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科技创新背景下煤炭示范工程发展策略探讨

2019-06-27秦雪峰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9年20期
关键词:煤炭企业

秦雪峰

摘 要:随着国家科技创新战略的实施,煤炭示范项目在煤炭企业发展中的地位日益突出。煤炭企业需要明确科技发展的思路和方向。通过建立行之有效的科技创新体系、加大科技研究开发费用投入、培养锻炼科技人才队伍、保护自主知识产权、加强科技成果转化升级等措施,实现煤炭企业的科技进步和发展。

关键词:煤炭科技;示范工程;煤炭企业

中图分类号:F426.2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2945(2019)20-0131-03

Abstract: With the implementation of nation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strategy, coal demonstration projects are playing an increasingly prominent role in the development of coal enterprises. Coal enterprises need to clarify the thinking and direction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Through the establishment of effective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system, increase investment in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training and training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personnel, protection of independent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strengthen the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achievements and other measures, to achieve the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progress and development of coal enterprises.

Keywords: Coal technology; Demonstration projects; Coal enterprises

我國是世界产煤大国,也是煤炭消费大国,受我们国家能源资源禀赋多煤少油,以及经济技术发展水平不高的国情限制,在今后很长的一个阶段里,煤炭在我国能源中的主导地位很难改变。在经济发展新常态和煤炭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背景下,加强煤炭开采的科技创新,逐步引导和推广科技创新型示范矿井建设,可以有效推动我国煤炭工业在保障能源安全、转化发展模式、保护生态环境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是煤炭行业供给侧改革、实现转型升级发展的现实需要。

1 我国煤炭发展的历程

新中国成立初期,各级地方政府接收旧时期煤矿企业近40家,矿山近200家和为数不多的露天矿。大部分位于我国东北、华北和华东的少数地区,除了个别地方之外,大多数煤矿企业规模小,设备陈旧老化严重,技术水平更是落后,同时由于长期战乱的影响,也得不到健康持续的发展。

1953年,我国开始执行国民经济发展的首个五年计划。为保障东部地区煤炭供应和炼钢用煤的需求,这一时期国家重点对十五个老矿区进行了扩建,并有十个新矿区开工建设。煤炭产量也增长了四倍多,从1949年的3243万吨增加至1957年的13073万吨。此外,为满足煤矿建设的具体要求,逐步从地质勘查、矿井设计、煤矿施工等各个方面组建了一大批专业化的人才,为我们国家之后煤炭工业的发展奠定了牢固的基础。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揭开了我们国家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改革开放的新篇章,我国煤炭工业也进入到高速发展的轨道上。在这一时期里,逐步建立起正常的煤矿生产秩序,加大了煤矿机械设备的研发,改善了煤矿的安全生产条件,实现了煤炭的稳定生产。到1982年,中国的原煤产量达到6.66亿吨。基本满足了国内的煤炭需求,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发展。随着改革开放的持续深入发展,通过各个方面的努力,为煤炭工业的发展提出了新的思路。

2015年,煤炭的价格跌至几乎整个煤炭行业全部亏损的程度,一些成本高的煤矿相继退出。截至2015年底,我国煤炭产能总规模达57亿吨,其中正常生产的煤矿产能39亿吨,关闭煤矿产能3.08亿吨,新建及改扩建煤矿产能14.96亿吨,包含未通过批准的煤矿产能8亿吨,煤炭库存高达3.5亿吨,明显处于产能过剩状态。自2016年2月国务院发表《关于解决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的意见》以来,煤炭工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显著成效,2016年实现退出煤炭产能2.9亿吨、2017年实现退出煤炭产能1.5亿吨、2018年实现退出煤炭产能1.5亿吨。

2 我国煤炭发展的现状

近年来,我国煤炭资源的开发和利用面临着日益严苛的环境保护政策的约束,同时国际碳排放压力也逐渐增加。与此同时,中国煤炭工业的技术创新能力也在不断提高。以煤炭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建立了生产,教育,科研紧密结合的煤炭科技创新体系,成立了一大批大型现代化煤炭企业。“十二五”期间,我国煤炭工业科技贡献率达到49%,比“十一五”期间提高近10个百分点。

我国煤炭资源开发利用的关键技术不断取得突破,煤炭资源开发、重大灾害防治等基础理论研究取得重大进展;在国内研制出年产1000万吨级的综采设备和年产2000万吨级的大型露天矿山成套设备;年产100万吨的煤制油和年产60万吨的煤制烯烃等深加工技术达到世界领先水平;智能采矿工作面、大型选煤技术和设备的国产化取得新的进展;煤炭分级利用技术、洁净煤技术、燃煤发电机组超低排放技术和高效工业锅炉技术均取得了新的进展[1]。

猜你喜欢

煤炭企业
煤炭企业精细化经营管理
加强煤炭企业统计工作的思考
基于全面风险管理视角下的煤炭企业财务管理分析
低碳经济视角下的煤炭企业财务风险预警探究
新形势下营改增对煤炭企业税负与利润的影响
绿色成本会计核算在煤炭企业中的实施策略
煤炭企业政工队伍综合素质提高方法分析
煤炭企业经济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煤炭企业会计信息披露问题研究
基于三层架构的煤炭企业协同管理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