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公安院校大学生执政党认同研究*
——以江西警察学院为考察对象

2019-06-28

山西青年 2019年13期
关键词:公安院校执政党公安

吴 娜

(江西警察学院,江西 南昌 330029)

当今时代,政党政治是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政治的基本特征。政党要想取得长期且持久的执政地位,民众对政党的认同是关键,政党认同是政党能够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资源。在我国,中国共产党处于执政地位,民众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直接关系到党的执政地位是否牢固,关系到国家社会是否稳定,关系到国家民族的未来。政法机关是党和人民的“刀把子”,坚持党对公安工作的绝对领导,是公安机关根本的政治要求,是人民警察最高的政治信仰和价值取向。公安大学生是人民警察队伍的后备力量,他们政治素质的优劣、对中国共产党执政认同的程度不仅影响着个人的发展,而且关系到整个政法系统的政治方向和社会政治的稳定。基于公安大学生的这种政治特殊性,研究公安院校大学生的执政党认同状况,揭示当前公安大学生执政党认同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的对策,对于巩固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和执政基础,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执政党认同的涵义

政党认同是现代政治学理论研究的核心概念。政治认同理论最早来源于西方,由美国学者坎贝尔在《美国的选民》一书中提出,他认为政党认同是选民在心理上对某一政党的归属感或忠诚度。国内学者对于政党认同的涵义有着不同的解释,有的学者认为政党认同是一种心理认同,“是指既定的政治体系中公众对某一个政党情感上的归属感或忠诚感的心理倾向。”[1]有的学者则认为政党认同不仅是一种心理认同,还是一种行为表达,是政治主体“对政党作出的一种肯定性的心理反映和行为表达”。[2]

我国的政党制度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由于中国政党制度的特殊性,中国语境下的执政党认同是指社会成员对处于执政地位的中国共产党所持有的心理上的认同和行为上的肯定与支持,具体表现为心理层面上对中国共产党的归属感和忠诚感,以及行为层面上对中国共产党执政的支持与拥护。

二、问卷设计的目的、内容与方法

基于对执政党认同概念的阐释,本文拟从历史功绩、意识形态、党的组织、执政绩效以及政治信任这五个维度来对公安院校大学生的政党认同状况进行测评。在调查对象的选取上,我们以江西警察学院大学生为调查对象,选取了大一至大四公安专业的学生作为样本,每一个年级发放问卷50份,共发放纸质问卷200份,收回有效问卷176份。

本次问卷采取自主编制的方式,共设计25道单选题,重点考察学生对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功绩、政党意识形态、党的组织、执政绩效以及政治信心这五个方面的心理认同程度,以及学生的入党意愿和入党动机。从收回的有效问卷来看,还是能够很好地反映出当前公安大学生执政党认同的现状。

三、当前公安院校大学执政党认同的现状

(一)历史功绩认同

“中国共产党的合法性源自于历史,是人心向背决定的,是人民的选择。”[3]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带领全国各族人民顽强拼搏、艰苦奋斗,建立了新中国,进行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实行了改革开放,成功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了国家的初步繁荣,这些历史功绩是中国共产党当下持续执政的最大现实合法性。

从表1可以看出,公安大学生对于中国共产党历史功绩的认同度较高,对于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以及改革开放中取得的历史功绩认同度都高达90%以上。但是当问到“你对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建立新中国的历史了解程度”时,还是有35%的学生选择不确定和不了解,说明90后的大学生对于中国革命史、中共党史学习掌握的情况并不是很理想。

(二)政党意识形态认同

意识形态是执政党执政价值理念的集中体现,是执政党认同形成的意识性资源。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作为自己的指导思想,并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相结合,形成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本问卷主要从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共产主义的理解这三个方面来考察公安院校大学生对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的认同。

