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名媛陆小曼和她的文艺世界
2019-06-28岳芬
岳芬
摘 要:常州名媛陆小曼一直是位颇受争议的女子,她的传记及相关经历颇受追捧,然而关于她的文艺作品和文艺思想的学术性研究却常常被人们忽略。从艺术特色的角度来看,陆小曼文艺创作可以概括为真纯自然、灵动细腻、唯美高雅,这三个方面分别对应她的三种情操——情、才和格。陆小曼本身富于天真之气,她的文艺作品中也自然而然地流露出真实的情感,博学多才也使得她的文艺作品显得格外出众,出生名门加上坎坷的经历又为这些作品平添了典雅与唯美的格调。
关键词:陆小曼;文艺作品;文艺思想;陆小曼山水画
中图分类号:I206.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7394(2019)01-0046-05
常州名媛陆小曼一直是位颇受争议的女子,她的传记及相关经历颇受追捧,然而关于她的文艺作品和文艺思想的学术性研究却常常被人们忽略:一方面,由于在人们心目中她奢靡、风流交际花的形象远胜于其才女的形象;另一方面,陆小曼婚姻的不幸乃至徐志摩之死,更使她的身世带有不祥之意,为人们所垢病。而实际上,陆小曼出身名门,掌握英、法等外文,曾担任外交部的口译,而且精通诗文书画,更无愧于民国时期才女的头衔。郁达夫就曾这样评价她:“小曼是一位震动20世纪20年代中国文艺界的普罗米修斯。”[1]
徐志摩在世时,陆小曼与徐志摩珠联璧合、共同创作。丈夫逝世后,她又用自己独特的方式追忆爱人,陆小曼整理并出版徐志摩的文集,同时,潜心绘画创作。陆小曼在绘画方面不仅有极高的天赋,还师出名门,曾得刘海粟、贺天健与陈半丁等名师的指导,无论人物画、山水画或花鸟画等都有所建树,她的画风清丽高雅、形神兼备。她举办过自己的画展,展出一百多幅作品,新中国成立后还加入了上海中国画院,成为专职画师。她的老师、画家刘海粟钦佩陆小曼,认为她是一代才女,光彩照人。“她的古文基础很好,写旧诗的绝句,清新俏丽,颇有明清诗的特色。写文章,蕴藉婉约,很美又无雕凿之气。她的工笔花卉和淡墨山水.颇见宋人院本的传统。而她写的新体小说,则诙谐直率。”[2]关于陆小曼的文学创作,包括与徐志摩合作的戏剧《卞昆冈》、侬丽大胆的《小曼日记》、人物鲜活的《皇家饭店》以及为徐志摩所作的几篇序言等。
从艺术特色的角度来看,陆小曼文艺创作可以概括为真纯自然、灵动细腻、唯美高雅,这三个方面分别对应她的三种情操——情、才和格。陆小曼本身富于天真之气,她的文艺作品中也自然而然地流露出真实的情感,博学多才,也使得她的文艺作品显得格外出众,出生名门加上坎坷的经历又为这些作品平添了典雅与唯美的格调。
一、“情”之真纯自然
“真纯的思想”如陆小曼在日记中所说,是她所推崇的,也是她所钦佩的,是徐志摩带她走上“真”之路。陆小曼爱徐志摩之“真”,这里的“真”,指情感之真,做人之真。这种“真”体现在她的人生态度和文艺作品中,是对自己情感的不欺骗,在当时思想保守的年代,即使面对千夫所指,她也无法糊弄自己的情感,压抑对纯真爱情的追求;“真”也是对艺术之真的追求,她希望自己能如徐志摩之所期盼,沉浸于艺术的创作和思考中,远离浮华的社交场。
小曼情感的純真,更多体现在她的日记及与徐志摩的通信中,《哭摩》写于徐志摩飞机失事后不久,小曼此时仍沉浸在深切的丧夫之痛中,她无法接受至亲至爱的突然离去,文字间渗透着一种令人窒息的心痛,“我只叫我的心从此麻木,不再问世界有恋情,人们有欢娱。”[3]223痛得深切因为爱得热烈,小曼与徐志摩的结合实属不易,而在她的日记中也真实记录了这些漫长抗争日子里的矛盾与纠结。虽然受西方思想的影响,小曼并未生活在民主开明的时代,需要有足够的勇气面对世俗的流言蜚语,需要忍受着身心的折磨、父母的阻挠,他们的爱情得不到祝福,即使在婚礼上作为证婚人的梁启超也对两人严厉指责。
