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话轮转换下的权势关系和人物性格分析

2019-06-28陈瑜

北方文学 2019年15期
关键词:红楼梦

陈瑜

摘要:本文站在语言学角度,以话轮转换理论为基础,对《红楼梦》中“宝玉挨打”这一桥段进行定量分析,从而揭示出王夫人、贾政、贾母等小说主要人物的权势关系和性格特点,使读者能、更好地理解和欣赏经典作品。

关键词:话轮;话轮转换;权势关系;红楼梦

“会话”一词在英语中指无拘束或非正式的谈话。“会话分析”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会话分析包括任何口头交流的研究,狭义的会话分析指的是Harvey Sacks等人在20世纪60年代初提出的分析方法,他们将日常会话作为研究对象,试图揭示会话产生和解释过程中潜在的推理规律和社会语言能力。

本文以《红楼梦》小说三十三回的经典桥段《宝玉挨打》进行话轮转换的定量分析,重点阐述贾政、王夫人及贾母之间的权势关系以及性格刻画,站在语言学的角度为分析文学经典人物提供新视角。

一、理论框架

(一)话轮及话轮转换理论

1974 年 Sacks、Schegloff 和 Jefferson 三个人合作在 Language 上面发表《A Simplest Systematics for the Organization of Turn-Taking for Conversation》一文,系统地提出了话轮的组织模式和各种特点。Sacks所提出的话轮转换理论包括话轮构造部分和话轮分配部分。

话轮构造部分是指每个话轮都由话轮构造的单位组成。话轮的单位可大可小。他们认为,说话者可以用不同种类的组合式结构来构造一个话轮。话轮可以由任何一个音节、单词、短语或短句构成。

(二)话语中的权势关系理论

“权势”一词是由社会心理学家RogerBroun Albert和Gilman最先引入的社会语言学术语。所谓权势,也就是指在某个框架内一个人能控制另一个人的行动,在谈话中,权势较强的一方有话语权,经常会打断对方,而弱势方则是跟随强势方对话题进行补充和阐释。

二、文本分析

以下是《红楼梦》中宝玉挨打后的一段对话。

T1贾政:罢了,罢了!今日必定要气死我才罢!

T2王夫人(哭道):宝玉虽然该打,老爷也要自重。况且炎天暑日的,老太太身上也不大好,打死宝玉事小,倘或老太太一时不自在了,岂不事大!

T3贾政(冷笑道):倒休提这话。我养了这不肖的孽障,已不孝;教训他一番,又有众人护持;不如趁今日一发勒死了,以绝将来之患!

T4王夫人(连忙抱住哭道):老爷虽然应当管教儿子,也要看夫妻分上。我如今已将五十岁的人,只有这个孽障,必定苦苦的以他为法,我也不敢深劝。今日越发要他死,岂不是有意绝我。既要勒死他,快拿绳子来先勒死我,再勒死他。我们娘儿们不敢含怨,到底在阴司里得个依靠。

T5王夫人(叫着贾珠哭道):若有你活着,便死一百个我也不管了。

T6贾母:先打死我,再打死他,岂不干净了!

T7贾政(上前躬身陪笑道):大暑热天,母亲有何生气亲自走来?有话只该叫了儿子进去吩咐。

T8贾母(厉声说道):你原来是和我说话!我倒有话吩咐,只是可怜我一生没养个好儿子,却教我和谁说去!

T9贾政(忙跪下含泪说):为儿的教训儿子,为的也是光宗耀祖。

T10贾母(啐了一口):我说一句话,你就禁不起,你那样下死手的板子,难道宝玉就禁得起了?你说教训儿子是光宗耀祖,当初你父亲怎么教训你来。

T11贾政(赔笑道):母亲也不必伤感,皆是作儿的一时兴起,从此以后再不打他了。

T12贾母(冷笑道):你也不必和我使性子赌气的。你的儿子,我也不该管你打不打。我猜着你也厌烦我们娘儿们。不如我们赶早儿离了你,大家干净!

