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习近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立德树人论述研究

2019-06-28刘韵秋毛倩莹

新西部·中旬刊 2019年5期
关键词:青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立德树人

刘韵秋 毛倩莹

【摘 要】 本文介紹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阐释了习近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立德树人的论述,分析了习近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论述中的青年人才观:主要论述了青年人才的重要性以及青年人才的标准。

【关键词】 习近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立德树人;青年;教师

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将“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十九大报告又进一步指出,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习近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立德树人论述,将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思想与立德树人高度结合,形成丰富的以立德内容、立德方法与立德价值为主的立德树人体系,对高校落实好立德树人任务具有深远的历史、现实与未来意义。习近平的“立德”是一个全方位的德育体系,不仅仅是道德、品德,而且还是包含着理想信念、价值取向、精神追求等一系列完整的关于立德树人的思考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如同是一座宝藏,一旦探秘其中,就会终生受用。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提出立德树人任务要求,对高校立德树人具有深远的历史、现实与未来意义。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优秀的组成部分,它包含着“仁、义、礼、智、信”的中华传统美德,积淀着“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的爱民意识,孕育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家国情怀,高扬着“有志者事竟成”的追梦精神,讴歌着“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坚贞气节,宣示着“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自强精神,强调着“无羞恶之心,非人也”的荣辱意识,教养众生“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好学思想等。

二、习近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立德树人论述探索

习近平根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丰富的立德树人内容,结合时代要求和特点,提出并形成了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题的立德内容,以教师、学生、育人环境三位一体协同推进的立德方法以及历久弥新的立德价值观等为重要内容的立德树人论述。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题的立德内容

立什么德?习近平指出:“核心价值观,其实就是一种德,既是个人的德,也是一种大德,就是国家的德、社会的德。”。[1]他向青年人阐述了树立正确价值观的重要性,告诫青年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指导下,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指出了青年的成长方向,包含着丰富的立德内容,既有“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的自由理想,又有“法立,有犯而必施;令出,唯行而不返” 的法治思想,还有“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爱国抱负,更有“夙夜在公”的敬业理念,还包含着“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文明风尚……广大青年要深培厚植、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2、三位一体协同推进的立德方法

怎样立德?立德是全方位用力的过程,需要教师、学生、育人环境三位一体协同推进。

(1)教师是立德树人的灵魂清流。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习近平提出了“四有”好教师标准。第一,做好老师,要有理想信念。他引用“经师易求,人师难得”的至理名言,指出“经师”和“人师”的统一是优秀教师的标准。第二,做好老师,要有道德情操。他引用“师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者也。”指明一个好的老师既是“学问之师”更是“品行之师”。第三,做好老师,要有扎实学识。他引用“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指出知识积累对教师素质的作用。第四,做好老师,要有仁爱之心。教育的出发点是爱,教师要关爱学生,形成亦师亦友的师生关系。[2]

习近平常以 “吐辞为经、举足为法”、“师者,人之模范也” 来勉励广大教师,做好立德树人工作。

(2)青年是立德树人的主体力量。2013年,习近平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谈到:“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3]2014年他在看望南京青奥会中国体育代表团时讲:“少年强、青年强则中国强。”。[4]2014年,他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勤学、修德、明辨、笃实四个方面教导青年,对青年给予厚望。2017年,考察中国政法大学,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好学、坚韧精神鼓励青年像海绵汲水一样汲取知识,要勤学刻苦磨炼促进成长进步。

青年是新时代的奋斗者、开拓者,要牢记立德树人的使命与担当,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自己的理论指导与行动指南,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德智体美劳多方面发展。

(3)育人环境是立德树人的主要保障。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孟母三迁”、“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耳濡目染”等来说明环境对人成长的影响。习近平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关于育人环境的理念,指出:“环境好,则人才聚、事业兴;环境不好,则人才散、事业衰。”[5]为立德树人营造风清气正、正本清源的育人环境。

2018年,他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指出:“学生在大学里学什么、能学到什么、学得怎么样,同大学人才培养体系密切相关。”[6]同年,他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九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四次院士大会上指出:“加快形成有利于人才成长的培养机制、有利于人尽其才的使用机制、有利于竞相成长各展其能的激励机制、有利于各类人才脱颖而出的竞争机制……”[7]他在全国教育大会指出:“要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 [8]

