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高校内部审计质量的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
2019-06-27姜金莲
[摘 要]高校内部审计质量的提高,有助于高校在内部控制与内部管理中提出更加富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有利于在高校发展中做出正确决策。文章在对高校内部审计质量的现状和相关概念界定的基础上,在当前浙江高校增加委托审计的背景下,从高校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内部审计人员的专业胜任能力、内部审计的技术与方法、内部审计机构对委托的社会中介机构的监督管理等方面对浙江高校内部审计质量的影响因素加以探讨,提出富有针对性的加强内部审计质量的建议。
[关键词]浙江高校;内部审计;内部审计质量;委托审计
[中图分类号]F239.45
近年来,浙江高校的内部审计蓬勃发展,内部审计的全覆盖工作制、审计整改销号制、审计结果运用制都不同程度地提升了内部审计的地位。浙江高校内部审计队伍的力量跟不上内部审计发展的要求,内部审计的技术手段也跟不上大数据审计环境下的要求,于是内部审计机构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委托社会中介机构开展内部审计工作的趋势越来越突出,在此背景下,如何提升高校内部审计工作的质量,充分发挥高校内部审计基础性、源头性的自我监管作用,真正担负起加强控制、防范风险、完善治理的“免疫系统”职责,成为文章需要研究的新目标。文章在以往学者研究的基础上,在当前增加委托审计的背景下,结合浙江高校内部审计的相关情况,着重对如何提高內部审计的质量问题开展研究。
1 高校内部审计质量的现状和相关概念界定
1.1 内部审计
随着经济和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内部审计职能不断扩大,内部审计的定义与内涵不断延伸,传统的查错纠弊的财务收支审计已经不能满足管理者的需求,而以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为主的风险导向审计越来越受管理层的重视,文章对内部审计概念的理解采用审计署于2018年1月12日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署令第11号《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中对内部审计的定义:内部审计是指对本单位及所属单位财政财务收支、经济活动、内部控制、风险管理实施独立、客观的监督、评价和建议,以促进单位完善治理、实现目标的活动。
1.2 内部审计质量
内部审计质量是审计工作过程及结果的优劣程度,是审计工作的“生命线”,是内部审计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参照类似主题文献,可以理解为内部审计质量具体包括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内部审计人员的专业胜任能力、内部审计的技术与方法、内部审计机构对委托的社会中介机构的监督管理等多个方面。
1.3 高校内部审计
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和经济全方位扩展,高校的内部审计也随之发展壮大,内部审计工作已步入经济多元化、内容复杂化、风险扩大化的新阶段。近几年,伴着浙江高校全覆盖审计机制的要求,与一般企事业单位对比,高校的内部审计职能范围越来越宽,由单一的查漏补缺审计渐渐扩展为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制度相结合的管理审计,审计范围由财务收支审计、经济责任审计、基建工程审计,扩大到科研经费审计、合同审计、基本建设全过程跟踪审计、专项资金审计、内部控制评审、经营绩效审计等全业务覆盖审计。内部审计在实施过程中,注重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与执行的有效性,借助于网络技术、信息技术和软件技术等开展大数据审计,对计划的实施、方案的落实和决策的执行、经济效益和工作效果等进行分析。对浙江高校的内部审计机构而言,提升内部审计的质量,能够为管理层提供更富建设性、可操作性强的意见和建议,也能提高自身机构的组织地位。
2 高校内部审计质量的影响因素分析
2.1 内部审计的独立性
目前,从浙江各大高校的内部审计机构设立情况看,有些高校是内部审计机构独立设置的,有些高校是与纪检、监察合署办公,其中本科高校中单独设立审计处的高校和与纪检、监察合署办公的高校各占一半。这种和纪检监察合署办公的模式比较普遍,是高校内部资源的有效整合利用,但也是不科学的设置模式,存在一定的缺陷。比如,内部审计与纪检监察合署,导致内部审计职能被削弱,得不到被审计单位的支持与配合,在取证的关键时刻,有时会遭到被审计单位的拒绝,容易产生审计风险。只有当高校的内部审计机构与被审计的各个职能部门或二级学院没有利益往来,且在开展审计业务时,其审计方案的制订、审计信息的获取、人员的沟通、审计职权的行使等,不受外界的任何因素干扰,能客观公正地履行审计职能,这才体现了内部审计的独立性。