马克思主义理论是党的指导思想和重要理论,是与时俱进和不断发展的,调查数据显示,81%的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有一个正确的认知,但是也有19%的学生认为马克思主义理论过时了,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真理性和先进性认识不清。对于共产主义的理解,绝大多数学生认为共产主义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阶段,但也有14%的学生认为共产主义是遥远的乌托邦,对共产主义不了解不清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在长期实践中开辟出来的正确的道路,是实现中国梦的必由之路。然而,31%的大学生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并非是实现中国梦的唯一选择,说明他们对于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对实现中国梦的重大意义认识不清。

表1 公安大学生对中国共产党历史功绩认同状况统计

(三)党组织认同

“政党组织是在现实生活中由特定的人群(即党员群体)结合而成的,其目的是谋求执掌或者参与执掌当今社会最重要的权力——国家政权。”[4]在中国共产党党组织中党员干部是其基本组成要素,是践行党的理想、实现党的宗旨的主力。本问卷从党组织的整体形象,党员干部的价值追求、行为作风、贪污腐败行为等方面来考察公安大学生对党组织的认同。

从统计数据来看,大学生对党组织整体形象以及党员干部的认同度较高。92%的大学生认为党员干部的最主要的价值取向是为国家和社会做贡献,实现人生的理想抱负;80%的大学生认为中国共产党很大程度上做到了“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79%的大学生认为当前党员干部的总体评价良好,能够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并能起到一定的表率作用。

(四)执政绩效认同

执政绩效认同,就是人民对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执政效率和执政成绩的承认、认可和赞同。执政绩效越高,人民对执政绩效的认同就越高,执政基础就越牢固。本问卷从大学生就业、住房、医疗、教育、民主政治、缩小贫富差距、反腐倡廉以及公安改革等方面来考察公安大学生对中国共产党执政绩效的认同。

从表2可以看出,在公安大学生的执政绩效认同中,排在前三项的分别是反腐倡廉88%、社会保障81%、公安改革79%,这说明近年来党在反腐倡廉、社会保障和公安改革等方面的举措是卓有成效的。认同度最低的三项工作分别是房价调控54%、缩小收入差距66%、大学生就业支持74%,节节攀升的房价、不断拉大的收入差距,以及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等关系国计民生的问题,不仅是大学生十分关注的问题,同时也考验着党和政府的执政能力和智慧。

表2 你对党领导下开展的以下工作的满意程度是?

(五)政治信任认同

政治信任是社会成员对社会政治体系和政治生活的信任与回应,包括对政治体制的信任、对政治精英的信任、对政府公共政策的信任等。政治信任对于提高政治认知、维护政治稳定,扩大政治参与,坚定政治行为具有重要作用。当然,政治信任也会受到意识形态、执政绩效等因素的影响,具有一定的动态性和可变性。

从表3-5中的数据显示,公安大学生对于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信任程度是比较高的,对于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程度高达91%,对党近年来的执政情况总体满意度高达92%,对于中国共产党的拥护程度则高达95%。这说明党执政以来始终坚持以人民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赢得了民心,也赢得了大学生的支持与拥护。

表3 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程度

表4 对党近年来的执政情况是否满意

表5 对中国共产党的拥护程度

(六)入党意愿及入党动机

入党意愿是大学生愿意加入中国共产党的主观倾向程度,一个人只有在认同的基础上,才会有愿意成为党组织成员的倾向,因此入党意愿的强烈程度是大学生对执政党认同的最直接体现。据统计数据显示,有93%的公安院校大学生愿意加入中国共产党,表明公安院校大学生入党的意愿是十分强烈的,他们十分渴望成为党组织的一员。

此外,笔者设计了4个选项来考察大学生的入党动机。选择“信仰共产主义”的占12%,选择“实现人生价值,为他人和社会多做贡献”的占70%,选择“周围要求入党的多,自己不入不太好”占2%,选择“考公务员、找工作所需”占16%。这些数据表明,绝大多数同学对于为什么加入中国共产党有一个比较正确的认知,但是还是有少部分同学的入党动机存在功利性和盲目性。