“遗文编就答君心”是陆小曼1933年清明至海宁硖石为徐志摩扫墓时创作的诗句,她的确履行了自己的承诺。《志摩全集》的编排过程非常曲折,直至徐去世二十六年后,全集才得以顺利出版,期间经历了小曼生病的耽搁,搜集散落文章之不易,战争的延误,书稿甚至险些遗失。漫长的艰辛与等待全依赖小曼对志摩真挚情感的支撑,才盼来曙光,她的信念便是“志摩生前为新诗创作所费的心血,为了新文艺奋斗的努力,有时一直写到深夜,绞尽脑汁,要是得到一两句好的新诗,就高兴得像小孩子一样的立刻拿来我看,娓娓不倦的讲给我听……”。[3]347直至1965年逝世,小曼的委托朋友的“最后的一个心愿就是希望与志摩合葬”[4]。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曾说:“尼采谓:一切文学余爱以血书者。”[5]表达他对文学真实情感的推崇,艺术若缺少了真实自然的情感便如同失了灵魂,索然无味。陆小曼正是“以血书者”,尤其是在徐志摩去世以后,她的写作和绘画都不再是单纯的艺术表现,而是对内心情感的书写。
以徐志摩的去世为时间界线,陆小曼的文艺创作可以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陆小曼生活在徐志摩的荫庇中,富足、和睦、安闲、幸福的生活使她的创作主题较为集中、内容相对狭窄,且明显地受到徐志摩文风的影响。以《卞昆冈》为代表,陆小曼的创作单纯直率、语言风格鲜明。文学创作对于她来说完全是一种乐趣,是她与徐志摩思想交流的重要途径,使他们的生活在精神上富足而充盈。
后期,陆小曼的创作在情感上急转直下,徐志摩的死几乎让她永远失去了面对生活的勇气,对徐志摩的眷恋和思念以及由此带来的苦痛取代了安闲和惬意。在创作中,她的文风变得冷静、低沉,徐志摩的身影仍旧徘徊在她的作品中,却不再美好、温馨。她的绘画创作则更是表现得凄冷,冷色调的运用和嶙峋的景观凸显出内心的痛楚。
从前后两个时期的创作来看,无论是文学写作,还是绘画作品,陆小曼都表现出了真淳的情感,而且是以自然而然的方式流露于字里行间和细腻秀美的画作中。她从不掩饰自己真实的想法,而是勇敢地直抒胸臆,或表达自己对世界的兴趣、对幸福的渴望,或将内心的痛苦呼告出来。无论是优秀的作品,还是一些清浅的文字,都没有虚饰的情愫。即便是那些成就较低的创作,也都远离矫饰和造作。这对一位文艺创作者而言无疑是可贵的。
二、“才”之灵动细腻
1947年夏天,陆小曼接受著名女编辑家赵清阁的约稿,创作一部约两万字的小说《皇家饭店》(原名《女儿劫》)。这部作品也是陆小曼的代表作之一,推出之后广受好评,赵清阁赞扬《皇家饭店》:“描写细腻,技巧新颖,读之令人恍入其境,且富有戏剧意味”[6]。《皇家饭店》是陆小曼在艺术生涯中后期创作的一部小说,也是她一生中唯一的小说作品。这部小说与冰心、苏雪林等11位著名女作家的作品共同收录在由赵清阁主编的《无题集》(现代中国女作家小说专集)中,可见陆小曼在当时的社会地位和创作地位。
小说叙述了一位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已婚女子婉贞的悲惨遭遇。由于经济的拮据,加之孩子生病急等用钱,她被迫到奢华富贵的皇家饭店做销售化妆品的工作,仅仅两天的时间,她便看尽了皇家饭店中那些富贵者的种种丑态以及贫苦人之不幸。最终,婉贞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选择了逃离那肮脏不堪的世界。小说布局精巧,结构紧凑集中,主要描述了女主人公在皇家饭店工作的第二天晚上发生于女子休憩室内的故事,语言生动活泼,很多细节描写颇为细腻。
