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电子商务助推乡村振兴的探索与实践
2019-06-28裴国江
裴国江
【摘 要】 该文在全国电子商务发展的背景下,分析了金塔县电子商务的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并从实际出发提出了进一步发展的具体措施:即加快电子商务综合服务平台建设、加快实施物流快递村村通工程、加快实施信息网络工程和加快农产品标准体系建设等。
【关键词】 农村;电子商务;助推;乡村振兴
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党对“三农”工作领导的不断加强和政策体系顶层设计的逐步完善,农村电子商务快速转化为乡村全面振兴的“推进剂”。以金塔县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实际来看,在乡村振兴战略各项重大决策政策拉动下,充分发挥地方资源优势,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特色经济提质增效,带动了现代农业发展,搞活了地方经济,促进了传统产业优化升级,拓宽了农民增收渠道,推动了城乡融合发展,成为乡村振兴的新引擎。
一、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形势和趋势
农村电子商务是新时代推进乡村振兴和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重要手段,是精准扶贫的重要载体。经过几年的不断发展,农村电子商务进入了总量快速增长、农产品加快上行、主体快速增加、人才加速回流、基础加速改善的新阶段。
1、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现状
(1)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顶层设计和制度框架的建立。自2014年以来,中央一号文件都对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做出部署。2015年以来,随着从国家层面出台的《关于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加快培育经济新动力的意见》《关于促进农村电子商务加快发展的指导意见》等涉及农村电子商务的政策、指导性意见的实施,为扶持和鼓励农村电子商务在全国快速发展壮大,给予了巨大的政策红利,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2)农村电子商务发展进入新时代。随着农村网络的全面架设普及和交通、储藏等基础设施的日趋改善,农村电子商务交易量每年持续快速增长,呈现强劲的发展势头,逐步成为农村商贸流通增速、产业结构优化、创新创业集聚、农民收入增加的新亮点。2018年商务部数据显示,仅上半年,全国农村网络零售额达6322.8亿元,同比增长34.4%,占全国网上零售额的比重为15.5%,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4.3个百分点。
(3)“电子商务+各类服务” 成为新模式。针对农村公共服务供给不足、渠道堵塞、资源零散、不够灵活等问题,逐步建立起以农村电子商务为载体,融合农业公益、乡村便民和培训体验等各类服务新模式。特别是供销e家及各类企业的服务网点向乡村的延伸,将农村网点打造成了线上线下相结合的“一站式” 服务平台,畅通了制约农民“卖难”“最初一公里”和“买难”“最后一公里”等问题。
(4)電子商务助力农村脱贫攻坚成效显著。面对农村贫困地区因资金、技术、交通等基础设施不足形成的农产品难以销售等问题,电商平台充分利用已有的技术、信息、渠道等优势有效破解,使农村电子商务在精准扶贫方面大显身手,提供了一种全新选择。自2014年开展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工作以来,已累计支持1016个示范县,覆盖国家级贫困县737个,在全部832个国家级贫困县中占比达88.6%。
2、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潜力和趋势
电子商务覆盖面越来越宽、渗透率越来越深的发展趋势,全面向农村延伸,步入了加快农村电子商务优化升级的新阶段。
(1)农村电子商务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占有重要地位。随着全国电子商务的飞速发展,农村电子商务已经成为乡村振兴的一股新动能,使广大农村依托优势资源和特色农产品,加快了产业转型升级,形成了特色产业园区和特色小镇,提高了农民的生活质量,改变了农民的消费习惯和生活方式,更好地满足了农民对各类消费品的获得感,加速了城乡一体化发展,推动了乡村全面振兴。
(2)农村电子商务在脱贫攻坚中成为新亮点。分析我国农村贫困地区共有的特点,大多都因地域偏远、交通不畅、信息闭塞、小农经济占据主体。但这些地区往往拥有不少特色产品和优势资源,特别是具有城市居民喜爱的绿色天然有机农产品。通过电子商务,突破了买卖购销不畅的时空限制,有效解决了市场凌乱、渠道不通等问题,实现了“输血式扶贫”向“造血式扶贫”的转换,有力地为脱贫攻坚助了一臂之力。