2.2 内部审计人员的专业胜任能力
开展内部审计工作的主体是内部审计人员,内部审计人员的数量和专业胜任能力是内部审计工作的重要基础。高校审计人员的数量直接影响到审计工作的开展,对内部审计质量关系重大。就浙江高校而言,目前许多高校存在审计人员不足的问题,规模大的高校审计人员也很少达到8人以上,规模小的不少高校专职审计人员仅1人或2人。审计人员的专业胜任能力对内部审计质量的影响更为直接,如果在能力不具备的情形下承接了审计项目,则审计质量难以保障。专业胜任能力强的审计师能够凭借审慎的态度、丰富的经验、科学的审计方法、专业的职业判断发现内部控制的薄弱环节,并提出改进的建议和措施。
2.3 内部审计的技术和方法
审计方法是实施审计工作的模式、程序、措施和手段的综合。审计方法选择不当或使用不当,或者审计技术落后,都有可能导致审计风险,影响审计质量。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与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浙江高校的管理方式发生了巨大改变,对内部审计产生了重要影响。传统的手工审计方法面对庞大的数据,很难把相关数据的逻辑关系理清,不但费时费力,核算到最后得出的审计结论也不一定准确,如果能够有效利用信息技术,则会大大提高内部审计的效率和质量。然而目前,浙江高校计算机辅助审计软件的利用还是远远不成熟的,与功能完备的高校财务软件相对比,无论是数据的采集、分析、转换上,还是远程取证、数据推理判断上,都满足不了审计的要求。
2.4 内审机构对委托的社会中介机构的监督管理
高校内部审计普遍存在审计力量不足的情况,远远跟不上高校全覆盖审计机制的要求,于是将部分审计业务对外委托给有资质、有能力的会计师事务所或工程造价咨询公司已成为目前浙江高校内部审计比较普遍的做法。就浙江高校而言,实行委托审计,这不是权宜之计,而是落实高校内审任务的长久措施。
浙江高校委托社会中介机构开展审计项目的业务越多,随之产生的问题也日益突出。首先,社会中介机构的资质、水平是五花八门的,在委托业务的选择上,如果未经公开招投标的程序,而是存在人为因素的干扰,可能会导致资质较差的公司被选中,进而影响了整个审计项目的质量。其次,社会审计机构派出的审计人员的专业执业能力与道德素质存在参差不齐的现象,且其与高校只有短期的合作关系,在经济上、组织上、精神上都不受高校的行政约束,因而其很有可能在审计的实施过程中,责任心不强,甚至与被审计单位串通舞弊,严重影响审计项目的质量,进而影响学校的利益。
此时,内部审计机构如果当“甩手掌柜”,疏于对委托单位的质量监控,审计项目离开了监督视线和掌控范围,审计质量更加难以保证。
3 提升高校内部审计质量的对策及建议
3.1 提高高校内部审计的独立性
高校内部审计的实践证明,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及其效果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校领导的重视程度。校领导对内部审计越重视,其内部审计的独立性越强,内部审计人员的积极性就越高,内部审计效果就越好。为了保证高校内部审计职责的履行,确保其充分、有效地行使权力,必须要求内部审计部门具有一定的内部组织地位,具备客观、公正的独立性。
因此,浙江高校应当严格按照国家教育部《教育系统内部审计工作规定》的要求,尽可能地独立设置内部审计部门,不得将其与纪检监察等部门合署设立。内部审计机构的独立设置,能够提升内部审计的组织地位,内部审计人员除了监督和评价职能的行使外,也有从事咨询服务的平台,有更多精力去研究如何加强审计监督与内部控制的有机结合,提升内部审计质量,促进高校的健康稳定发展。
内部审计人员在实施审计过程中,应当保持业务上的独立判断能力与精神上的独立行使职权能力,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内部审计报告质量。并且,内部审计人员必须严格执行审计署2015年修订的《审计“八不准”工作纪律》,做到客观公正、勤勉尽责的基本职业道德。
3.2 提升內部审计人员的专业胜任能力
《内部审计质量管理工作对内部审计人员素质和能力的要求》认为内部审计人员应具备健全的专业知识,包括理论和实务知识以及协调能力,同时应具备很强的心理素质。
首先,在人员结构方面。高校审计部门在配置审计人员时,应尽可能地做到审计师、工程师、计算机软件三方面由专业人员组成,并且可以根据学校特点,聘请相关专业的兼职审计员,也可以返聘退休的审计人员,解决高校内部普遍存在的人力资源不足问题。在年龄比例上,也应该有合理的梯队形成,年长的具有丰富的审计经验以及阅历,年轻的可以注入新的审计思维,创新审计方法,更好地使用审计软件,开展大数据审计。只有保持这种合理的人力资源结构,才能充分利用内部审计人员在不同学科和不同行业的知识储备和经验积累,做出应有的职业判断,相互支持,补齐短板,使内部审计群体发挥最大化的效益。
其次,在内部审计人员的后续教育方面。内部审计是一个技术性职业,只有内审人员保持学习,其知识层次不断得到更新和丰富,才得以对抗不断变化的审计环境,进而提升审计能力,才能促进审计质量的提升。所以要鼓励审计人员,给他们学习培训的机会,进一步学习法律、行政管理等专业知识,使审计人员掌握更多的理论知识,更好地用于实践的开展研究。高校的优势之一是具有丰富的优质教育资源,内部审计人员可以选择继续攻读审计学、工程学、管理学等专业的硕士学位,提高学历层次,也可以利用高校的寒暑假优势,利用假期时间参与社会审计机构的审计项目,多与社会审计机构人员开展业务交流,在实践中得到能力的提升,拓宽知识面,提升职业素养。
