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守林海的“把关人”
2019-06-27森调队工会
森调队工会
一根测绳,一架罗盘,一把斧头,一部GPS定位仪,是他的全部家当;穿山林,越沟塘,过草甸,他踏遍万顷山林;脚起泡,脸划伤,虫叮咬,他默默承受。今年45岁的尹清林,自1994年参加工作以来,便一直在松岭林业局森林调查设计队从事森林调查设计工作,二十几年如一日,扎根在基层一线,从队员、技术员、副队长到队长,他由一名青涩懵懂的年轻人成长为业务骨干。
每年3月-11月,都是尹清林在深山里野外作业的时间,从他手中拿出的那些第一手测量、描号、标桩、画图等一系列数据和资料,不仅是对森林最详实准确的记录,更是林区科学制定森林经营、规划方案的科学依据。尹清林说,森调工作对专业技术要求极为严格,从木材生产时的采伐调查设计,到木材停伐后的森林抚育调查设计,都要求他不断学习创新。
在森调系统推广使用GPS定位技术的起步阶段,在尹清林的努力下,买来一台GPS定位仪。没有专业人员指导,他就自己研究说明书,拿到现场调试,短短几天时间,他便掌握了GPS操作规程,提高了森调工作效率。为将计算机应用技术推广到生产调查中,尹清林率先掌握了便携式手提电脑应用技术,通过多方查找资料,与相关单位沟通,他成功引入硅板为电脑提供稳定电源,解决了生产调查中使用手提电脑的充电难题。他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改进传统作业模式,节省了人力物力,节约了森调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为实现森林调查信息化和数字化打下了良好基础。
森林调查,就是用第一手数据为林区科学制定森林经营、规划方案等提供科学依据的工作,这份工作作业环境恶劣、生活条件艰苦。大山里,吃喝都是问题,摔倒、刮伤、迷路、碰到野兽更是家常便饭。尹清林吃住在山上,每天坚持步行几十千米搞调查,精心做好森林调查设计的每一道工序,细致测绘每一块样地和每一棵树木,一两个月才能回家一次。遇到防火期不能生火做饭,尹清林和队员们更是几天都吃不上热饭、喝不上热水。
为了测量更加精确,尹清林背着仪器爬山头、攀悬崖,在平均海拔1500米高的山上上坡下坡,反复测量,手、胳膊、脚甚至脸上都留下了一道道被荆棘划破的血痕,他却从未道过一声苦,喊过一声累。
一次,单位领导想把他调回机关工作,他一口回绝了,他说:“在森林调查一线,更能体现自身价值。”领导尊重了他的意见。
25年来,尹清林的足迹踏遍了施业区的山山岭岭,触摸、测量了成千上万棵树木,为林业局科学经营、木材生产、营林抚育提供了详实可靠的技术依据。在多年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尹清林提出迅速成林的建议,土层深厚的地片营造速生林,土层瘠薄地片营造松树、橡树混交林,病虫害严重的地片采取大穴整地丛状栽植。实践证明,他的建议是正确的,松岭林业局采取了他的建议,使造林成活率、保存率都达到了90%以上。
尹清林多次参与林业局组织的扑救森林火灾任务,被大家称为“火场活地图”。在一次扑火任务中,由于战线长、火场面积大、对火场情况不熟悉,前指领导把整个火场踏查、寻找坐标点的任务落实给尹清林的小队。接到任务后,尹清林迅速带领几名业务强的党员,凭着经验和智慧,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了任务,得到上级领导高度评价,称他们是“整个火场的导航人、扑火将士的指南针”。
由于工作环境艰苦、专业要求高,森林调查设计队面临着人员老龄化严重、人才短缺的现状。针对这一实际,森林调查设计队每年都会安排尹清林为队员讲解森林调查技术。每次他都精心准备,把自己所掌握的技术知识全部传授给队员,手把手地教业务。在他的“传、帮、带”下,单位20余名技术人员掌握了森林调查技术,成为了技术骨干。每次单位调入新人,尹清林也总是主动请缨,与新人结成对子,队员都亲切地称他为“师傅”,他也十分珍惜“师傅”这个称谓。通过练业务、强筋骨,培养和锻炼了一批森调能手和内业设计骨干,提高了整体调查设计水平。
作为松岭林业局的森林“把关人”,尹清林始终在森林里坚守,怀着满腔热忱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近年来,他先后荣膺松岭区劳动模范、興安工匠、龙江工匠等荣誉称号。在他的带领下,松岭林业局森林调查设计队完美创新工作室被大兴安岭地区评为职工(劳模)创新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