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新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践

2019-06-27王明萍

读天下 2019年13期
关键词:创新教学探索语文

摘 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创新教学是近年我们小语界讨论的热门话题。本文就小学语文创新教育的内涵,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作了思考和探索。

关键词:语文;创新教学;探索

小学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又是一门极富情感,极具个性,极易激发想象和创造性思维的学科。增强创新意识,培育创新能力,健全创新性人格,这就是小学语文创新教育的主要内容。

一、 如何理解创新教学

所谓“创新”,是指教师通过一定的方法和手段,对学生施以教育和影响,使他们能够善于发现和认识有意义的新知识、新事物、新方法,掌握其中蕴含的基本规律,并具备相应的学习能力。在教学中,重视质疑发现,变机械接受为主动探究;唤起学生创新意识,使学生想创造;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使学生敢创造。要消除学生对创新的“神秘感”和“不可能”,鼓励学生大胆质疑。要正确对待学生的“标新立异”“傻问题”“怪想法”,看到背后的无穷创新“潜能”。运用想象发现,变单一、常规思维为多向拓展的创造性思维,再造想象,拓宽思维,善于发现。运用遥远想象,变通思维,塑造创新个性,培养并发展发散性思维。

二、 小学语文教学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探索

(一) 创设民主的语文教学氛围

1. 鼓励质疑问难,培养创新精神。

“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都要无疑,到这里才是长进。”朱熹的这番话非常有理。质疑是人类思维的精华,拥有创新能力的人必然具备敢于质疑的良好思维品质。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离不开对学生质疑精神和质疑能力的培养。

培养质疑精神和能力。对学生的质疑,教师的态度应该是鼓励、引导。通过鼓励,学生从不敢问到敢于问。我把学生的质疑问难作为必不可少的教学环节。在阅读教学中,我通常让学生自读课文,通过读课文自主提出问题,讨论疑难,发表见解,让学生自己找出规律和解决方法。

2. 从“敢问”到“善问”又是一次飞跃的过程。

教师要不断提高质疑的质量,认真研究学生的思路,交给他们提问的方法。刚开始,大多数学生只会从字、词方面考虑,这时教师应该循循善诱,学生的质疑就会越来越有质量,会从课文的重点和难点处质疑问难。

运用多种释疑方法。引导学生质疑是手段,释疑才是目的。在釋疑过程中,教师不应包办代替,一般的问题可指导学生查工具书解决,关键、重点、难点问题可组织学生进行讨论,最后老师作适当的讲解、点评。总之,释疑应让学生自求得之,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这样有利于学生充分发挥各人见解,培养创新精神。同时,在课堂中不必将所有的疑点一一解决,而应给学生留下思维——再质疑的空间。

3. 培养创造思维。

心理学告诉我们,创造思维就是根据一定的目的、任务,在头脑中独立创造出新事物的心理过程,它是创造力的核心。因此,语文教学中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可以培养学生发散思维、变通思维、逆向思维。如教《将相和》时,我问学生:“你们喜欢课文中的谁?”有个学生说喜欢赵王,而不是蔺相如、廉颇。学生说的理由是蔺相如原来只是门客,而赵王重视他的才华,不拘一格起用他,他是个好皇帝。这个学生能从不同角度看到的优点,这是很可贵的,因此我在课堂上表扬了他: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很不错。在教学中我们要注意保护这一些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从日常的教学中培养创新素质。

(二) 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联合国的德洛尔报告提出新世纪的学习方式是“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与他人共同生活、学会生存。”说明现代社会要求人们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具备包括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在内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以及运用现代技术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必须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语文课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因材施教,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提倡协作学习、小组学习的方式,让学生在讨论交流中互相取长补短,培养学生团结合勇于创新的精神。把研究性学习引入语文教学之中。今年高中以全面开设研究性课程,小学引入研究性课程势在必行。所谓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基于自身兴趣,在教师指导下,从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关于自然、社会和学生自身等方面的研究专题,主动地参加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如学习了老舍先生的文章,可以引导学生对老舍先生的生平和创作做研究。我们不是强求学生必须提出一些什么新的观点,而是让学生通过研究,知道自己以前没有发现的新的知识。让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体验研究过程,学习研究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逐步养成一种积极的、生动的、自主合作的探究的学习方式,发展科学精神、创新精神和探究能力。

(三) 构建大语文教学体系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语文教育资源,优化语文学习的环境,努力构建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的语文教育体系。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拓宽语文学习的内容、形式与渠道,使学生在广阔的空间里学语文、用语文,丰富知识、提高认识,增长才干。”所以,我们要充分认识到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语文又是母语教育,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

注意让学生建立一个整合的概念,把生活中、各科学习的知识整合、归纳形成自己的能力,才能推陈出新,使语文教学真正提高效益。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人人是创造之人,天天是创造之时,处处是创造之地。”在语文教学实践中点燃学生创新的火花,要靠长时间的积累,要似春雨润物般渗透。我相信只要我们在平时教学中改变观念,积极引导学生多角度、多方位的思考问题,一定能让学生在今后的阅读、写作实践中勇于创新,让学生在创新思维训练中养成好习惯,发挥出自己的创造潜能。

作者简介:

王明萍,重庆市,重庆市巴南区鱼洞大江小学校。

猜你喜欢

创新教学探索语文
创新高中语文教学模式,实施才情个性化教学
社会转型期行政权控制的路径探索
课堂细心雕琢,提高教学效能
在英语教学中不断探索和创新“教与学”的最佳方式
房地产项目策划课程案例教学探索与实施
论构建英语高效互动课堂的策略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实验教学改革探索
我的语文书
语文知识连连看
语文妙脆角