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别康桥》中伤感情调的审美价值
2019-06-28刘娟
刘娟
摘要:《再别康桥》是现代诗人徐志摩先生的代表作之一,也是新月派诗歌的代表。诗歌以离别康桥的悲伤作为感情线索,将流动的美景贯穿于诗歌的始终,无处不体现出作者对康桥的依依不舍。作者通过亦虚亦实的表现手法,描绘出了一幅生动的画面,让所有读过该作品的人们不禁产生连连的赞叹与感叹,同时也被诗歌深深的伤感情调所感染。本文针对《再别康桥》中伤感情调的审美价值进行具体的阐述,以期将其审美价值继承并发扬。
关键词:《再别康桥》;伤感情调;审美价值
《再别康桥》是徐志摩先生在欧洲游学期间创作的一首离别诗歌,其中“康桥”指的是英国著名的剑桥大学,也是徐志摩先生曾经就读过的学校。徐志摩先生将对康桥的爱恋与不舍作为感情线索,通过温柔细腻的语言勾勒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将自己对物是人非的感叹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都寄托在對康桥的依恋中,通过虚实相间的表现手法对自己的伤感之情进行细致的刻画,显得无比真挚和强烈,具有丰富的审美价值。
一、展现了理想无法实现的凄美意境
徐志摩先生在创造《再别康桥》这首诗歌时,正处于风华正茂的年纪,与一般的热血青年无异,对未来的生活充满了希望与热情,这也是他到英国剑桥大学去深造的主要原因。但是理想是美好的,现实却是残酷的,回国后的徐志摩面对的是国内的战乱不断,人们生活的异常困苦,整日的硝烟与战争打破了徐志摩心中的安宁和美好,导致他强烈怀念在剑桥的那些美好时光。[1]在个人理想无法实现的情况下,再次回到了阔别已久的康桥,此时作者所产生的不仅是对往日时光的回忆,更多的是对过去美好生活的留恋。在作者情感无法得到有效的宣泄时,作者看到了“河畔的金柳”、“波光里的艳影”、“软泥上的青荇”,发现即便已经身处自己熟悉的环境中,但却早已物是人非,再也回不到过去美好的生活中了。因此,作者选择了“再别康桥”,这既是对过去生活的缅怀,也是对实现生活的无可奈何,作者在这种情况下,只能“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这正是作者人生理理想的写照:悄悄地来,又悄悄地逝去。
作者通过对景物的传神刻画,将自己不得志的情绪表达的淋漓尽致,其中蕴含的审美价值更是显而易见,诗人将自身的伤感之情寄托在对康桥的依恋中,为人们展示出了强烈的哀伤氛围,引导人们看到了更多关于诗歌背后的故事,促使人们能够对作者的壮志难酬感同身受,从而体会出其中的凄美意境。
二、继承了古典离别诗歌的伤感情调
《再别康桥》之所以能够广为流传,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在于它继承了古典离别诗歌的伤感情调,真正做到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有机融合,促使人们在欣赏的过程中,会不由自主的联想到古代文学艺术的精髓,从而为人们的欣赏奠定了感情基调。首先,作者在离别的时间上选择了“黄昏”,这不由得让人们联想到了“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以此为人们展示了作者的无奈和留恋。在凄美意境浓厚的黄昏中,作者再一次告别了康桥,致使每一处景色中似乎都笼罩着伤感之情,又为作者的伤感情带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其次,作者在离别的动作上选用了“挥手”,这同样也来源于古典文学中的经典,让人们不由得想到“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这一情境,促使人们通过作者的动作能够深切的感受到作者内心的不舍和哀伤。[2]
作者通过对离别时间和动作的细致描写,传神的表现出了作者内心的无尽伤感,与此同时,作者将自己对古典文学的解读融合在诗歌的创造中,既增强了情感氛围,又继承了伤感情调,不免让人们浮想联翩,从而更好的凸显出其中的审美价值。
三、彰显了时代背景赋予的悲剧色彩
《再别康桥》从字面意思上好像是表达了作者对康桥的不舍之情,而实际上则反映出了当下生活环境的恶劣。[3]在当时的环境背景下,作者拥有的满腔热情却无处安放,即便是对生活现状有着强烈的不满,但是却无法对其进行改变,导致作者既向往自由,却又被生活牢牢地束缚;既想投身于民族振兴中,却又不知从何下手。通过“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可知,作者在深深的绝望中最终选择了“屈服”,既然无力改变,那么就安于现状。虽然只是轻描淡写的带过,但是却蕴含着作者内心深深的绝望与悲伤。
作者将自己的情感“转移”到了再别康桥上,将个人的“离别之情”扩大化,为人们展示出了作者对现实生活的极度不满,让人们看到了作者的双重性格,导致作者只能在这种矛盾中生存,而这正是受时代背景的影响,注定了作者悲剧的一生,同时也彰显了时代背景赋予的悲剧色彩,具有强烈的悲情价值。
四、结语
总之,《再别康桥》表面上表达了作者对康桥的依依不舍之情,实际上体现了作者面对现实却无能为力的无奈和心酸。徐志摩先生将这种无法表达出来的哀伤通过诗歌创造的形式展现出来,不仅让内心的情感得到了释放,而且还为后人留下来巨大的文学财富。《再别康桥》蕴含着丰富的审美价值,既包括作者个人的“小情感”,也蕴藏着时代中的“大情感”,作者通过借景抒情的表现手法将二者有机结合,避免了直抒胸臆的空洞和宽泛,促使人们的品读的过程中仿佛置身于当时的情境之中,有效的引发了人们的感情共鸣,从而更好的体会作者的悲伤之情,进一步将离别诗歌的审美价值发挥到了极致。
参考文献:
[1]毛雪.《再别康桥》中伤感情调的审美价值[J].语文建设,2015(07).
[2]李雨涓.论《再别康桥》“三美”特色[J].华章,2014(02).
[3]姚萌萌.颠覆与传承之间抒写的至纯性灵——《再别康桥》承载的诗歌古韵和新意[J].河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