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地方党史融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研究
2019-06-28惠科王正宇
惠科 王正宇
【摘 要】 重庆地方党史融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体系具有内在可行性与必然性。本文以重大事件为例阐述了重庆地方党史融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的内容、方法与效果,以期增强思政课的实效性。
【关键词】 重庆;地方党史;融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必然性;措施
“欲知大道,必先知史。”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历史是一面镜子,鉴古知今,学史明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是具有历史学特征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对于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深刻了解两大历史任务,进一步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具有重要作用。不断改革课程的教学方式和内容,将地方党史的融入教学中是创新“纲要”课程的重要的方式。文章以重庆的党史为例,就相关问题进行思考。
一、重庆地方党史融入“纲要”课程的可行性和必然性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中讲述了中国共产党产生的历史、发展的历史和带领人民走向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是“纲要”课程中最为壮丽辉煌的一部分。重庆党史是中国共产党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最早的共产主义组织就诞生于重庆,在党的创建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显示出了这座西部内陆城市的鲜艳底色。
从新民主主义时期到社会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再到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在重庆的历史涵盖了“纲要”的几乎所有相关章节和重点内容。这就为重庆党史融入“纲要”课程提供了客观的可能。与此同时,将重庆党史的内容应用到教学环节中具有以下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首先,将地方党史融入“纲要”教学是坚定大学生对党的深层次认同和对共产主义坚定信仰的重要表现。通过讲述近代以来各地共产党为了探索国家出路的艰辛历程、光荣传统、优良作风、英雄模范的先进事迹,使他们真切明白历史和人民为什么选择了共产党,为什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同时,通过引导大学生从党探索中国历史发展的视角中认识人类社会的发展,以及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必然性,增强他们对党的感情,对共产主义的信仰。
其次,將地方党史融入“纲要”教学是加强大学生党史教育,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养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必然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学习党史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继续推向前进的必修课。[1]引导当代大学生学好这门必修课,一方面可以抵制历史虚伪主义等错误思潮在社会的传播和影响;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四个自信”,坚定不移跟着党走。“党的历史包含了党的奋斗发展史、理论创新史、自身建设史等内容”,[2]大学生应该学会把这些内容所包含的宝贵的精神财富吸收、内化到自己的言行中,进而自觉投身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
第三,将地方党史融入“纲要”教学是提高思政课教学效果,增加学生获得感的重要方法。当下高校思政课教学,包括“纲要”课程,存在学生获得感不高的问题。原因很多,其中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学习的环境联系不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把地方党史运用到“纲要”教学中,可以有效实现课程的区域化、本土化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消弭学生对历史事件和人物的隔膜感,更好达到“纲要”课程的教学目的。把地方党史与“纲要”教学结合,也是符合总书记“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材施教的要求”。
二、重庆党史主要内容与“纲要”课程教学的融合
下面将罗列部分大事件以为说明,希冀为重庆党史融入《纲要》课程教育提供思路。
“纲要”第5章《中国革命的新道路》,可以将重庆党史上的以下知识融入课程教学中。大革命时期,在中共重庆地委和国民党左派的共同努力下,推动了四川大革命的高潮,人民的政治觉悟得到增强。土地革命时期,在重庆地方党组织的领导下,发动了大大小小20余次武装斗争,打击了敌人,传播了革命思想。此外,三大主力红军还曾在重庆开展了重要的活动,成立了城口县苏维埃政权,创建了湘鄂川黔根据地,为重庆的革命斗争留下丰富的斗争经验,播散下了革命的种子。
“纲要”第6章《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讲述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在抵御外敌入侵中取得了第一次完全的胜利。中国共产党发挥的中流砥柱作用是胜利的关键!当时的重庆是战时首都,也是国共合作的重要政治舞台。为了挽救民族危亡,战胜法西斯势力,共产党在重庆积极开展了各种救亡活动。政治上,团结进步力量,孤立分裂势力,坚持维护统一战线。经济上,团结工商界友人,贯彻统一战线经济政策。军事上,实践持久战方针,协调好正面与敌后两个战场。文化上,南方局的文化工作委员领导大后方文化的运动。外交上,推动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成立,营造良好的国际环境。[3]此外,中共重庆干部小组、中国重庆市工委、中共重庆市委等组织也都先后成立,积极领导、开展抗日救亡运动。
“纲要”第7至11章的内容在重庆地方党史中皆可以找到很好的事例,以为教学案例,增强课程的说服力。1949年11月30日,在解放大军和川东党组织的努力下,重庆宣告解放,标志着重庆人民受奴役和压迫的时代结束了,标志着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重庆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的完成。1951年起,在各级党委领导下,全市开展土地改革运动。随着土改运动的完成,意味着封建剥削制度被彻底摧毁,推动了重庆农村生产力的恢复和发展。1978年,重庆改革开启了改革开放的历程。40年来,在重庆市委、市政府领导下,重庆取得了历史性的成就。2018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对重庆提出打造“两点”“两地”,实现“两高”的目标,标志着重庆的发展进入一个新的时期。面对总书记的殷切嘱托,重庆市委、市政府为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重庆提出的要求,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保持了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大局稳定。[4]
总之,尝试将重庆地方党史的知识巧妙地、多方法地融入“纲要”课程,在优化思政课教学,提高学生的获得感方面,至少具有以下几方面的优势:第一,为教学提供了更为具体的案例,弥补“纲要”教材内容的简约化问题;第二,通过大量的事例教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学生对历史的隔膜,增进学生对党史和国史的理解;第三,为理解一些重大理论问题提供历史依据和学理支撑,强化对“纲要”教学的说服力。
综上所述,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时期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阶段,如何才能引导青年学生更好地成长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一个重要的举措就是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2017年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中强调,在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作用中,要深化中国共產党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史、改革开放史和社会主义发展史的学习教育。[5]“纲要”课程的历史学特征可以较好地实现这一目标。“引导学生从党领导的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中,认识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不断树立为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而奋斗的信念和信心”,[6]进而造就出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纲要”课程内容上体现出高度凝练的特征,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历史知识的丰富性,仅仅依靠“大纲”的形式从事理论课程的教学,势必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地方党史的补充、融合,从学生们置身的环境中寻找到教学素材,从较为熟悉的事务中着手,可以帮助学生对历史规律的理解,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注 释】
[1]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史国史的重要思想.人民网,http://theory.people.com.cn/n1/2016/0630/c40531-28510626.html.
[2] 李伟雄.中共党史教育: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6).
[3] 周勇,周昌文.中国共产党抗战大后方工作研究的几个基本问题[j].抗日战争研究,2015(4).
[4] 重庆市政府工作报告.中国经济网,http://district.ce.cn/newarea/roll/201902/02/t20190202_31421444.shtml.
[5]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人民网,http://cpc.people.com.cn/n1/2017/0228/c64094-29111484.html.
[6] 周良书,沈珊珊.当代大学生要把党史作为必修课[j].北京教育,2017(10).
【参考文献】
[1] 中共重庆市委党史研究室编.中国共产党重庆历史[M].重庆出版社,2011.
[2] 周勇主编.重庆通史[M].重庆出版社,2002.
[3] 邓杰.上海地方党史资源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中的应用[J].红色文化学刊,2018(02).
[4] 李雪铭.北京党史融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探究[J].学理论,201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