T13贾母(叫王夫人道):你也不必哭了。如今宝玉年纪小,你疼他,他将来长大成人,为官作宰的,也未必想着你是他母亲了。你如今倒不要疼他,只怕将来还少生一口气呢。

T14贾政(叩头哭道):母亲如此说,贾政无立足之地。

T15贾母(冷笑道):你分明使我无立足之地,你反说起你来!只是我们回去了,你心里干净,看有谁来许你打。(见表1)

(一)王夫人的话轮分布、权势关系和性格特点

从表1来看,王夫人的话轮有3个(T2、T4、T5),但一次发话权都未能取得,是这段会话中的被动参与者。王夫人在贾府的地位虽然也举足轻重,但在丈夫贾政和贾府真正的一家之主贾母面前,也不得不进行退让。但即使如此,她的话轮平均长度却是最长的,并试图以贾母的权势压制贾政,可以看出她在处于权势末端时仍然在会话中采用以退为进的方法,以取得自己的利益需求。她的副语言特征有3次,但每次都是哭喊,再一次暗示了贾府内的权势关系。王夫人如此护着宝玉是因为真心疼爱他吗,并不是。从话轮T5可以看出,王夫人只是需要宝玉这一个男性来维持她在贾府的地位。根据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王夫人展现的一个善用心机,以退为进的人物形象。

(二)贾政的话轮分布、权势关系和性格特点

从表1 来看,贾政的话轮有6个(T1、T3、T5、T7、T9、T11、T14),从王夫人到与贾母的会话,他的话题控制权有了转变。在清朝的男权社会下王夫人是丈夫的附属品,权势自然低于贾政,因此一开始的话题控制权掌握在贾政手里,他的态度是残酷且冷漠的。后来听说宝玉挨打后赶来的贾母通过一个话轮转换变抢夺了贾政的话题权,贾政由面对王夫人时的发话人转变为应答贾母的反应人,当他与自己的母亲进行会话时,权势也自然要低贾母一等。贾政的副语言特征一共有5次,面对王夫人时,他的副语言特征并不多,并有一种游刃有余之感,当贾母开始质问时,他的副语言特征开始变多,可见他在几次话轮的转化中失去了彻底地话题控制权,只能靠这种方式来安抚处于权势最高层的贾母。贾政的话轮平均长度要低于贾母和王夫人,这也符合他身为男性的语言特点。根据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贾政是一个寡言少语、迂腐易怒,但又不失正直孝顺的人。

(三)贾母的話轮分布、权势关系和性格特点

从表1上来看,贾母的话轮有6个(T6、T8、T10、T12、T13、T15),她是在中途加入这段会话的,但却从第一个话轮转换开始就掌握了话题控制权,可以看出她是处于权势的绝对中心地位。如果说王夫人对宝玉的爱护是基于她对在贾府地位的追求,那么贾母对宝玉的爱则是真心实意的、祖母对孙儿的溺爱。贾母的副语言特征非常多,厉声说到、啐了一口等都能看出她对贾政体罚宝玉的怨怼之情,同时中途她与王夫人的话轮转换也能看出她有着敏锐的洞察力,明白王夫人并不是真心爱宝玉,所以她对王夫人的态度依然也是一针见血的嘲讽。作为贾府的老祖宗,她的喜怒哀乐牵动着每一个人,她总是能在会话中控制着话题,并在被抢夺话语权后迅速夺回,这些特点从这一段会话的话轮转换中就很好地被表现了出来。根据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贾母展现出的是一个爱护孙儿、洞察敏锐、大气威严的人物形象。

三、小结

本文以会话分析中的话轮转换理论为理论指导,对《红楼梦》中三十三回“宝玉挨打”的话轮转换进行研究。我们认为,把语言学相关理论用来进行文学作品分析研究,可以让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更加细腻、明朗,值得我们进一步去研究。

参考文献:

[1]姜龙,王倩.话语的权势关系与主位选择[J].平原大学学报,2005(4):62-64.

[2]姜望琪.当代语用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3]李华东,俞东明.从话轮转换看权势关系、性格刻画和情节发展[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1(02):26-30.

[4]刘虹.话轮、非话轮和半话轮的区分[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2(3):17-25.

[5]李悦娥,范宏雅.话语分析[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

[6]刘悦明.关于话轮研究的综述[J].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0(02):141-145.

[7]罗智丹.话轮转换理论框架概述[J].文教资料,2017(02):23-24.

猜你喜欢

红楼梦
论《红楼梦》中的赌博之风
从《红楼梦》看养生
话中话:《红楼梦》直接引语中的元话语分析
《〈红楼梦〉写作之美》序
《红楼梦》(四大名著大字本)
论改琦《红楼梦图咏》的观看之道
茹志鹃与《红楼梦》
《红楼梦》中侠义抒写述论
《红楼梦》(纪念版)
别样解读《红楼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