(3)农村电子商务和现代农业发展进一步融合。在电子商务推动下,加速了农业生产与现代信息的深度融合,“物联网+”、水肥一体化、营养液科学等“沙培”新技术、新成果得到广泛推广使用。“智能化管控、水肥一体化、绿色植保、生产监控”为一体的现代农业加快兴起。乡村旅游采摘园、农家乐、农家客栈延长了农业产业链、价值链、利益链,减少疏通了中间环节,提升了农产品附加值。
(4)电子商务使农村成为新的创新创业热土。随着乡村振兴的实施和“互联网+”技术的广泛推广,极大带动了技术、资金、人才重新向农村地区回流,吸引了工商界能人英才到乡村兴业创业、施展才能,改变了农村资源要素向城市单向流动的局面,激活了农村发展潜力,促进了农民增收致富。
二、金塔县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现状
党的十八大以来,金塔县认真贯落实中央及省市县关于促进电子商务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构建了县乡村“三级电商服务体系”,形成了以线上销售、仓储物流、金融支撑、信息网络、创业孵化为主的“互联网+”产业集群,培育出一大批以农业专业合作社、规模企业、返乡青年为主的创业主体,总结出了一条简便易行、切实管用,具有金塔特色的电子商务发展路径。至2018年10月底,全县建成网店320多家,成功培育出金塔肉羊、枸杞、面筋、锁阳、苁蓉、粉皮等土特产线上电商企业20多家,涌现出“诚利源”粉皮、“神州胡杨”肉羊、“杞航”枸杞、“籽悦”葡萄干等一批独具金塔特色的“明星”电商品牌。
三、金塔县农村电子商务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目前,金塔县电子商务仍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存在着发展氛围不够浓厚、网店规模普遍较小、“三证一品”数量少、认证慢、知名度和信誉度不高等突出问题。
1、农产品商品化供应能力不足
全县具有无可比拟的农特产品资源优势,种类丰富且品质优良,但是绝大多数农特产品规模小,没有形成区域内的主导地位,存在种类多、总量大、特色优势不明显、加工能力不足、“卖难”与“买难”并存的问题。
2、农特产品品牌建设滞后
“三品一标”、质量认证、商标注册的落后导致网上销售的农产品同质化竞争严重,优质不优价,劣币驱逐良币表现突出,极大地制约了该县农村电商的进一步发展。
3、农村电商应用人才少
农民的文化素质相对较低,对新技术、新信息的接受能力相对较弱,对电子商务了解不深,尤其是县、乡、村电子商务三级体系的运营推广、美工设计和数据分析三類人才缺少。
四、金塔县农村电子商务进一步发展的具体措施
全县积极借助全球网络体系,着眼融入“一带一路”,补短板、破瓶颈、强基础、树品牌,疏通要素流通梗阻,积极推进农村电子商务不断适应信息化发展要求,实现线上与线下实时连通、e商店与实体店交互融合,促进了供需衔接,助推了乡村振兴。
1、加快电子商务综合服务平台建设
找准吃透“互联网+”产业政策,按照统一培训、统一采购、统一仓储、统一配送、统一物流、统一包装、统一服务“七统一”标准要求,深挖产品文化底蕴,加快平台设施建设,积极开发手机端电商应用APP,培育电商行业市场主体地位,打造网络销售升级版。
2、加快实施物流快递村村通工程
根据电子商务产业发展需求,积极引进、培育物流配送企业,开发设计物流外包装,以统一规范的物流外包装提升“金塔特产”区域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着力解决物流配送“最后一公里”问题,逐步形成与电子商务发展相适应的现代物流配送体系。
3、加快实施信息网络工程
按照“网店分布在哪里、服务站点建在哪里、网络覆盖到哪里”的要求,建立电商人才多层次培训体系,大力实施农村宽带网络覆盖工程,加快第三方支付体系建设,积极培育农村电子商务新业态,切实使农村电子商务成为乡村振兴的新引擎。
4、加快农产品标准体系建设
重点培育主导产业,打造产业品牌,建立标准化生产基地,实施无公害农产品产地、产品认证,形成连接生产、检验、监管和消费各个环节的“农产品质量安全追宗管理体系”,实现“从农田到餐桌”的质量追宗,确保“舌尖上的安全”。
【参考文献】
[1]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2018.1.2.
[2] 康春鹏.我国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形势与走势[N]. 农民日报,2018-5-20.
[3] 商务部: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工作已覆盖737个国家级贫困县,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2018.09.27.
[4] 政策支持持续加大,农村网络零售额超万亿(受益股). 金融界网站,2018.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