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预习中合作学习应用探索

2019-06-28郭锦莲

北方文学 2019年15期
关键词:应用探索合作学习

郭锦莲

摘要:随着社会发展进程的不断加快,各大高校的教学模式也在不断发生变革。语文教学过程中,课前预习是课程的主要学习突破口。由此,本文针对小学语文预习,应用合作学习模式展开探究。

关键词:小学语文预习;合作学习;应用探索

一、小学语文合作预习的作用

语文学习的目的是提升文学素养、学会语言交际、提高写作能力等为适应现代化社会发展需求的一系列人文能力。在《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最新修订版]》中的前言部分有这样一段话:现代社会的公民要求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精神,具备创新、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具有阅读理解和语言交流表達的基本能力,以及会用现代化手段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这段话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具有非凡的指导意义,目前培养“合作精神”是九年义务教育各阶段教学的工作重点。而且可以说人类作为一种群居社会性高级动物是不能缺少合作意识的,凡是具有社会性行为的动物,合作都是生存的基本手段。合作是交流经验、互相学习、彼此配合的过程,是为达到同一目标的联合行动。因此在小学语文预习阶段引入合作意识,会起到集思广益,交流心得、弥补不足、查漏补缺的作用,深入的预习课文可以锻炼学生的探索精神、思辨能力、点评学能力,起到为下一阶段分析理解课文奠定基础,为顺利完成教学目标起到促进作用。

二、组建有效的学习小组

(一)分组原则和方法

如何对班级学生进行分组首先要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根据组员学习能力和学习成绩、学习资源均衡分组,精心搭配,同时要考虑学生的性别、个性、习惯等诸多因素,做到科学、合理、人性化的分组。每一组以4到5人为宜,小组成员安排以近距离周边调配为原则。

以课后预习分组为例,小组成员应该是住在附近的邻居为宜,家庭间距离不要太远。小组分组之后,成员可以轮流到其他人家里学习,如果需要收集资料就选择有网络的小组成员家里,同时考虑家长的配合情况和学习环境是否适宜,老师随时关注,逐一反馈信息,做出相应调理,做到效果最大化。

(二)实施组员分工制

小组成员之间要有明确分工,每人都有相应的职责:课上预习小组设组长和副组长各一名,组长选择能力最弱的学生担当,副组长则选择学习习惯最好的学生担当,这样的互补是为了避免学习成绩好的能力强的学生太过强势而影响其他组员的学习热情,以及避免其他组员养成坐享其成的坏习惯,激发每一名组员的学习兴趣,发挥每一名学生学习的能动性,达到互相弥补分享成果的效果是分组合作预习的真正目的。课后学习小组成员要有专门的资料收集员、书面记录员、考勤负责人、代表发言人等具体分工,达到各司其职互相依托的学习效果。

(三)设定明确的合作目标

教师分组之后,还要给每一个合作小组设定明确的合作目标,并与横向评比制度挂钩。教师还要考虑到学生学习能力的个体差异,给成绩中下的学生设定学会收集整理信息的能力;学会互帮互助提高学习成绩的方法;学会通过预习进行思考;学会从倾听他人看法中积累经验的目标。给成绩比较优秀的学生设定学会带着问题去预习,从预习课文中找出答案的目标;设定学会整合信息,在对课文的预习过程中收集整合语课文相关的信息,同时学会分析,拓展探究的目标等比较有难度,有深度的目标。这些根据学生层次不同而设定的目标,提高了学生的学兴趣,锻炼了学生学习能力,激发学生潜能。组建有效的学习小组,通过在实践中积累总结,获得了探索新型语文预习方法的一些实际工作经验,是符合新课改对小学语文学习的总要求和总指导的适应为现代化社会主义建设培养综合素质人才的大势所趋。

三、合作预习的指导方法

(一)习惯培养法

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习成绩的基础。在合作预习中如果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将无法完成老师设定的学习目标,收到预期效果。具体习惯养成分为:

1.积极探索,主动用脑,成绩差的学生向成绩好的学生学习经验,反之成绩好的学生愿意帮助他人指导学习方向。

2.愿意发表自己的见解,拥有自信,勇于提出不同意见,敢于质疑他人看法,老师要引导学生用自我审视的态度对待他人质疑。

3.学会倾听,不随便打断他人发言。

4.小组成员间学会自我点评,综合小组意见发表看法。

5.学会处理小组成员之间的关系,知道大家是互助关系而不是竞争对手,学会合作法法提高学习成绩

(二)预习分段法

预习分段法是指把课文分步骤展开预习。例如《丝绸之路》一课学习,第一步要求学生初读课文总结生字,理解字义。第二步分段阅读,找出故事人物以及人物身份,找出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公元前115年发生在伊朗高原北部安息国将军迎接张骞出使西域的故事)第三步细读课文,课文中都用了什么样的叙事方法?(对话描写)你最感兴趣的是那部分描写?(异域文化介绍)第四步发表感悟和思考,通过预习课文你知道了什么?有什么样的感想?(中国在古代就进行了与国外的通商贸易,我们现在的好多食物、蔬菜、水果都是张骞通过对外交流带回来的,而且中国的好多先进生产生活技术也由丝绸之路带到了国外,对国外的生活都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三)时机把握法

预习交流是很好的课前准备活动,如果老师能够抓住机会,拓展学生视野,开阔眼界都是有益于教学提高的方法。例如老师让学生收集有关张骞出使西域的其他故事,围绕《丝绸之路》的话题写一篇小文章,都是有助于让学生更好理解课文的手段。

总之在小学语文预习中进行合作学习的探索和研究是任重而道远的工作,需要小学语文老师不断摸索前进,积累经验,在实践中取得良好的收效。

参考文献:

[1]杨嫒.小学语文预习中的合作学习模式探究[J].课外语文,2018(6).

[2]曹渝生.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新课程(上),2015(12).

猜你喜欢

应用探索合作学习
探索智能手机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道路桥梁施工中钢纤维混凝土技术应用探索
高中化学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分析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
浅谈语文课堂阅读教学
移动互联网与农村语文课堂教学的对接应用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