小说延续了她的戏剧灵感:封闭的休憩室里上演了一幕幕精彩的故事。第一幕情节刻画了几位贵族女子追捧戏子,贵妇人过着奢靡生活,生存的意义便是为了打扮好自己,吸引男人,学戏也是为了更好地出风头。而戏子林彩霞追求虚荣,看中了精致的首饰想据为己有,又囊中羞涩。贵妇人觉察出戏子不再热心教戏,想索要更多奢侈品便故意戏耍她。第二幕中黑衣女郎与同伴相互调侃对方对婚姻的不忠,最后却也惺惺相惜,同是天涯沦落人,因为丈夫收入不宽裕,凭借不错的容貌赚取外快来贴补家用。第三个故事最为精彩辛辣,也令人心酸。世故的王太太为了助力自己的丈夫高升,不惜为陈部长物色清纯少女讨好他,其手段之老练圆滑,令人咂舌。当同伴挑明她的自私用心时,她也立刻反唇相讥,“你也不错呀,你看刘局长给你收拾得多驯服,叫他往东他不敢往西,只要你一开口要什么,他就唯命奉行”[3]475。可怜的少女在这些如风月场老鸨般的贵妇人手中,如羊入虎口任人摆布,成为他人的棋子。第四幕描述了一位贵妇人发现自己的情人竟与别的女人偷情,将气全部撒在介绍的友人身上,甚至气得“拿木梳拼命用力向自己的头上乱梳,看样子连自己都不知道是在梳自己的头发,简直气糊涂了”。[3]492可以说,《皇家饭店》是一个以小说笔法来建构的戏剧的世界。
小曼的小说比戏剧还要更为生动,一个个人物形象鲜活地跃然纸上,她将上层女子的思想活动及生活情况描述地十分生动。小说中的贵妇人或尖酸刻薄或圆滑世故或放荡风流或虚荣骄横,每个人的性格形象都绝不雷同,使人读来仿佛眼前浮现出一幅幅灵动的人物素描。这样细腻生动地描写自然离不开小曼丰富的生活经验,“饭店去的次数多了,自然印象就深了,写的得心应手。”[7]。也不离开小曼细致地观察和敏感的文学感悟力,以及灵动细腻的笔触。
《皇家饭店》是徐志摩去世之后,陆小曼文学创作的少数亮点之一。对徐志摩的怀念和悲悼,几乎浇灭了陆小曼的创作热情。除了转向绘画之外,在文学方面,她一心扑在徐志摩文集的整理和出版上,正如陆小曼在徐志摩死后的挽联中所写:“多少前尘成噩梦,五载哀欢,匆匆永诀,天道复奚论,欲死未能因母老。万千别恨向谁言,一身愁病,渺渺离魂,人间应不久,遗文编就答君心。”[8]她也几乎放弃了文学创作,诗性的陆小曼就此离去,无论是《皇家饭店》,还是其余一些散文作品,无不渗透着凄苦的情怀和哀婉的思恋。
不可否认,她的小说仍存在一些问题,比如主题的立意不够深刻,虽然深切同情受压迫的女性,但小说的结局主人公婉贞的思想抉择过程略显突兀和苍白,婉贞并未意识到她悲惨命运的根源是黑暗的社会和腐朽的制度,缺少知识分子应有的觉醒和社会责任感。此外,与同时代的名作家相比,文学技巧也并不新颖,小说内涵也不够含蓄深远,文笔尚需磨炼。
三、“格”之唯美高雅
陆小曼擅长戏剧,她不仅是资深的京剧票友,还熟悉昆剧、会演皮黄,翻译过意大利的名剧《海市蜃楼》,并与徐志摩合著戏剧《卞昆冈》。1928年出版于新月书店的《卞昆冈》也是徐志摩唯一的一部戏剧,虽然无法与同时代戏剧名家曹禺、夏衍等的作品相比,但这部戏剧也颇有特色。剧情弥漫着唯美的色彩和神秘的气息,无论是长着一双酷似死去母亲美丽眼睛的纯真无邪的阿明,还是预言“下血、下血”的会弹三弦的“活神仙”瞎子,或是痴情执着的卞昆冈,以及起初爱着卞昆冈,发现爱而不得后生怨,甚至怕与情人奸情败露,弄瞎阿明双眼,并残忍杀害他的李七嫂,都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陆小曼创作的这部五幕剧明显受到西方象征剧的影响,营造一种病态的美和死亡的氛围,从青娥的不幸离世到卞母的逝去,以及阿明的悲惨遭遇到卞昆冈的自杀都蕴含着深刻的悲剧情节。李七嫂形象的转变更容易使人联想到西方的美狄亚,人物塑造较为复杂丰满。剧中没有绝对的善与彻底的恶,有的只是无尽的辛酸与命运的悲叹。
