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引领下的高中历史课教学新策略构建
2019-06-27王维斌
摘 要:伴随着新课标的不断深入,现代教育教学工作出现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高中阶段的历史教学在高中阶段的教学中显得越来越重要,同时还是评定学生高考成绩的一大标准。教师如果要想有效地展开历史教学,提高教学质量与学生的历史素养,就应该对目前的教学展开有效的整合。因此,文章根据核心素养引领下的高中历史课教学新策略展开了一系列的分析和论述。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历史教学
一、 引言
合理的课堂教学在教育领域中具有重要的意义,是历史教学最根本的组织模式。在现在的应试教育大环境下,大多数的学校采取加班加点的方式增加学生在课业上的压力,实施高强度、十分困难的应试训练等来提升学校的升学质量。这着实具有较好的成效,“苦干”是基本,不过在“苦干”的基本下,更应该巧妙地做。
二、 高中历史教学目前存在的不足
(一) 教学形式不够丰富
过去的教学大多运用的是传统的教学形式,虽然比较烦琐,但是在书写和记笔记的过程当中能够深化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记忆。不过,目前信息技术的教学形式已经得到了广泛地运用,教师常常在备课的时候会找几张图片或者是直接从网络当中下载一个ppt就可以用来当作自己备课的内容,在训练课程的部分也不明白自己要训练的内容是什么。这对于学生而言是十分不负责的。我们周围还有很多历史科目的教师在训练课程的时候只携带课本,单单依靠自身的记忆来开展教学,只讲解完本堂课的知识内容就结束了,没有任何拓展,使得本堂课没有广度和深度。
(二) 教学理念与教学内容相对落后
因为长时间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大多数学生与教师已经熟悉了且习惯了由教师讲解,学生们听课的形式。而在这样的状况下,教师并不会因为个别学生的状况而停止整体教学的进度,同时,对每一个学生的实际状况也了解不够彻底。在这样的教学理念背景下,紧跟教师教学步伐的学生能够走得很快,但是无法跟紧教师教学步伐的学生就会被落后很多,严重的差距就是这样产生的。教学理念落后仅仅影响的是部分学生,但是教学内容的落后就会影响到所有的学生了。
三、 高中历史教学新对策
(一) 设立教学目标,提升目标观念
当代课程理论之父泰勒明确提出:“教育目标就是挑选教学素材、描绘教学内容,生成教学程序和预备测验与考试的准则”。历史课程的教学目标确立与完善是展开科学教学的基本条件,是形成高效历史课堂的第一环节。历史课程的学习一方面应该重视教师对历史知识的传授,另一方面应该重视学生历史思维水平的提升与情感态度的良好培育。
(二) 科学融合课程资源
历史教师应该根据历史新课标的要求,勇于取舍,科学融合历史教学课本。我们目前的历史教学课本是根据专题史展开编制的,部分史实会导致学生感到混乱或者不够完善。因此,历史教师应该懂得运用课本进行教学,并不是传统地简单的“教课本”。这就需要我们一定要针对历史教学课本展开科学的融合。除了要合理解决好选修知识点和必修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外,还应该增添一些史料内容来填补教学课本中缺少充足史料的缺陷。比如,在教学“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一课时,讲到“宗教改革”的时候,就可以融合选修教材当中的“欧洲宗教改革”展开教学,激发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以及探索历史的好奇。
(三) 应用经典案例,规划教学思路
鉴于教学目标,教师应该梳理正确的教学路线,规划教学思路。教学思路贯穿于教学的开头和末尾,应该根据教学思路展开教学能够让教学经过更加顺利,还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把零碎的知识点串联起来,落实有效教学。比如,在教学“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一课时,教师需要选取经典的案例彰显教学思路,采用企业对公益事业的投放作为主要思路,从时间的跨度上包含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曲折发展的几个时期,贯彻课本内容的始末。另外,教材中的案例要选取在当时特殊的历史时期,具有一定影响力的企业公益事业的投入反馈出企业的发展状况。这样不仅可以说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过程,还可以有效地落实情感态度方面的教学目标。教师在开展新课程导入的时候,可以把当下具有特色企业的门标与徽章的图片展示给学生欣赏,让学生意识到企业热心奉献的社会公益文明,学生能够从企业的兴衰中感受到民族工业的发展历程。教师在开发课本的根基之上,利用多媒体课件将每个时期企业的投资状况加以展示,引导学生展开探讨,探究对应时期企业发展或受到阻碍的因素,让学生更有效地掌握与认识到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历程。
四、 结束语
总而言之,教师需要坚持新课标的基础要求,仔细研读课本,融合教学素材,完善教学目标,设定教学思路,改变教学形式,选取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应用当代互联网技术立足于课堂,着力于学生实际发展的需求,才可以真正提升历史教学的高效性,落实更科学的教学,促使历史课堂更加丰富多样。
参考文献:
[1]陈迪.高中历史导学案设计策略[J].中国农村教育,2018(24):110.
[2]周爱霞.高中历史教学反思的若干思考[J].中国校外教育,2018(35):111,113.
作者简介:
王维斌,贵州省遵义市,贵州省凤冈县第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