3.3 加强信息化建设,创新审计技术与方法
风险导向下,内部审计的开展与传统的查错纠弊功能不一样,内部审计在实施的过程中,其范围不仅关注财务收支,还包含对风险的评估、内部控制的执行是否有效、经济效益的好坏等,故审计的技术与方法应该将传统的检查法、审阅法、抽査法、盘点法、查询及函证法,分析性复核、内部控制测试等审计方法与现代管理方法、风险评估及计算机软件技术有机结合,推动内部审计方法和技术的创新和发展。
信息化社会、大数据时代要求加强审计信息化建设,这是提升审计效率和质量的必由之路。要以提高内部审计效率和质量为目标,完善内部审计信息管理系统、健全内部审计数据采集机制、推进数字化审计方式、创新审计业务组织模式,提升运用信息化技术发现问题、评价判断、宏观分析、支撑决策的能力,推动内部审计精准开展、科学发展。在审计实施过程中,内部审计人员要善于运用手机等电子产品的拍照、摄像、录音等基本功能,从被审计单位收集可靠、口头、书面的证据,同时,也要进一步挖掘使用一些“扫描王”“传图识字”等App或小程序,并充分发挥计算机辅助审计软件的作用,帮助审计人员做好相关数据的整理、记录、分析、核算等。严格按照《内部审计基本准则》的要求,认真做好资料的收集整理,做好相关记录,提高取证的效率和精确度,使审计取证较为科学、严谨。
3.4 强化委托审计,努力提升委托审计质量
内部审计机构应当加强对委托审计项目的管理,规避审计风险,不断提升审计效能。
3.4.1 依法购买社会服务,规范合同签订
购买社会中介服务,是解决审计力量不足、专业技术缺失的有效途径之一。严格按照《政府采购法》等有关规定,通过公开、公正、公平的程序,确定聘用社会中介机构。内部审计机构也可以将社会审计机构的基本情况、服务优劣、审计质量高低等内容存档,以便后续在选择中介机构时可以有翔实的材料供学校招标办参阅。内部审计部门与社会中介机构签订的业务约定书,应当权责明确,并且在审计范围、审计期限、付款方式、争议解决等基本要素都齐全的情况下,增加社会审计机构对审计项目的责任要求、保密要求、工作质量要求以及委托审计质量评价制度等。
3.4.2 加强社会中介培训,提升服务质量
中介机构属于社会审计也即民间审计,与国家审计和内部审计的关注点有一定的区别。虽然项目负责人一般都是注册会计师,拥有较强的综合素质与业务能力,在行业内也有较强的声誉,但是CPA从事的审计以企业或行政单位居多,而高校与一般的企事业单位无论是行业规范还是内控制度,都有着本质的区别,因而审计师采取的审计理念、审计手段、技术方法也大不相同。就此,必须加强社会中介机构参与人员的高校审计业务培训。其培训的内容包含高校经济责任审计的相关法律法规、科研经费审计的相关法律法规、工程造价管理的行业标准和制度规范以及具备高校特色的内控管理、内控制度、经验做法、审计案例等。通过培训,提升社会中介机构审计人员的思想认识和业务水平,可以更进一步地明确审计目标,提升审计质量。
3.4.3 加强指导和监督,强化质量控制
内审人员要发挥对单位内部业务熟悉的优势,认真指导制定和审核把关审计实施方案,随时掌握了解审计工作进展、审计方案的执行情况,检查重大问题审计取证是否完整充分,全面控制审计质量。审计过程中,中介人員要向审计部门汇报审计项目进度情况、疑难问题排解预案、违法违规问题线索等,以便内审人员及时了解审计进展,掌握审计脉络。内部审计人员要加强对中介人员工作纪律、保密纪律和廉洁纪律的有效监督,提高社会中介机构的综合素质。要求中介机构参审人员要严格按照《审计“八不准” 工作纪律》做到客观公正,勤勉尽责。
参考文献:
[1]国际内部审计专业实务标准[S].2001.
[2]钱世昌.内部审计理论与实务[M].北京:中国审计出版社,1995.
[3]毕秀玲,薛岩.我国内部审计质量控制问题及对策研究[J].审计研究,2005(3):47-52.
[4]李晶.高校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研究[D].兰州:兰州大学,2010.
[5]王亚男.高校内部审计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创新途径[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3(3).
[6]董丽英,马宏双,吴佳栋.我国高校内部审计研究[J].财会通讯,2014(36).
[7]魏文婷.内部审计在风险管理中的应用研究——基于风险导向模式的思考[J].财会通讯,2014(34).
[8]康航毓.内部控制视角下我国高校内部审计流程优化策略[J].中国内部审计,2015(4):40.
[9]林建梅.论如何做好审前调查工作[J].财会学习,2016(11).
[基金项目]浙江省教育厅项目“浙江高校内部审计质量的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项目编号:Y201737444);浙江省审计厅项目“浙江高校内部审计质量的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课题编号:17N143)。
[作者简介]姜金莲(1986—),女,汉族,浙江衢州人,审计科科长,研究方向:内部审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