陆小曼在绘画方面更具天赋,也是绘画方面的成就为她带来盛名。她的绘画格调高雅清丽,如:仕女画中的女性形象便具有自己的独特风格,摆脱了当时绘画界仕女图细腰瘦肩、瓜子脸樱桃小嘴的模式化形象,既有中国古代女子之唯美,又蕴含民国时期女子之现代美,外形姿态丰富多彩,气质娴静自然,富有生命力。
在主题上,陆小曼的绘画以山水画居多,虽然由于身体的原因,她无法游览更多的山川大河,但她喜好寄情于山水之中。她最富传奇色彩的山水画当属1931年的《山水画长卷》,这幅画的珍贵首先体现在画中江南山水之传神,绵延起伏的山峦,如白练般的清泉、葱郁的树木,磅礴壮丽与温婉清丽共融画中,烟雾朦胧宛若人间仙境。其次,这幅画有诸多名家的題诗,《山水画长卷》中有胡适,杨铨,贺天健等名人对陆小曼的称赞和鼓励,也体现了诸名家对山水画的见解。最后,这幅画是徐志摩在飞机失事后的唯一遗物,一直伴随陆小曼走到了生命的尽头。此外,山水扇面画也是小曼的得意之作,颇受欢迎,画中意境亦清净高雅,颇具文人风范。陆小曼的画中多有题诗,或自题或师友题,体现了中国绘画“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独特审美趣味,画与诗相互辉映。
花鸟也是陆小曼绘画的主题,陆小曼画中的花鸟、蝶虫生动自然,布局错落有致,色彩清新柔和,风格灵动而不失幽雅。其中值得一提的是陆小曼运用没骨画法绘制的《百花齐放》,没骨画法介于工笔画与写意画之间,对绘画者要求较高,要求作画者要胸有成竹,不打底稿,一气呵成,并能有机地结合运笔和设色。《百花齐放》中无论是素雅坚贞的菊花、神圣净洁的荷花、雍容华贵的牡丹、别有暗香的梅花,都栩栩如生,暗香浮动。
此外,20世纪上半叶,正是中国传统绘画面临存亡、变革的关键时期,在陆小曼创作中国传统山水、花鸟画中,西洋绘画的一些理念和技法也有所显现,她的作品既反映了当时上流社会以及部分上层知识分子对西方文化的吸收和对本土传统文艺创作形式的改造,也为研究民国时期的绘画和文人思想艺术特色提供了佐证。
总之,做为拥有“名媛”称号、跻身上流社会的时代“宠儿”,陆小曼身上的贵族气质非常浓郁,她着装入时、兴趣广泛高雅,她的志趣和事迹受到很多名流的追捧,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她的作品风格。同时,受徐志摩影响,她在精神上更表现出与众不同的“贵族”特征——超越对物质的追求和对欲望的过度奢望、对人生的精神性存在、对人与社会和宇宙自然的关系保持深度的思考。
四、余论
陆小曼的文艺世界是一个“浪漫”的想象世界——有流淌着爱情的河流、有苍凉的青山、也有悲苦孤寂的顽石。她在这个想象的世界中徜徉,徐志摩曾闯进这个世界,让它变得绚烂华美;徐志摩的离开,又让它瞬间黯淡无光。陆小曼的经历同李清照的人生有很多相似之处,前期的浪漫舒心和后期的凄苦悲凉形成了鲜明的反差,这也决定了她的作品从华美走向凄惶、从热烈喧腾滑向清冷寂寥。
时代成就了陆小曼这样一个奇女子,民国是东西方文化激荡碰撞的時期,陆小曼亦不可避免受到了西方文学艺术和思想文化的影响,她的艺术作品既有中国传统美学之韵味,又不乏西方艺术技巧的运用和浓烈的情感以及自我意识的觉醒与追求。人们常会把她的名字和徐志摩连在一起,的确,她的人生和艺术思想都不可避免烙上了徐志摩的印迹。然而,从她的艺术作品中,我们依然可以看到一个新时代的才女独有的文艺思想,她热爱绘画,追求人生的真情感,不做作、不为他人而活。
诚然,陆小曼的思想不够理智,使她的婚姻不可避免地成为悲剧,奢侈任性的她不适合浪漫诗人,而更适合嫁与富甲官员,但她不似薛宝钗般爱追寻仕途之俗人,却如林黛玉般好纯真之情种,故难两全。她的文艺思想也欠缺打磨锤炼,前期爱慕虚荣离不开喧哗与追捧,后期身体不支,改不掉抽食鸦片的恶习,都使她难于在艺术方面有更深刻的造诣和更丰硕的成就。
