落后“半开化的玩意儿”,他认为“干净、进步和水泥是他理想中的中国”,然而对于美、对于生活没有一丝追求。在他妻子眼里他是一个相当乏味的人,“他的脑袋似乎只炒一个方向发展”,那就是赚钱。为谋求利益,不择手段,不顾底线。显然,这样的人物不适合推动西安的发展,所以小说里作者设计祖仁无后,且死于追逐利益的民间冲突。

方文博,乐于助人,有江湖人物的侠士气,民间帮会头子,超然于政治斗争之外,虽面貌性格模糊,但的存在将柔安、遏云、如水等这一帮友人紧密联系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

猜你喜欢

李飞杜家林语堂
林语堂的“半场演讲”
林语堂更衣见老友
有一种回报,叫我成为了第二个你
林语堂妙论“好丈夫”
有一种回报,叫我成为了第二个你
回来
Lin Yutang’s Aesthetic Orientation and his Translation Thematization
趣味数学游戏
杜家毫会见陈晋一行
倒霉透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