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教学中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策略
2019-06-28王雨露
王雨露
摘要:近年来,随着英语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仅注重听说读写的传统英语教学已经不能满足学生英语能力的全面发展,这就促使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逐渐成为教育界普遍关注的重要问题。本文以目前英语教学中自主探究式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为切入点,提出如何在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以及带给英语教学的启示。
关键词:英语教学;自主探究能力;培养策略
一、引言
传统的英语教学只注重学生的语言掌握形式情况,而忽视了学生对语言的综合运用。从而导致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较低,处于懈怠的状态。基于当前英语教学中所存在的这些问题,教师将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这一教学目标投入到英语教学中是十分重要的。让学生能够有独立思考、分析以及处理问题的能力,从而达到将英语活学活用的目的,强调学生个人能力的培养,突出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总而言之,在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将为英语教学提供一条新道路。
二、英语自主探究式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教师方面问题
目前,虽然许多英语教师对新课程改革有了一定的了解,但落实到实际课堂中,仍旧采用较为古老的英语教学方法,主要以应付应试教育为主要目的,从而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及能力的培养。在课堂中,教师坚持用自己的思想引导学生,忽视学生的现实需求,导致教师教的内容和学生所接受的内容产生了差距,容易出现优生较优、差生较差的结果。教师自身的专业技能不过硬也是原因之一,不能在课程设计中融入探究性活动,未能科学的设计课堂活动,就很难激发学生的探究性思维,拥有独立思考的机会。这也就最终导致了教与学很难达到一个平衡点。
(二)学习者方面问题
一些学生为了取得优异的名次,从而过分注重卷面成绩,他们就不断地去刷题以达到提高分数的目的,从而忽视了自己的自主能力以及英语交际能力的养成,其次探究性教学的内容新颖、手段多样,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要求学生有一定的自主探究能力。然而,不同学生的知识接受能力和基础不同,融入到探究性教学的程度也有深浅之分,基础较高、反应快、接受能力强的学生容易把握课堂的自主权,那些基础薄弱、参与課堂不积极、接受能力差的学生就很难完全参与课堂中,使英语教学出现两极分化的现象。以上的这些问题是很多学生身上都有体现,这也成为了阻碍探究性学习开展的重要原因之一。
三、如何在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说:“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兴趣的高低对学习效果能产生很大影响。如果学生伴有浓厚的兴趣投入到学习当中,当他们遇到问题时,他们会主动查阅资料,不断钻研。相反,如果他们最终学习目的仅仅是学知识,那么遇到问题就会躲避,不敢面对问题,从而产生厌学的心态。当前的英语教学以理论教学为主,教师没有根据学生需求去设计教学话题,不利于学生主动参与英语学习。这就需要英语教师在充分了解学生需求后,根据他们的知识接受程度来教学,这样学生才会带有兴趣参与课堂。
(二)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在学校教学中发现了一个现象,如果学生喜欢这个老师,他就会积极主动学习这门学科的知识,而如果老师不被学生接受,那么学生会连带着排斥这位老师的所有课程。这说明和谐的师生关系有利于促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教育名著《学记》中指出“亲其师而信其道”就彰显这个道理。所以教师要努力和学生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这要求教师对学生要有足够的了解,对于不同程度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在给学生答疑时,老师要有耐心地倾听学生的疑惑并认真仔细地作出讲解,还要经常找学生谈心,了解他们的生活情况和心理活动,并及时的进行开导和教育。
(三)提高学生学习自主性
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体现在学生把自己看作是教育对象,从而对学习活动进行自我支配、调节和控制,充分激发自身的潜能,并利用内、外两方面的积极因素,主动地去认识、学习和接受教育影响,勇于向教师质疑,进行互动式研讨,以达到自己所预期的学习目标,这在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表现得尤为突出。学生的这种自主性,要求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深入地了解和引导学生,掌握他们的认知水平、学习态度以及思维方式,采用恰当的教育方式和手段,最大限度地启发他们的认识与发展潜能,为学生自主性的养成创造条件和机会,促进学生主动学习,主动内化和主动发展,让他们在教育与学习的过程中成为真正的主人。
(四)建立多样的评价体系
在教师创新探究性教学后,还应注重使用多样的评价手段。教师应该对学生不用学习阶段、学习成绩以及学习风格等进行评价,积极建立起学生对英语探究学习的模式。教师也应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并且在学生遇到探究问题时给予必要的指导。教师还要及时鼓励学生,能够发现学生在参与探究活动的优点,引导学生创新自主探究形式,对学生的探究成果进行肯定式总结,并且对学生的探究成果提出改进意见,促进学生向着正确的方向不断开展探究活动。教师还要启发学生的探究思路,运用对比、联想等多种方法评价学生探究过程,启发学生的探究思维,并且帮助学生总结探究学习方法。
四、自主探究学习模式对英语教学启示
自主探究的学习模式建立需要依托一个创新、自主与平等的教学氛围。在以后的英语教学中,英语教师应该具有创新意识,采用多种教学手段教学,多设计一些学生普遍参与程度、积极性较高的活动,创设的教学环境要尽量活跃轻松,这样学生才认为学习的压力减少,有足够的认同感,学生敢于做出大胆的设想,敢于质疑,愿意交流自己学习中的思考所得与困惑之处。从而让每位学生都有机会参与到其中,享受英语学习的过程。能够独立发表个人意见,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让学生围绕有价值的探究话题更多地参与到课堂实践活动中,置身于自主学习的氛围中,发掘探究意识,培养探究能力。在探究的过程中,教师与学生要共同参与课堂,这可以缩小师生距离,同时教师通过一定的引领与指示,积极鼓励学生互动交流,小组合作学习。新课程标准所倡导的“师师互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教育理念,就证明了这一形式的重要性。教师在探究活动帮助学生解决疑问,进行恰当的鼓励与启发,可以帮助学生探究中发现问题,设计问题,解决问题。因此按照“最近发展区”理论,教师要想办法创设适当的自主探究情景与任务,促使探究式学习在英语教学活动中顺利开展,激发并保持学习者的探究兴趣和学习欲望。
五、结束语
总之,要在英语教学中融入探究活动,探究活动的内容要有趣味性,探究活动的形式要具有多样性,探究活动的主体要具有客观性,让学生意识到学习的过程是积极主动的建构过程,而不是以往枯燥无味的做题,这些对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教师在此过程中,也应该创新教学手段,从多方面最后给予学生评价,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与学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进而提升了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刘国瑜.科教融合:大学学科建设服务本科教育的切入点[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3(4):62-65.
[2]高峰.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引导探究性学习浅议[J].科教新报(教育科研),2010(26).
[3]韩选文.浅谈英语教学中的探究性学习[J].中学生英语(初中版),2010(14).
[4]余文森.独立探究法和研究法[J].中小学教学研究,20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