参考文献:
[1 ]语嫣然.烟花易冷,韶华易逝——陆小曼情传[M].北京:时事出版社,2014:239.
[2] 刘海粟.我所认识的徐志摩和陆小曼[J].英才,1999(2):53-55.
[3] 陆小曼.陆小曼:诗·文·画[M].南京:译林出版社,2016:223.
[4] 赵清阁.陆小曼幽怨难泯[J].新文学史料,1999(2):36-40.
[5] 王国维.人间词话[M].哈尔滨:哈尔滨出版社,2006:24.
[6] 李晓梅:《皇家饭店》陆小曼唯一的一部小说[J].档案记忆,2017(10):41-42.
[7] 郭明珍:才女 美女 病女[M]//柴草.陆小曼诗文.南昌:百花文艺出版社,2002:255.
[8] 蒋复璁,梁实秋.徐志摩全集[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3:356.
Changzhou Famous Woman Lu Xiaoman and her Literary World
YUE Fen
(School of Humanities, Changzhou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Changzhou 213022, China)
Abstract:Lu Xiaoman, a famous woman in Changzhou, has always been a controversial woman. Her biography and related experiences are highly praised by everyone. However, the academic research on her literary works and thoughts is often ignore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artistic characteristics, Lu Xiaomans literary and artistic creation can be summarized as pure and natural, flexible and delicate, aesthetic and elegant,which correspond to her three sentiments——emotion,talent and personality. Lu Xiaoman has a naive spirit. Her literary and artistic works naturally reveal real feelings. Her erudition and versatility have made her literary works exceptionally outstanding. Her birth fame and frustrations have added an elegant and aesthetic style to these works.
Key words:Lu Xiaoman; literary and artistic works; literary and artistic ideas; Lu Xiaomans landscape pain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