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在急性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2019-06-28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9年12期
关键词:经口障碍康复

李 玲

湖北省武汉市第一医院康复科 430000

脑卒中又称“中风”,是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有着较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1],并且临床上有22%~65%患者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吞咽功能障碍,能够导致患者出现吞咽不畅、呛咳以及进食困难,从而引起患者营养不良等并发症,严重影响到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治疗效果[2]。因此,为了能够改善患者吞咽功能、防止误吸,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有相关学者提出,给予患者康复训练干预对于改善患者吞咽障碍,提高患者生活能力有着重要的临床作用,但尚未有具体的研究结果[3]。本文主要分析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在急性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8年2月—2019年2月我院收治的150例急性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并将2018年2—8月收治患者作为对照组(n=75)和2018年8月—2019年2月收治患者作为观察组(n=75)。其中观察组男40例,女35例;年龄38~77岁,平均年龄(55.69±3.36)岁;病程:9~64d。对照组中男38例,女37例;年龄37~79岁,平均年龄(56.36±3.41)岁;病程:10~63d。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1)均符合急性脑卒中诊断标准[4];(2)符合神经康复学吞咽障碍诊断标准,并通过检查已确诊;(3)告知患者及家属,并征得同意。排除标准:(1)严重肝肾功能疾病者;(2)存在神经功能障碍,无法沟通交流者;(3)既往精神病患者。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神经内科常规护理干预,主要包括给予患者健康宣教,定时翻身拍背,做好相关肢体运动以及日常生活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康复护理干预,主要包括基础训练以及摄食训练,具体步骤如下:(1)基础训练:每天定时做好口腔护理。其中用冰棉签蘸水对患者咽后壁、舌根、软腭等部位进行刺激,然后要求患者做吞咽动作为冷刺激;患者先坐在椅子上,支撑椅面做推压运动并屏住呼吸,随后突然松手,开放声门,发出声音为屏气—发声运动;每天定时指导患者口腔周围以及舌肌群做唇、舌、颌渐进式肌肉训练;为了能够增强患者颈部肌力、呼吸控制以及舌、喉头运动,并防止患者误咽,可指导患者进行颈部活动度训练、反复进行咳嗽训练,以达到建立能够排除气管异物的反射。基础训练时间为2周,然后给予摄食训练。(2)摄食训练:进食时协助患者取仰卧位,头部前屈(根据患者基本情况调整体位),可防止进食时食物从口中漏出,以减少误咽的风险,同时患者进食时应将食物通过健侧咽进入食道,主要是由于患者此时健侧咽部扩张。对于进食患者的食物选择主要根据患者吞咽障碍的严重程度进行选择,一般以蛋羹、汤等食物为主,同时保证食物的美味与营养。每次进食时选择合适的口量,一般先少量在逐渐增加,主要防止过多而引起食物漏出或误咽,进食完毕后,可嘱咐患者做空吞咽运动。(3)整个训练过程中,注意观察患者情绪,及时调整其不良情绪,取得患者的配合。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吞咽障碍疗效及康复疗效,对比两组治疗前后日常生活能力与肌功能评分:采取日常生活能力量表(MBI)以及肌功能评分量表(CSS)进行评分比较。

1.4 疗效评价标准 采用藤岛一郎吞咽疗效评价标准[5]对治疗前后的吞咽障碍患者进行评分,1分:吞咽训练与经口进食都无法进行,2分:仅基础吞咽训练,3分:有摄食动作但无法经口进食,4分:在安慰中可少量进食,但需静脉营养,5分:经口进食1~2种食物但需部分静脉营养,6分:经口进食3种食物且需静脉营养,7分:经口进食3种食物且无需静脉营养,8分:可经口进食除外难咽下食物,9分:可经口进食但需临床指导,10分:摄食吞咽正常。康复疗效分级标准[6]主要包括基本痊愈(≥9分)、显效(6~8分)、有效(3~5分)、无效(≤2分)。总有效率=(总例数-无效例数)/总例数×100%。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藤岛一郎吞咽障碍疗效评分的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后评分均明显改善,且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疗效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疗效评分比较

2.2 两组治疗前、后日常生活能力与肌功能评分的比较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日常生活能力与肌功能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日常生活能力与肌功能评分的比较

2.3 两组康复效果的比较 观察组患者吞咽功能康复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89.33%VS 74.67%,P<0.05),见表3。

表3 两组吞咽功能康复效果对比[n(%)]

注:两组总有效率比较,χ2=5.456,P=0.019。

3 讨论

脑卒中主要是由于患者脑部动脉出现狭窄、闭塞以及破裂,从而导致患者出现脑血管血液循环障碍,有着较高的发病率、致残率以及死亡率[7]。临床可表现为一侧脸部、手臂或腿部麻木、无力以及突然出现口眼斜歪、吞咽功能障碍的症状[8]。其中患者在临床上一旦发生吞咽障碍,能够影响患者的进食、发音,从而使患者产生营养不良、吸入性肺炎等并发症[9]。因此,为了能够恢复患者吞咽障碍,提高康复效果。本文拟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在急性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的应用价值。

本文结果可知,两组患者治疗后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疗效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表示患者经过康复护理干预后,能够明显提高患者藤岛一郎的评分,提高治疗效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日常生活能力与肌功能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表示早期康复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和肌功能;观察组患者吞咽功能康复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89.33% VS 74.67%,P<0.05),表示经过康复护理干预后,患者的总体康复效果也明显升高。由此可见,康复护理能够改善患者吞咽障碍,促进患者康复效果。康复护理主要是对患者实施基础训练以及摄食训练两方面,以加强患者肌群运动和吞咽训练,以提高患者吞咽反射,降低各种并发症的发生,从而提高康复效果[10]。

综上所述,急性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采取早期康复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患者吞咽障碍,提高患者生活能力与肌功能,对于患者的预后有着重要的临床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经口障碍康复
经口内镜联合颈外超声穿刺注水定位成功取出颈深部异物1例
UE视频喉镜与纤维支气管镜用于经口清醒气管插管的效果
睡眠障碍,远不是失眠那么简单
跟踪导练(四)2
脑卒中患者康复之路
经口不切开胃底折叠术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研究进展
跨越障碍
多导睡眠图在睡眠障碍诊断中的应用
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护理体会
残疾预防康复法制建设滞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