高校要构建高水平育人培养体系,改进育人培养机制,优化育人学科布局,形成完善育人格局,为立德树人贡献智慧、提供方案,营造青年学生成长的良好环境。

3、历久弥新的立德价值

2018年,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指出“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 [9]人才培养是育人和育才相统一的过程,其中育人是本,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人无德不立。2013年,他给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2009级本科团支部全体同学回信中引用“得其大者可以兼其小。” [10]指出只有把人生理想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才能最终成就一番事业。立德树人对国家、对社会、对个人的作用历久弥新,高校要培养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使之成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强大的后备军。

高校是培养人才的摇篮,要将立德树人工作贯穿于学校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高校立德树人工作做好了,才会源源不断地输送社会发展、知识积累、文化传承、国家存续、制度运行所要求的人,立德树人的价值重于泰山。

三、习近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思想中的青年人才观

1、青年人才的重要性

国以才立,业以才兴;千秋基业,人才为先。古有统治者“为政之要,惟在得人”。重视人才、尊重人才一直符合中国社会前进的规律。

习近平指出:“要树立强烈的人才意识,寻觅人才求贤若渴,发现人才如获至宝,举荐人才不拘一格。”[11]他还引用“盖有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12]和“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13]在各个不同场合发表一系列关于人才重要性的讲话,表达对人才的渴望。国势之强在于人,高校要有对青年学子“如获至宝”的重视,做好青年学子的培养工作。

2、青年人才的标准

习近平对人才标准提出了几点要求:

(1)能修德。2013年习近平在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引用“从善如登,从恶如崩”;[14]2014年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引用“若无德,则虽体魄智力发达,适足助其为恶”。[15]他将修德作为判断人才的重要标准,修德修身是培养人才的首要工作。

(2)敢励志。2014年,他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引用“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16]2018年,他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引用“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 “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 “凿井者,起于三寸之坎,以就万仞之深”鼓励青年学生立鸿鹄志。[17]

(3)会勤学。他常引用“腹有诗书气自华”、[18]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19] “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秉烛之明”[20]以及“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21]来劝勉青年学子勤学。

(4)要笃实。2013年,习近平在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引用“功崇惟志,业广惟勤”。[22]2018年,他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引用“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引导青年学生敢于实践、敢于探索、敢于求知。 [23]

(5)勇创新。2013年,他在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引用“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24] 激发青年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青年学生的创新能力,把握创新规律,紧握时代脉搏,勇做时代的弄潮儿。

习近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思想对“立什么德、树什么人”给了明确回答,这对高校立德树人指明了方向。高校要建立健全人才培养体系,塑造积极向上的育人环境,坚持不懈培育优良校风和学风;高校要夯实育人队伍建设,把师德师风作为评价教师队伍素质的第一标准,要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引导青年学子增强立德树人自信自觉,厚植理想信念,注重实践精神,努力成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系列重要讲话读本(2016年版)[M].中共中央宣传部编,人民出版社,2016.188.

[2] 做黨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习近平在与北京师范大学师生代表座谈时的讲话[J].中国农村教育.2014(09)4-7.

[3][14][24] 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280-281.

[4][15] 习近平关于青少年和共青团工作论述摘编[M].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51、27.

[5] 习近平:在欧美同学会成立100周年庆祝大会上的讲话[J].中国统一战线,2013(11)4-7.

[6][9][17][21][23] 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8-05-03(2).

[7] 习近平.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九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四次院士大会上的讲话[J].重庆与世界,2018(12)4-9.

[8] 习近平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 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N].人民日报,2018-09-11(1).

[10] 习近平给北京大学学生回信勉励当代青年 勇做走在时代前面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J].中国大学生就业,2013(09)1.

[11] 本书编写组.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学习习近平关于人才工作重要论述的体会[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7.37.

[12][13][16][18][19][20][22] 人民日报评论部.习近平用典(第一辑)[M]. 人民日报出版社,2018.159、171、231、127、131、153、105.

猜你喜欢

青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立德树人
谈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
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思考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政教育机制研究
学校体育器材管理自助化
关于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思考
新常态视阈下高校辅导员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青年怎样传承长征红色基因
弘扬雷锋精神与转型期高校校园文化教育整合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