四、调查结果分析与对策探讨

从问卷调查的总体情况看,公安院校大学生的执政党认同度呈现出良好的状况。他们的主流政治观积极向上,拥护和服从党的领导,认同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功绩和成果;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认可党的执政理念和方针政策;信任党的执政能力,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充满信心。这与公安院校这些年来坚持“政治建警、政治建校”的办学方针,始终把铸造忠诚警魂,培养忠于党、忠于祖国、忠于人民、忠于法律的忠诚卫士放在各项工作的首位是分不开的。当然,另一方面,从数据中也能反映出少部分同学对于中国共产党的认同存在消极、负面和不稳定因素。主要表现在对党的理论认识不清;对党组织形象认识不全面,存在以偏概全的现象;对当前党在某一些领域的执政政策和执政能力信心不足等方面。结合问卷调查结果分析,本文认为公安院校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来切实提高大学生的执政党认同:

(一)加强中国革命史、党史教育,树立正确的历史观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5]党史是人们了解党的历史的重要途径,是党和国家最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中国共产党执政合法性的重要来源。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带领全国各族人民顽强拼搏、艰苦奋斗,建立了新中国,进行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实行了改革开放,成功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些历史功绩和奋斗精神得到了人民的认可,并为其执政奠定了牢固的基础。然而,历史功绩带来的认同感会随着时间的流逝、代际的更替以及新问题的出现而慢慢消减。近年来,历史虚无主义思潮抬头,试图通过歪曲和捏造史实来全面解构中国近现代历史,美化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进而从根本上否定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和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必然性,否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因此,必须切实加强公安大学生的革命史、党史教育,开展多种形式的革命史、党史教育活动,让学生在学习党史的基础上,真正体会到“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不断提升大学生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的思想情感,从而坚定正确的政治立场,从行动上拥护和支持党的领导。

(二)加强意识形态教育,筑牢忠诚警魂

习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意识形态决定文化前进方向和发展道路”,“要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6]长期以来,西方敌对势力一直通过多种方式对我国进行“和平演变”,质疑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合法性。在军队和政法工作领域,大肆鼓吹“军队非党化”、“军队国家化”和“警察价值中立论”,其根本目的是要“化”掉党对军队和警察部队的绝对领导,“化”掉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化”掉我们国家的社会主义性质。如何适应新的形势,加强“看不见的战线”的斗争,已经成为政法工作一个重要而紧迫的现实课题。对党忠诚,坚持党对公安工作的绝对领导,以巩固党的执政地位为己任,是人民警察的最高政治信仰和价值取向。公安院校必须毫不动摇的坚持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坚决反对各种错误观点,加强党的意识形态教育,为党和国家培养政治上绝对忠诚、绝对可靠、绝对纯洁的人民公安事业接班人。

(三)加强大学生基层党组织建设,发挥学生党员的模范先锋作用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提高党的基础组织做思想政治工作能力。”[7]高校基层党组织是党在大学生群体中发挥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的基础,承担着大学生党员培养发展和教育管理的重要职责。高校要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严格遵循入党标准,完善对大学生党员的监督和考察机制,充分发挥学生党员的先进模范作用;要切实开展多种形式的党组织活动,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和奋斗目标,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切实让学生党员感受到党组织的温暖和党员的先进性,增强对党组织的认同感。

综上所述,公安机关的性质和任务决定了人民警察必须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切实做到对党忠诚。公安院校大学生执政党认同是一个长期、动态、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党和国家、社会、学校、家庭和个人的共同努力。因此,我们必须加强公安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忠诚教育,把学生培养成为政治上可靠、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忠于法律的合格人才。

猜你喜欢

公安院校执政党公安
博物馆:上海公安史图片展
河南警察学院召开争创全国重点公安院校动员会
“疫情当下,我们上前”——抗击新冠肺炎战“疫”中的港航公安掠影
我国公安院校水上教学课程的困境与出路
Frequent attacks on health workers in China: social changes or historical origins?
精细化管理视角下公安院校研究生培养改革
网络反腐:执政党反腐倡廉建设的新课题分析
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执政党”意识
柬执政党赢得议会全部席位
“10岁当公安”为何能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