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生凝聚力心理主题班会对高校班级凝聚力和依恋水平的影响探究*

2019-06-28

山西青年 2019年13期
关键词:凝聚力班会团体

施 莹

(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句容 212400)

随着社会的发展、通讯技术的进步,大学生个性特征和校园文化环境的变化,高校班级的凝聚力呈现出弱化的趋势。高校班级是一个特殊的团体,团体成员相对固定,无法筛选。大一是班级体形成之时,也是塑造班级凝聚力、班级集体建设的关键期。班级凝聚力的高低关乎大学生活的幸福感,大学生的自我完善以及学校管理等方方面面。团体依恋,是指在团体中感受到的安全感、归属感,并由此建立的一种特殊的情感联结,是个体在团体融入程度的反应。本研究的心理主题班会借鉴团体心理辅导的模式,近年来关于团体心理辅导的应用型研究日渐增多,包括对团体依恋、人际关系、班级凝聚力等诸多方面的影响研究。这些研究的出现,说明团体心理辅导作为一种心理辅导形式引起大家的重视,并受到大家喜爱。但是,团体心理辅导耗时相对较长,不利于在全校推广。本研究旨在探讨新生凝聚力心理主题班会对高校班级凝聚力和依恋水平的影响,希望对于推广心理主题班会有借鉴意义和价值,有助于高校班级建设、管理,同时指导心理主题班会的实践工作。

一、对象与方法

(一)对象

随机抽取江苏某高校大一新生为调查对象,前后共抽取360名同学,有效问卷298份(82.78%),其中男生188人,女生110人。

(二)方法

1.班级凝聚力问卷

班级凝聚力问卷采用熊娇(2010)编制的《大学班级凝聚力问卷》,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一定修改。基于对象都是大一入学新生,没有集体荣誉,所以删去了“团队业绩”维度。该问卷包括22道题,采用5点计分法。

2.团体依恋量表

团体依恋量表采用李同归和杨飏(2012)基于Smith等人的研究编制的《团体依恋量表》(GAS)。该量表分为团体依恋回避和团体依恋焦虑两个维度,各18道题,共36道题,采用7点计分法。

(三)统计处理

数据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四)研究过程

设计适合大一新生提升班级凝聚力的心理主题班会方案,并培训学生心育干部成为“心理主题班会的领导者”,掌握开展心理主题班会的技巧并且面向全体新生班级组织和实施新生凝聚力心理主题班会。在心理主题班会完成前后一周内,随机抽取大一新生进行前后施测。

(五)新生凝聚力心理主题班会方案

1(:),102(、),,153154205,256,15

二、结果

(一)班级凝聚力和团体依恋水平前后测比较分析,见表1。

班级凝聚力的组织认同、人际和谐、集体参与三个维度上的得分以及班级凝聚力的总分,后测的分数都显著高于前测。团体依恋中依恋回避的维度,后测显著低于前测。

表1 班级凝聚力和团体依恋水平前后测比较分析

注:*表示p<0.05,**表示p<0.01。

(二)是否为班干部对新生凝聚力心理主题班会前后班级凝聚力水平的影响,见表2。班干部在心理主题班会后,在凝聚力各维度以及总分上后测的分数均显著高于前测。

表2 班干部对班级凝聚力心理主题班会前后班级凝聚力水平的影响

注:*表示p<0.05,**表示p<0.01。

三、讨论

(一)新生凝聚力心理主题班会后,班级凝聚力的总分及各个维度的得分除管理支持外,都有显著提高。说明,心理主题班会能切实提高班级凝聚力。但在,主题班会中我们会强调每个人的参与、投入和分享,并未强调班干部的带头作用,所以并未对班级的“管理支持”产生影响。

(二)新生凝聚力心理主题班会后,团体依恋中团体回避维度显著变低,但是团体依恋中团体焦虑维度和团体依恋总分并未显著下降。说明,团体依恋的形成与早年家庭经历、成长环境等都息息相关,它的塑造和形成比班级凝聚力更为不易。但是,大一是班集体的形成期,逐渐开始接纳、关心团体,所以团体依恋中回避维度变低。

(三)班干部在新生凝聚力心理主题班会后,能显著体验到班级凝聚力的提升。说明,班干部可能在新生凝聚力心理主题班会中更积极地参与、投入和分享。

四、不足与展望

(一)本研究未设置对照组,可以加入访谈或者开放式问卷等方法,更深入了解新生凝聚力心理主题班会对被试者的影响。

(二)本研究在心理主题班会结束一周内进行施测,班级凝聚力的显著差异可能是短期提升、暂时的改变,可以增加追踪测量,检验心理主题班会的干预效果是否有效。

五、结论

(一)新生凝聚力心理主题班会后,大一班级的班级凝聚力显著增加,即可通过新生凝聚力心理主题班会来增加大一新生的班级凝聚力,该方案可用于大一新生入校时的新生心理主题班会。

(二)新生凝聚力心理主题班会后,团体依恋没有发生显著变化,即新生凝聚力心理主题班会对大一新生的团体依恋的改变干预不佳。

猜你喜欢

凝聚力班会团体
中国队获第63届IMO团体总分第一名
“如此凝聚力”
论当代高校青年教师团队凝聚力的提升
班主任如何有效开展主题班会
初中生主题班会创新策略
对增强兵团凝聚力吸引力的研究
增强意识形态凝聚力引领力 推动企业高水平高质量发展
中国队获第59届IMO团体总分第三名
主题班会共话中国梦
微班会:管窥班会的现实与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